Updated names of the Authors, About & License

pull/2/head
Bersella 2022-11-30 14:37:08 +08:00
parent 9e46ac8a35
commit cdba0fc273
No known key found for this signature in database
GPG Key ID: B0BE2A51DF8E87C6
20 changed files with 210 additions and 207 deletions

View File

@ -1,15 +1,15 @@
# Transfeminine Science LICENSE
Transfeminine Science is [Copyright](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pyright) of [Aly W][aly-w].
Transfeminine Science is [copyright](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pyright) of [Aly][aly].
and the other authors of Transfeminine Science.
[All rights are reserved](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l_rights_reserved).
Please do not reproduce content from Transfeminine Science unless given direct permission from [Aly W][aly-w].
[We reserve all rights](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l_rights_reserved).
Please don't reproduce content from Transfeminine Science unless given direct permission from [Aly][aly].
(e.g., for [translation projects](https://transfemscience.org/misc/#transfeminine-science-translations)).
If permission to reproduce content is granted,
the content should be properly attributed and linked back to the original page(s) on Transfeminine Science.
please appropriately attribute the content and link it back to the original page(s) on Transfeminine Science.
see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bout/#license>
[aly-w]: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by-author/aly-w/
[aly]: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bout/#aly

View File

@ -11,7 +11,7 @@
## 致谢
本项目已得到 *Transfeminine Science* 的维护者兼撰稿人:[Aly W.][aly] 的二次创作许可。\
本项目已得到 *Transfeminine Science* 的维护者兼撰稿人:[Aly][aly] 的二次创作许可。\
本项目基于 [tfsci-sc/articles][origin-cn] 项目的早前工作而建。没有 ta 们的先行,就没有如今的这个项目。
本站目前以 [Hugo][hugo] 构建,并部署于 [Cloudflare Pages][site-url]。
@ -25,7 +25,7 @@
本站文章适用于 *Transfeminine Science* 的版权声明([原文][license]
> 本站版权归 Aly W. 及本站其他撰稿人所有;保留一切权利。未经 Aly W. 允许,请勿对本站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如翻译项目)。如获得许可,请准确署名,并设置指向本站原文的链接。
> 本站版权归 Aly 及本站其他撰稿人所有;保留一切权利。未经 Aly 允许,请勿对本站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如翻译项目)。如获得许可,请准确署名,并设置指向本站原文的链接。
此外,本站设计元素与其它补充内容的版权归 MtF.wiki 所有。
@ -41,7 +41,7 @@ The original articles can be revised by their Authors *at any time*; also, the T
## Thank you
The Translators would thank [Aly W.][aly], the maintainer and one of the authors of *Transfeminine Science*, for her permission on this project.\
The Translators would thank [Aly][aly], the maintainer and one of the authors of *Transfeminine Science*, for her permission on this project.\
Also, the Translators would thank contributors from the previous translating project [tfsci-sc/articles][origin-cn]; without their previous fantastic work, this project might not be ever established.
The archive site is built with [Hugo][hugo], and deployed onto [Cloudflare Pages][site-url].
@ -58,7 +58,7 @@ The design and other supplements of this site are copyrights of MtF.wiki.
[wiki]: https://mtf.wiki
[origin]: https://transfemscience.org
[aly]: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bout/#aly-w
[aly]: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bout/#aly
[origin-cn]: https://github.com/tfsci-sc/articles
[hugo]: https://gohugo.io
[site-url]: https://tfsci.mtf.wiki

View File

@ -2,7 +2,7 @@
---
title: {{ .Name }}
description: ''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 $created }}
updated: {{ $created }}
translated: {{ $created }}

View File

@ -17,32 +17,33 @@ weight: 4
## 作者一览 {#list-of-authors}
本站撰稿人有:
[Aly W.]({{< ref "#aly-w" >}})、
[Lain M.]({{< ref "#lain-m" >}})、
[Sam S.]({{< ref "#sam-s" >}})、
[Aly]({{< ref "#aly" >}})、
[Lain]({{< ref "#lain" >}})、
[Sam]({{< ref "#sam" >}})、
[Mitzi]({{< ref "#luna" >}})
以及
[Luna]({{< ref "#luna" >}})。
### Aly W. {#aly-w}
### Aly {#aly}
Aly 代词来自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是一名跨性别女性。她对女性化激素疗法抱有浓厚兴趣。2012 年 Aly 开始了性别转变过程,此后热衷于探究跨性别医学文献的工作。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wiki-ucirvine]的心理系并取得学士学位。Aly 还完成了若干医学预科课程,并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认知科研实验室担任一年的助教。\
Aly 已作为志愿者在英文维基百科社区活跃多年。2015 至 2018 年,她连年位列维基百科医学栏目最佳编辑者前六名之内。\
Aly 在性激素药理学方面耕耘多年,贡献颇多;从她的[编辑历史][aly-stat]、[最佳条目][aly-top]、[新建文章][aly-create]与[已上传图片][aly-image]<sup>([备用链接][aly-image-alt])</sup>等记录中可见一斑。Aly 有时也在维基百科上简短引用本站内容,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她本人的文章。\
Aly 多年来持续活跃于 Reddit 与 Discord 等平台上跨性别网络社群。在 Reddit 的数年间,她曾领导 <https://reddit.com/r/MtFHRT> 栏目(现为 <https://reddit.com/r/TransfemScience> 栏目)的运转;参与 <https://reddit.com/r/AskMtFHRT><https://reddit.com/r/TransBreastTimelines> 栏目的创立;也曾担任 <https://reddit.com/r/TransDIY> 栏目的版主。
Aly 代词来自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是一名跨性别女性。她对女性化激素疗法抱有浓厚兴趣。Aly 于 2010 年代初开始了性别转变过程,此后热衷于探究跨性别医学文献的工作。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加州大学][wiki-uc]取得学士学位。Aly 还完成了若干医学预科课程,并在加州大学的研究室担任一年的助教。
Aly 已作为志愿者在英文维基百科社区活跃多年。她曾在数年间连续位列维基百科医学栏目最佳编辑者前十名之内。\
Aly 在性激素药理学方面耕耘多年,贡献颇多;从她的[编辑历史][aly-stat]<sup>([备用链接][aly-stat-alt])</sup>、[最佳条目][aly-top]、[新建文章][aly-create]与[已上传图片][aly-image]<sup>([备用链接][aly-image-alt])</sup>等记录中可见一斑。Aly 有时也在维基百科上简短引用本站内容,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她本人的文章。\
Aly 多年来曾活跃于 Reddit 与 Discord 等平台上跨性别网络社群。在 Reddit 的数年间,她曾领导 <https://reddit.com/r/MtFHRT> 栏目(现为 <https://reddit.com/r/TransfemScience> 栏目)的运转;参与 <https://reddit.com/r/AskMtFHRT><https://reddit.com/r/TransBreastTimelines> 栏目的创立;也曾担任 <https://reddit.com/r/TransDIY> 栏目的版主。
如需联系 Aly可发送邮件到 <aly@transfemscience.org> 。如需询问有关激素治疗的事项(如治疗建议),不妨移步至[网络社群][misc-com]。
### Lain M. {#lain-m}
### Lain {#lain}
Lain 代词Ta是一名非二元女性倾向跨性别者。Ta 在纽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wiki-rit]获得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学习了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Ta 后来退出了博士学位的攻读,随后迁至气候温暖的旧金山湾区,在科技岗位述职。
作为扎根于夜生活尤其是狂欢舞会社群的人Lain 重整了 [DanceSafe][dancesafe] 湾区分会并运营了长达三年。DanceSafe 是一项旨在减少夜生活里滥用药物——多为毒品——对健康之损害的非盈利项目。Ta 在 DanceSafe 发表了倡导减少夜生活相关的药物之损害的文献并在多场聚会与狂欢节上组织宣传展台。Lain 带领志愿者们,在主动接触夜生活社群的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药物教育、性教育、咨询等,讨论其它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及掺杂物测试与用药[损害控制][wiki-harmredu]干预等等。\
作为扎根于夜生活尤其是狂欢舞会社群的人Lain 重整了 [DanceSafe][dancesafe] 湾区分会并运营了长达三年。DanceSafe 是一项旨在控制夜生活里滥用药物——多为毒品——对健康之损害的非盈利项目。Ta 在 DanceSafe 发表了倡导控制夜生活相关的药物之损害的文献并在多场聚会与狂欢节上组织宣传展台。Lain 带领志愿者们,在主动接触夜生活社群的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药物教育、性教育、咨询等,讨论其它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及掺杂物测试与用药[损害控制][wiki-harmredu]干预等等。\
作为分会长ta 提倡将药物损害控制手段标准化,并对药物管制政策进行改革;为此 ta 与美国[药物政策联盟][wiki-dpa]DPA、[敏感药物政策学生组织][wiki-ssdp]SSDP与[迷幻药综合学科研究会][wiki-maps]MAPS等同行组织进行合作还在湾区多场活动内进行了演说。
Lain 开始其医学转变过程之后也开始热衷于对内分泌学与跨性别医学的研究上了。Lain 参与本站工作已有数年期间撰写了数篇文章不过ta 后来离开了,不再与本站存在联系。
### Sam S. {#sam-s}
### Sam {#sam}
Sam (代词:她)来自英国伦敦,是一名跨性别女性。她未曾获得正式的医学或研究证书,但对循证医学有浓厚兴趣,也十分相信科学手段;她已在本站发布了数篇有关女性化激素疗法的文章。
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由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引起的不寻常、以至罕见的副作用,例如血栓栓塞、冠心病等。具体而言,令她颇为关注的,是在性别肯定激素疗法当中,所用药物在不同类型与剂量下的差异如何。\
@ -54,7 +55,7 @@ Sam 参与本站工作已有数年,期间撰写了数篇文章;不过,她
### Mitzi {#mitzi}
Mitzi (代词:她/Ta来自英国伦敦是一名非二元性别女性倾向人士。她在自行安排 HRT 用药DIY的社群中尤其活跃在其中她作为指导者向社群倡导在自行用药当中[减轻药物损害][wiki-harmredu]。\
Mitzi (代词:她/Ta来自英国伦敦是一名非二元性别女性倾向人士。她在自行安排 HRT 用药DIY的社群中尤其活跃在其中她作为指导者向社群倡导在自行用药当中[控制药物损害][wiki-harmredu]。\
Mitzi 常在线上和线下,对跨性别者遭遇无家可归、家庭暴力、医疗歧视与药物滥用等情况进行指引;还在一些基层组织(例如[跨性别医疗服务网络][twi-thn]、[性别形象确立工具包][gck]等)担任顾问。
Mitzi 对医学界有广泛兴趣,而对内分泌学与精神药理学尤为关注。她对英国的跨性别医疗系统作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在其性别转变过程中也采取了自行用药的方式。
@ -64,13 +65,13 @@ Mitzi 对医学界有广泛兴趣,而对内分泌学与精神药理学尤为
### Luna {#luna}
Luna大青鲨型代词她/Ta来自英国是一名女性和非二元跨性别者也是计算机科学家。
她对 [Aly W.]({{< ref "#aly-w" >}}) 所作[注射用雌二醇模拟器][simulator]的代码做了[修改与优化][simulator-adv]。
她对 [Aly]({{< ref "#aly" >}}) 所作[注射用雌二醇模拟器][simulator]的代码做了[修改与优化][simulator-adv]。
如需联系 Luna可发送邮件至 <luna@transfemscience.org>
## 联系我们 {#contact}
如需联系本站撰稿人,上文已列出各自的邮箱地址(例如联系 [Aly W.]({{< ref "#aly-w" >}}) 可发至 <aly@transfemscience.org>)。此外,还可在 [Reddit][r-tfsci]、[推特][twi-tfsci] 与 [Discord][dc-tfsci] 等社交平台联系到诸撰稿人。我们欢迎任何关于我们的文章内容的反馈,以及其它重要的问询。\
如需联系本站撰稿人,上文已列出各自的邮箱地址(例如联系 [Aly]({{< ref "#aly" >}}) 可发至 <aly@transfemscience.org>)。此外,还可在 [Reddit][r-tfsci]、[推特][twi-tfsci] 与 [Discord][dc-tfsci] 等社交平台联系到诸撰稿人。我们欢迎任何关于我们的文章内容的反馈,以及其它重要的问询。\
如需询问有关激素治疗的问题(如治疗建议),请移步至[跨性别网络社区][misc-com]。
## 免责声明 {#disclaimer}
@ -83,8 +84,8 @@ Luna大青鲨型代词她/Ta来自英国是一名女性和非
[原文]({{< ref "license" >}})
> 本站版权归 Aly W. 及本站其他撰稿人所有;
> 保留一切权利。未经 Aly W. 允许,请勿对本站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如翻译项目)。
> 本站版权归 Aly 及本站其他撰稿人所有;
> 保留一切权利。未经 Aly 允许,请勿对本站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如翻译项目)。
> 如获得许可,请准确署名,并设置指向本站原文的链接。
--------
@ -94,7 +95,7 @@ Luna大青鲨型代词她/Ta来自英国是一名女性和非
本站系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科学”([Transfeminine Science](https://transfemscience.org)网站之原创文章的中文翻译存档站点2022 年十月创立。\
本站基于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tfsci-sc/articles> 的早前工作而建,现正由 MtF.wiki 工作组[自主维护](https://github.com/mtf-wiki/transfeminine-science)。
原站撰稿人兼维护者:[Aly W.]({{< ref "#aly-w" >}}) 已知悉本站工作,并授权本站仅存档简体中文内容。
原站撰稿人兼维护者:[Aly]({{< ref "#aly" >}}) 已知悉本站工作,并授权本站仅存档简体中文内容。
## 译者一览 {#list-of-translators}
@ -146,6 +147,7 @@ Ta 们目前与 MtF.wiki 尚无直接联系。
<!-- Aly 的贡献 -->
[aly-stat]: https://xtools.wmflabs.org/ec/en.wikipedia.org/Medgirl131
[aly-stat-alt]: https://en.wikiscan.org/utilisateur/Medgirl131
[aly-top]: https://xtools.wmflabs.org/topedits/en.wikipedia.org/Medgirl131
[aly-create]: https://xtools.wmflabs.org/pages/en.wikipedia.org/Medgirl131
[aly-imag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Special:ListFiles?limit=500&user=Medgirl131
@ -157,7 +159,7 @@ Ta 们目前与 MtF.wiki 尚无直接联系。
<!-- 维基百科条目 -->
[wiki-ucirvi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California,_Irvine
[wiki-uc]: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California
[wiki-ri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chester_Institute_of_Technology
[wiki-harmredu]: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m_reduction
[wiki-dp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rug_Policy_Alliance

View File

@ -8,29 +8,29 @@ layout: single
## 综合性文章 {#general-articles}
-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简介]({{< ref "transfem-intro" >}}) (Aly W., 2018)
- [对非二元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可能性的探索]({{< ref "nonbinary-transfem-overview" >}}) (Aly W., 2019)
-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简介]({{< ref "transfem-intro" >}}) (Aly, 2018)
- [对非二元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可能性的探索]({{< ref "nonbinary-transfem-overview" >}}) (Aly, 2019)
## 特定主题类 {#special-topics}
### 雌激素 {#estrogens}
- [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舌下含服雌二醇以取代口服雌二醇的探索]({{< ref "sublingual-e2-transfem" >}}) (Sam S., 2021)
- [关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舌下含服戊酸雌二醇片剂的简介]({{< ref "sublingual-ev" >}}) (Aly W., 2019)
- [关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以阴囊及新阴唇给予透皮雌二醇可极大增强吸收率的简论]({{< ref "genital-e2-application" >}}) (Aly W., 2019)
- [性激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女性化激素疗法的意义]({{< ref "shbg" >}}) (Aly W., 2020)
- [有关雌二醇注射剂的雌二醇浓度曲线的一次非正式荟萃分析]({{< ref "injectable-e2-meta-analysis" >}}) (Aly W., 2021)
- [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舌下含服雌二醇以取代口服雌二醇的探索]({{< ref "sublingual-e2-transfem" >}}) (Sam, 2021)
- [关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舌下含服戊酸雌二醇片剂的简介]({{< ref "sublingual-ev" >}}) (Aly, 2019)
- [关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以阴囊及新阴唇给予透皮雌二醇可极大增强吸收率的简论]({{< ref "genital-e2-application" >}}) (Aly, 2019)
- [性激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女性化激素疗法的意义]({{< ref "shbg" >}}) (Aly, 2020)
- [有关雌二醇注射剂的雌二醇浓度曲线的一次非正式荟萃分析]({{< ref "injectable-e2-meta-analysis" >}}) (Aly, 2021)
### 抗雄激素制剂 {#antiandrogens}
- [低剂量的醋酸环丙孕酮足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睾酮水平]({{< ref "cpa-dosage" >}}) (Aly W., 2019)
- [法国关于醋酸环丙孕酮和脑膜瘤风险的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影响]({{< ref "cpa-meningioma" >}}) (Aly W., 2020)
- [比卡鲁胺在女性化激素治疗方面的使用状况,以及医学界对其的接受情况]({{< ref "bica-adoption" >}}) (Aly W., 2020)
- [低剂量的醋酸环丙孕酮足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睾酮水平]({{< ref "cpa-dosage" >}}) (Aly, 2019)
- [法国关于醋酸环丙孕酮和脑膜瘤风险的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影响]({{< ref "cpa-meningioma" >}}) (Aly, 2020)
- [比卡鲁胺在女性化激素治疗方面的使用状况,以及医学界对其的接受情况]({{< ref "bica-adoption" >}}) (Aly, 2020)
### 孕激素 {#progestogens}
- [口服孕酮及其引起的低孕酮水平与较弱效力的简论]({{< ref "oral-p4-low-levels" >}}) (Aly W., 2018)
- [口服孕酮及其引起的低孕酮水平与较弱效力的简论]({{< ref "oral-p4-low-levels" >}}) (Aly, 2018)
### 激素治疗引起的普遍效果与风险 {#general-effects-and-risks}
- [关于女性化激素疗法与乳腺癌风险的简述]({{< ref "breast-cancer" >}}) (Aly W., 2020)
- [关于女性化激素疗法与乳腺癌风险的简述]({{< ref "breast-cancer" >}}) (Aly, 2020)

View File

@ -2,7 +2,7 @@
title: 一个综合女性化激素疗法信息的网站:“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科学”建站声明
linkTitle: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科学”建站声明
description: 介绍 Transfeminine Science 的建站缘由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20-10-05
updated: 2022-01-21
translated: 2022-11-16
@ -47,9 +47,9 @@ r/MtFHRT 栏目一直是欢迎任何人投稿的地方。
在此致谢所有关注我们的读者。希望读者们能在本站有所收获、怡然其中。
——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科学”运营团队:
[Aly]({{< ref "about#aly-w" >}}),
[Lain]({{< ref "about#lain-m" >}}) 与
[Sam]({{< ref "about#sam-s" >}})
[Aly]({{< ref "about#aly" >}}),
[Lain]({{< ref "about#lain" >}}) 与
[Sam]({{< ref "about#sam" >}})
---

View File

@ -3,7 +3,7 @@ title: 比卡鲁胺在女性化激素治疗方面的使用状况,以及医学
linkTitle: 比卡鲁胺在女性化激素治疗上的使用与接受情况
description: >-
比卡鲁胺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其安全性也令人堪忧,使用范围仍很有限。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20-07-01
updated: 2022-11-08
translated: 2022-11-14
@ -35,7 +35,7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比卡鲁胺Casodex 品牌)是一种非甾体类抗雄制剂和选择性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最初在 1995 年推出时其用于顺性别男性治疗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由雄激素引起因此可被抗雄制剂治疗。相比于螺内酯Aldactone 品牌与醋酸环丙孕酮Androcur 品牌等抗雄制剂在雄激素拮抗效力、临床疗效、药理选择性和可耐受度等方面比卡鲁胺具有显著优势。而相较早期的非甾体类抗雄制剂如氟他胺Eulexin 品牌尼鲁米特Anandron 品牌),比卡鲁胺则有更好的效力、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可耐受度,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不过,直到最近,比卡鲁胺才作为抗雄制剂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
之所以多年来比卡鲁胺未被广泛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是因为比卡鲁胺曾受制药厂专利的保护,价格亦十分昂贵。不过,从 2007 至 2009 年开始出现的比卡鲁胺仿制品改变了这一事实。此后陆续推出的醋酸阿比特龙Zytiga 品牌,在 2011 年、恩杂鲁胺Xtande 品牌,在 2012 年)等抗雄制剂具有更高效力,因而取代了比卡鲁胺,成为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用药。新药的研发使得近十年内比卡鲁胺的价格大幅下降,而逐渐变得可以承受。
2015 年以前,只有极少的文献<sup>(见[相关文献一页][alyw19_lit])</sup>和一些网络传闻提到了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比卡鲁胺。2011 年Louis Gooren 率先在有关女性化激素治疗的文献中明确提及比卡鲁胺<sup>([Gooren, 2011][g11]; [Aly W., 2019][alyw19_lit])</sup>。Gooren 其人是跨性别医学领域的主要资深学者之一,曾参与美国内分泌学会《跨性别激素治疗指南》的编纂<sup>([Hembree et al., 2009][h09]; [Hembree et al., 2017][h17])</sup>。1980 年代末到 1990 年代初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VUMC的性别焦虑专家中心Gooren 及其同行开展了有关尼鲁米特Anandron、Nilandron 品牌)作为抗雄制剂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研究<sup>([de Voogt et al., 1987a][v87a]; [de Voogt et al., 1987b][v87b]; [Gooren et al., 1987][g87]; [Johannes et al., 1987][j87]; [Rao et al., 1988][r88]; A[sscheman, Gooren, & Peereboom-Wynia, 1989][agp89]; [van Kemenade et al., 1989][k89]; [维基百科][wiki_nilu])</sup>。不过,他们后来似乎放弃了尼鲁米特的研究;这可能出于其肺毒性发生率高、以及其它因脱靶效应带来的副作用之缘故。尽管如此,从 1990 年代开始Gooren 还是在其发表的资料中将氟他胺与尼鲁米特纳入到可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的潜在选项当中<sup>([Asscheman & Gooren, 1992][ag92]; [Gooren, 1999][g99]; 见[相关文献][alyw19_lit])</sup>;也正因如此,氟他胺被一些《跨性别健康指南》及其它出版物收录了,不过评价并不大积极<sup>(例如 [Israel & Tarver, 1997][it97]; [Levy, Crown, & Reid, 2003][lcr03]; [Dahl et al., 2006a][d06a]; [Dahl et al., 2006b][d06b]; Hembree et al., 2009; [Moreno-Pérez et al., 2012][mp12])</sup>。作为一名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的非甾体类抗雄制剂感兴趣的学者Gooren 本应对安全性远胜于氟他胺与尼鲁米特的比卡鲁胺引起注意;但是 Gooren 及其同行从未进行有关比卡鲁胺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研究,在其发表的资料中也仅仅简单提及了这项用途。其他学者亦皆如是。
2015 年以前,只有极少的文献<sup>(见[相关文献一页][alyw19_lit])</sup>和一些网络传闻提到了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比卡鲁胺。2011 年Louis Gooren 率先在有关女性化激素治疗的文献中明确提及比卡鲁胺<sup>([Gooren, 2011][g11]; [Aly, 2019][alyw19_lit])</sup>。Gooren 其人是跨性别医学领域的主要资深学者之一,曾参与美国内分泌学会《跨性别激素治疗指南》的编纂<sup>([Hembree et al., 2009][h09]; [Hembree et al., 2017][h17])</sup>。1980 年代末到 1990 年代初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VUMC的性别焦虑专家中心Gooren 及其同行开展了有关尼鲁米特Anandron、Nilandron 品牌)作为抗雄制剂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研究<sup>([de Voogt et al., 1987a][v87a]; [de Voogt et al., 1987b][v87b]; [Gooren et al., 1987][g87]; [Johannes et al., 1987][j87]; [Rao et al., 1988][r88]; A[sscheman, Gooren, & Peereboom-Wynia, 1989][agp89]; [van Kemenade et al., 1989][k89]; [维基百科][wiki_nilu])</sup>。不过,他们后来似乎放弃了尼鲁米特的研究;这可能出于其肺毒性发生率高、以及其它因脱靶效应带来的副作用之缘故。尽管如此,从 1990 年代开始Gooren 还是在其发表的资料中将氟他胺与尼鲁米特纳入到可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的潜在选项当中<sup>([Asscheman & Gooren, 1992][ag92]; [Gooren, 1999][g99]; 见[相关文献][alyw19_lit])</sup>;也正因如此,氟他胺被一些《跨性别健康指南》及其它出版物收录了,不过评价并不大积极<sup>(例如 [Israel & Tarver, 1997][it97]; [Levy, Crown, & Reid, 2003][lcr03]; [Dahl et al., 2006a][d06a]; [Dahl et al., 2006b][d06b]; Hembree et al., 2009; [Moreno-Pérez et al., 2012][mp12])</sup>。作为一名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的非甾体类抗雄制剂感兴趣的学者Gooren 本应对安全性远胜于氟他胺与尼鲁米特的比卡鲁胺引起注意;但是 Gooren 及其同行从未进行有关比卡鲁胺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研究,在其发表的资料中也仅仅简单提及了这项用途。其他学者亦皆如是。
除了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和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之外,比卡鲁胺还被研究用于治疗其他人群中由雄激素引起的症状。例如,其被用于治疗顺性别妇女的多毛症;部分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其余则没有<sup>([Müderris, Bayram, & Güven, 1999][mbg99]; [Müderris et al., 2002][m02]; [Bahceci et al., 2004][b04]; [Müderris & Öner, 2009][mo09], [PDF][mo09_pdf], [英语译文][mo09_eng]; [Moretti et al., 2016][m16]; [Moretti et al., 2018][m18]; [维基百科][wiki_use_bica_s])</sup>。\
比卡鲁胺还被研究了结合阿那曲唑Arimeidex 品牌;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顺性别男孩的非促性腺激素相关性早熟的治疗上<sup>([Kreher et al., 2006][k06]; [Lewis et al., 2009][l09]; [Mitre & Lteif, 2009][ml09]; [Stenger et al., 2009][s09]; [Lenz et al., 2010][l10]; [Reiter et al., 2010][r10]; [Tessaris et al., 2012][t12]; [Özcabı et al., 2015][o15]; [Kor, 2018][k18]; [Arya & Davies, 2019][ad19]; [Nabhan & Eugster, 2019][ne19]; [Finkle et al., 2020][f20]; [Gurnurkar, DiLillo, & Carakushansky, 2021][gdc21]; [维基百科][wiki_use_bica_m])</sup>。此类性早熟很罕见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调节机制失去了作用。在美国这种比卡鲁胺结合阿那曲唑的特定疗法已完成了二期临床试验并提交了新药申请但未获通过原因是在主要疗效终点——限制身高上之效果的证据尚不充分<sup>([AstraZeneca, 2008][az08])</sup>。不过尽管在适应症之外比卡鲁胺仍被用于该疗法而在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批准的 Casodex 药品标示中,亦提及了比卡鲁胺的这项用途<sup>([FDA, 2017][fda17])</sup>
@ -48,9 +48,9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 一些和比卡鲁胺有关的,限制了其使用率的担忧 {#concerns-about-bicalutamide-limiting-its-use}
目前为止跨性别医学界并不大愿意认可比卡鲁胺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使用。这是因为关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之的研究与描述还很稀缺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有一些担忧是和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当中由比卡鲁胺引起肝衰竭的罕见案例相关的。这些有关比卡鲁胺之肝毒性的已报告病例一般发病很突然、且症状严重。对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而言比卡鲁胺治疗其癌症的收益远大于概率极低的肝毒性之风险因此这种风险足可容忍。不过对一般既年轻而又健康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而言比卡鲁胺并非用于治疗绝症一旦因其患上肝衰竭而亡那便得不偿失了。也正因如此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版《跨性别护理指南》警告出于潜在肝脏风险的考虑当下不应将比卡鲁胺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sup>([Deutsch, 2016][d16])</sup>。\
除了风险以外,目前还缺少可供指导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的比卡鲁胺剂量之数据<sup>([Aly W., 2019][alyw19_dose])</sup>。目前普遍推荐使用的典型剂量,是 50 mg/天,但该剂量应该是缺少数据支持的情况下的主观臆断。
除了风险以外,目前还缺少可供指导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的比卡鲁胺剂量之数据<sup>([Aly, 2019][alyw19_dose])</sup>。目前普遍推荐使用的典型剂量,是 50 mg/天,但该剂量应该是缺少数据支持的情况下的主观臆断。
目前为止,已有 10 例和比卡鲁胺有关的严重肝毒性病例被报告<sup>([图表][table_2a])</sup>。这些病例皆为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且皆在开始比卡鲁胺疗法的六个月内发病,其中两例随后死亡。尽管这些病例不多,看上去多少令人安心,但需要注意,已报告的不良反应病例数往往远低于其实际发生率。例如,对于醋酸环丙孕酮,迄今有大约 50 例脑膜炎病例被报告;但法国政府在近期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仅在法国就有超过 500 例和持续服用超过 8 年的高剂量醋酸环丙孕酮相关的脑膜炎病例*进行了手术*<sup>([Aly W., 2020][alyw20_meni])</sup>。相应地,截至撰稿时,在美国 FDA 的国际 [MedWatch/FAERS 数据库][faers]当中,共有 40 例和比卡鲁胺相关的肝衰竭病例,其中 25 例死亡;还有 240 例与其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病例,而已报告的只有 14 例<sup>([表格][table_2b])</sup>。但据估计,该数据库也仅报告了不足 10% 的严重不良反应现象<sup>([Graham, Ahmad, & Piazza-Hepp, 2002][gap02])</sup>。因此,实际病例数可能远大于此。这些案例不过出于巧合:迄今尚未确认比卡鲁胺和肝毒性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引起了不小担忧。传闻还有一件和比卡鲁胺相关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死亡病例,尽管不曾公开发表,但已在跨性别医学界当中口口相传。根据在跨性别医学领域的几位可靠人士所言,该病例是一名住在德克萨斯州的 20 岁跨性别女孩,服用比卡鲁胺后出现急性肝衰竭,且事前无任何征兆。该病例促使一些关注比卡鲁胺的医务工作者和学者,对比卡鲁胺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激素治疗中的使用,作出了保留意见。
目前为止,已有 10 例和比卡鲁胺有关的严重肝毒性病例被报告<sup>([图表][table_2a])</sup>。这些病例皆为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且皆在开始比卡鲁胺疗法的六个月内发病,其中两例随后死亡。尽管这些病例不多,看上去多少令人安心,但需要注意,已报告的不良反应病例数往往远低于其实际发生率。例如,对于醋酸环丙孕酮,迄今有大约 50 例脑膜炎病例被报告;但法国政府在近期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仅在法国就有超过 500 例和持续服用超过 8 年的高剂量醋酸环丙孕酮相关的脑膜炎病例*进行了手术*<sup>([Aly, 2020][alyw20_meni])</sup>。相应地,截至撰稿时,在美国 FDA 的国际 [MedWatch/FAERS 数据库][faers]当中,共有 40 例和比卡鲁胺相关的肝衰竭病例,其中 25 例死亡;还有 240 例与其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病例,而已报告的只有 14 例<sup>([表格][table_2b])</sup>。但据估计,该数据库也仅报告了不足 10% 的严重不良反应现象<sup>([Graham, Ahmad, & Piazza-Hepp, 2002][gap02])</sup>。因此,实际病例数可能远大于此。这些案例不过出于巧合:迄今尚未确认比卡鲁胺和肝毒性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引起了不小担忧。传闻还有一件和比卡鲁胺相关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死亡病例,尽管不曾公开发表,但已在跨性别医学界当中口口相传。根据在跨性别医学领域的几位可靠人士所言,该病例是一名住在德克萨斯州的 20 岁跨性别女孩,服用比卡鲁胺后出现急性肝衰竭,且事前无任何征兆。该病例促使一些关注比卡鲁胺的医务工作者和学者,对比卡鲁胺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激素治疗中的使用,作出了保留意见。
无论如何,这名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病例从未被公开发表、并确认属实。此外,和比卡鲁胺相关的肝毒性绝对发生率可能非常低。例如,在一次包含 4,000 名病人的三期随机对照试验中肝功能检测结果异常即血浆肝转化酶含量偏高的发生率在单服高剂量比卡鲁胺150 mg/天)组别和安慰剂组别上分别仅有 3.4% 和 1.9% ——也即,比卡鲁胺在其中贡献了 1.5%<sup>([Anderson, 2003][a03]; [Iversen et al., 2004][i04])</sup>。还有,在一次严苛的将比卡鲁胺用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中,超过 8,000 名男性无一出现严重肝毒性或肝衰竭<sup>([Blackledge, 1996][b96]; [Kolvenbag & Blackledge, 1996][kb96]; [McLeod, 1997][m97]; Anderson, 2003; Iversen et al., 2004)</sup>;不过,该试验对每名病人的肝功能皆做了细致监测,一旦检测到肝功能出现临床上足可引起担忧的异常情况,即要求其停止服用比卡鲁胺。该试验中,这些男性每日服用 50-150 mg 的比卡鲁胺,其中约 0.5-1.4% 的人产生了肝功能病变,随即停药<sup>(Blackledge, 1996; [See et al., 2002][s02])</sup>。故此,为避免出现严重肝毒性的可能,服用比卡鲁胺的人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 -60,8 +60,8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比卡鲁胺在顺性别妇女改善和雄激素相关的皮肤及体毛状况上的使用,正被逐渐接受并加以描述。例如,在意大利进行的、有关比卡鲁胺用于多毛症的一项严谨的三期随机对照试验,近期已被公开发表<sup>([Moretti et al., 2018][m18])</sup>。此外,一项有关比卡鲁胺用于顺性别妇女脱发的回顾性图表总结,业已于近期公开发表<sup>([Fernandez-Nieto et al., 2019][fn19]; [Ismail et al., 2020][i20]; [Fernandez-Nieto et al., 2020][fn20]; [Moussa et al., 2021][m21])</sup>。这些有关体毛的研究发现了使用比卡鲁胺后的较低、但显著的肝功能病变发生率。
一些跨性别医学研究者也对比卡鲁胺产生了兴趣<sup>([Aly W., 2019][alyw19_lit])</sup>。其中可能尤其要关注的是,美国内分泌学会 2009、2017 年版《跨性别激素治疗指南》<sup>(Hembree et al., 2009; Hembree et al., 2017)</sup>的领衔作者Wylie Hembree在近期的评述中对比卡鲁胺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做了积极评价<sup>([Fishman, Paliou, Poretsky, & Hembree, 2019][fpph19])</sup>。Hembree 及其同行提到了近期有关比卡鲁胺用于顺性别妇女多毛症的三期试验,以及有关比卡鲁胺作为青春期阻断剂用于跨性别女孩的研究,以支持将其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可能性。\
另一位在跨性别医学领域的主要学者、美国内分泌学会版《指南》<sup>(Hembree et al., 2017; [Mitchell, 2020][m20])</sup>的联名作者Guy TSjoen在一篇与其同行创作的评述里似乎也对比卡鲁胺持开放态度<sup>([Iwamoto et al., 2019][i19])</sup>。特别是在美国以外的学者,对比卡鲁胺的态度可能更开放,这归功于醋酸环丙孕酮——在美国以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抗雄制剂——长期使用后引起的健康顾虑<sup>([Aly W., 2020][alyw20_meni])</sup>。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学者John Randolph同样对比卡鲁胺作出了积极评价<sup>([Randolph, 2018][r18])</sup>,不过此后他似乎改变了他的观点<sup>([Michigan Medicine, 2020][mm20])</sup>。而另一方面,其他学者并不那么欢迎比卡鲁胺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当中的使用<sup>(例如 [Hamidi & Davidge-Pitts, 2019][hdp19]; [Cocchetti et al., 2020][c20])</sup>
一些跨性别医学研究者也对比卡鲁胺产生了兴趣<sup>([Aly, 2019][alyw19_lit])</sup>。其中可能尤其要关注的是,美国内分泌学会 2009、2017 年版《跨性别激素治疗指南》<sup>(Hembree et al., 2009; Hembree et al., 2017)</sup>的领衔作者Wylie Hembree在近期的评述中对比卡鲁胺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做了积极评价<sup>([Fishman, Paliou, Poretsky, & Hembree, 2019][fpph19])</sup>。Hembree 及其同行提到了近期有关比卡鲁胺用于顺性别妇女多毛症的三期试验,以及有关比卡鲁胺作为青春期阻断剂用于跨性别女孩的研究,以支持将其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可能性。\
另一位在跨性别医学领域的主要学者、美国内分泌学会版《指南》<sup>(Hembree et al., 2017; [Mitchell, 2020][m20])</sup>的联名作者Guy TSjoen在一篇与其同行创作的评述里似乎也对比卡鲁胺持开放态度<sup>([Iwamoto et al., 2019][i19])</sup>。特别是在美国以外的学者,对比卡鲁胺的态度可能更开放,这归功于醋酸环丙孕酮——在美国以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抗雄制剂——长期使用后引起的健康顾虑<sup>([Aly, 2020][alyw20_meni])</sup>。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学者John Randolph同样对比卡鲁胺作出了积极评价<sup>([Randolph, 2018][r18])</sup>,不过此后他似乎改变了他的观点<sup>([Michigan Medicine, 2020][mm20])</sup>。而另一方面,其他学者并不那么欢迎比卡鲁胺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当中的使用<sup>(例如 [Hamidi & Davidge-Pitts, 2019][hdp19]; [Cocchetti et al., 2020][c20])</sup>
只要给以适当的健康监测,比卡鲁胺较低的风险应可为跨性别医学界所接受。这种情况就跟有极低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其它药品一样:诸如螺内酯(高钾血症),醋酸环丙孕酮(良性脑膜瘤、血栓、乳腺癌、肝毒性),等等。考虑到其风险,比卡鲁胺可能最终不会被推荐用于一线治疗。不过,如果其它抗雄制剂的可行性因为某些缘故(例如,未按预期起效、耐受度低、有禁忌症、无法获取等)而变得更低、以至不具备,那么比卡鲁胺可作为二线治疗的一种选项。跨性别医学界做的还不够。在比卡鲁胺可被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广泛接纳、或者为《跨性别激素治疗指南》所广泛推荐之前,可能需要更多的相关进展才行——也即,对真正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比卡鲁胺进行研究并加以描述。
@ -69,7 +69,7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 后记一 {#update-1}
2021 年 3 月,芬威健康版《跨性别健康临床实践指南》自 2015 年 10 月以来首次获得更新<sup>([Aly W., 2020][aw20-guide])</sup>
2021 年 3 月,芬威健康版《跨性别健康临床实践指南》自 2015 年 10 月以来首次获得更新<sup>([Aly, 2020][aw20-guide])</sup>
- Thompson, J., Hopwood, R. A., deNormand, S., & Cavanaugh, T. (2021). Medical Care of Trans and Gender Diverse Adults. Boston: Fenway Health. [[网址][t21]] [[PDF文档][t21_pdf]]
@ -79,7 +79,7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这是第一份允许使用比卡鲁胺的《跨性别护理指南》,也是第二份纳入了比卡鲁胺的《指南》——首次纳入的是 UCSF 版《指南》,但其并不允许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它。
在他处亦提供了从芬威健康版《指南》节选的有关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比卡鲁胺的内容——还包括了对其安全性之监测的建议<sup>([Aly W., 2019][alyw19_lit_t])</sup>
在他处亦提供了从芬威健康版《指南》节选的有关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比卡鲁胺的内容——还包括了对其安全性之监测的建议<sup>([Aly, 2019][alyw19_lit_t])</sup>
### 后记二 {#update-2}
@ -89,7 +89,7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令人惊异的是,该《指南》不仅纳入了比卡鲁胺,而且其推荐作为抗雄制剂的程度更甚于螺内酯与醋酸环丙孕酮。对于原因,其写道:“损耗神经类固醇的风险更低,因其并不易穿过血脑屏障”。不过,此效应并非除 5α-还原酶抑制剂以外的抗雄制剂所引起的已知顾虑之一;而事实上,比卡鲁胺的确能够渗透到人体的神经中枢<sup>([维基百科][wiki_pc_bica_d])</sup>。此外,该《指南》并未提及和比卡鲁胺相关的肝毒性或肝转化酶监测,这同样令人惊异。考虑到以上疏忽及其它因素,应当对其之推荐作谨慎说明。
本站在他处亦提供了从该《指南》节选的有关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比卡鲁胺的内容<sup>([Aly W., 2019][alyw19_lit_sahiv])</sup>
本站在他处亦提供了从该《指南》节选的有关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比卡鲁胺的内容<sup>([Aly, 2019][alyw19_lit_sahiv])</sup>
### 后记三 {#update-3}

View File

@ -3,7 +3,7 @@ title: 关于女性化激素疗法与乳腺癌风险的简述
linkTitle: 女性化激素疗法与乳腺癌风险
description: >-
长期使用雌激素与孕激素会极大提高患乳腺癌的风险。此外 X 染色体也可显著影响乳腺癌风险。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20-04-25
updated: 2022-11-26
translated: 2022-11-28
@ -130,14 +130,14 @@ VHA 的研究项目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 和孕激素及其剂量相关的乳腺癌风险 {#breast-cancer-risk-in-relation-to-progestogens-and-dosage}
现有的发现表明,顺性别妇女合并使用雌、孕激素时的乳腺癌风险,要高于单用雌激素;由此可以类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合用雌、孕激素的激素疗法也会有更高的乳腺癌风险<sup>(Mde Blok, Dreijerink, & Heijer, 2019)</sup>。有这样一种可能:相较于已被 VUMC 研究过的合用雌激素与醋酸环丙孕酮疗法,如排除掉孕激素、仅用雌激素,则乳腺癌风险兴许会更低<sup>(Mde Blok, Dreijerink, & Heijer, 2019)</sup>。另外需要注意的是VUMC 所用醋酸环丙孕酮的剂量会使得孕激素暴露量相当之高<sup>([Aly W., 2019][aw19-cd])</sup>。\
现有的发现表明,顺性别妇女合并使用雌、孕激素时的乳腺癌风险,要高于单用雌激素;由此可以类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合用雌、孕激素的激素疗法也会有更高的乳腺癌风险<sup>(Mde Blok, Dreijerink, & Heijer, 2019)</sup>。有这样一种可能:相较于已被 VUMC 研究过的合用雌激素与醋酸环丙孕酮疗法,如排除掉孕激素、仅用雌激素,则乳腺癌风险兴许会更低<sup>(Mde Blok, Dreijerink, & Heijer, 2019)</sup>。另外需要注意的是VUMC 所用醋酸环丙孕酮的剂量会使得孕激素暴露量相当之高<sup>([Aly, 2019][aw19-cd])</sup>。\
乳腺癌风险与孕激素剂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目前尚不明确。类似地,乳腺癌风险是否受雌激素剂量影响,以及高雌激素剂量下是否有更高风险,目前也不明确。但无论如何,有绝经前妇女合用雌、孕激素的避孕疗法会增加乳腺癌风险的事实在先,可以认为,较高的雌/孕激素暴露量会增加一定程度的乳腺癌风险<sup>([Kahlenborn et al,, 2006][kahl06]; [Zhu et al., 2012][z12]; [Ji et al., 2019][j19])</sup>。\
另外,一项早年的调查性研究显示,绝经前妇女使用雌激素注射剂之后,乳腺癌风险相较口服雌激素、或未服用激素者增加了 4 倍<sup>([Hulka et al., 1982][h82]; [Coe & Parks, 1989][cp89])</sup>。需要注意,通常剂量的雌激素注射剂所提供的雌激素暴露量,是远大于口服雌激素和其它给药途径的<sup>([Göretzlehner et al., 2002][gore02]; [Aly W., 2021][aw21-iema])</sup>
另外,一项早年的调查性研究显示,绝经前妇女使用雌激素注射剂之后,乳腺癌风险相较口服雌激素、或未服用激素者增加了 4 倍<sup>([Hulka et al., 1982][h82]; [Coe & Parks, 1989][cp89])</sup>。需要注意,通常剂量的雌激素注射剂所提供的雌激素暴露量,是远大于口服雌激素和其它给药途径的<sup>([Göretzlehner et al., 2002][gore02]; [Aly, 2021][aw21-iema])</sup>
## X 染色体与乳腺癌风险 {#x-chromosomes-and-breast-cancer-risk}
人类性染色体包括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顺性别妇女通常有两条 X 染色体(即 46,XX 核型);而顺性别男性、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通常有一条 X 染色体、一条 Y 染色体(即 46,XY 核型)。其中 46,XX 核型(即第二条 X 染色体的存在可能会是乳腺癌风险的主要因素。X 染色体的获得(非整倍性)、以及其异常失活,已被发现和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sup>([Nakopoulou et al., 2007][n07]; [Di Oto et al., 2015][do15]; [Lin et al., 2015][l15]; [Chaligné et al., 2015][c15]; [Di Oto et al., 2018][do18])</sup>。此外,患有克氏综合征(即核型为 46,XXY的男性的乳腺癌风险也比 46,XY 核型的正常男性要高。\
与此相反的是患有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的女性迄今未有乳腺癌病例报告——这还是在她们的乳房发育良好的情况下<sup>([Aly W., 2020][aw20])</sup>;其核型为 46,XY ,和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相同<sup>([Hughes et al., 2012][h12]; [Tiefenbacher & Daxenbichler, 2008][td08]; [Hughes, 2009][h09])</sup>。不过,克氏综合征与 CAIS 患者体内的激素异常现象,在乳腺癌风险上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从而会造成一定迷惑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患 CAIS 的女性的雌激素暴露量较少,体内孕激素也极少、以至不存在。无论如何,对于克氏综合征与 CAIS 患者的乳腺癌风险之差异,无法完全用激素异常来解释。\
与此相反的是患有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的女性迄今未有乳腺癌病例报告——这还是在她们的乳房发育良好的情况下<sup>([Aly, 2020][aw20])</sup>;其核型为 46,XY ,和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相同<sup>([Hughes et al., 2012][h12]; [Tiefenbacher & Daxenbichler, 2008][td08]; [Hughes, 2009][h09])</sup>。不过,克氏综合征与 CAIS 患者体内的激素异常现象,在乳腺癌风险上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从而会造成一定迷惑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患 CAIS 的女性的雌激素暴露量较少,体内孕激素也极少、以至不存在。无论如何,对于克氏综合征与 CAIS 患者的乳腺癌风险之差异,无法完全用激素异常来解释。\
综上,可以认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体内第二条 X 染色体的缺少*\*,的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风险。针对本话题有更深入的讨论,详见[此处][app-2]。
> _\* 译者注:原文为“缺少的两条 X 染色体”the lack of two X chromosomes。_

View File

@ -2,7 +2,7 @@
title: 低剂量的醋酸环丙孕酮足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睾酮水平
linkTitle: 低剂量醋酸环丙孕酮足可高效抑制睾酮
description: 本文探讨了以更低剂量服用 CPA并深入论证了低剂量的合理性。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19-07-01
updated: 2022-10-19
translated: 2022-10-21
@ -57,7 +57,7 @@ CPA 因其孕激素效力远甚于 AR 拮抗剂效力,使用传统临床剂量
> 已有人指出CPA 并非一种有利于内分泌平衡的药物成分,因为其孕激素效力显著优于雄激素拮抗效力。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伴随高剂量反向序贯疗法而生的孕激素的严重过量:就是合并使用低剂量的避孕药和一种纯抗雄制剂(例如游离的环丙孕酮)。……\
> 必须强调的是CPA 远不是一种用于多毛症的抗雄疗法的理想药物,因为其孕激素效力过强,局部作用也并不佳。因此,在未来值得为此寻找平衡性更好的抗雄制剂。 ([Hammerstein, 1979][h79])
因高剂量 CPA 导致的孕激素摄入的高度过量,以及 CPA 高剂量下产生的已知不良反应与风险之间,存在一定关联<sup>([维基百科][wiki-4])</sup>。这些副作用包括:疲倦、抑郁、体重增加、高泌乳素水平<sup>([维基百科][wiki-5])</sup>、良性脑膜瘤<sup>([Aly W., 2020][aw20-men]; [维基百科][wiki-6]; [表格 1][table-2]; [表格 2][table-3])</sup>、血栓<sup>([维基百科][wiki-7])</sup>以及心血管问题<sup>([维基百科][wiki-8])</sup>等。这些风险和剂量相关;迄今未发现每日 1/2 mg 的 CPA 与此存在关联但有一项例外即合用炔雌醇时会提高血栓风险。CPA 的肝毒性同样与剂量相关:一般当剂量超过 20 mg/天时,肝转化酶水平会有升高;若超过 100 mg/天,有罕见概率出现肝衰竭<sup>([维基百科][wiki-9]; [表格][table-4])</sup>。低剂量能够尽量减少风险,这就是为何使用尽可能少的 CPA 的根本所在。
因高剂量 CPA 导致的孕激素摄入的高度过量,以及 CPA 高剂量下产生的已知不良反应与风险之间,存在一定关联<sup>([维基百科][wiki-4])</sup>。这些副作用包括:疲倦、抑郁、体重增加、高泌乳素水平<sup>([维基百科][wiki-5])</sup>、良性脑膜瘤<sup>([Aly, 2020][aw20-men]; [维基百科][wiki-6]; [表格 1][table-2]; [表格 2][table-3])</sup>、血栓<sup>([维基百科][wiki-7])</sup>以及心血管问题<sup>([维基百科][wiki-8])</sup>等。这些风险和剂量相关;迄今未发现每日 1/2 mg 的 CPA 与此存在关联但有一项例外即合用炔雌醇时会提高血栓风险。CPA 的肝毒性同样与剂量相关:一般当剂量超过 20 mg/天时,肝转化酶水平会有升高;若超过 100 mg/天,有罕见概率出现肝衰竭<sup>([维基百科][wiki-9]; [表格][table-4])</sup>。低剂量能够尽量减少风险,这就是为何使用尽可能少的 CPA 的根本所在。
历史上,曾有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每日服用 50\~100 mg 的 CPA。但在 2017 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了最新一版针对跨性别者激素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其中将 CPA 的推荐用量从 50\~100 mg/天降至 25\~50 mg/天<sup>([Hembree et al., 2017][h17]; [Hembree et al., 2009][h09])</sup>。此举可能是受到了日渐明了的高剂量 CPA 之风险的驱动。不过,新的推荐用量似乎仍远超实际所需。
@ -104,7 +104,7 @@ CPA 因其孕激素效力远甚于 AR 拮抗剂效力,使用传统临床剂量
</section>
Fung 等人 (2017) 发现,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结合 25/50 mg 每日的 CPA 与口服雌二醇(约 3.5 mg/天)或透皮雌二醇(约 3.5 mg/天的凝胶,或约 100 μg/天的贴片)使用,可完全、一致地抑制性腺的睾酮分泌,睾酮水平被抑制约 95%<sup>([Fung, Hellstern-Layefsky, & Lega, 2017][fhl17])</sup>。该剂量的雌二醇被认为可达到平均 10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sup>([Aly W., 2020][aw20-e2-equ]; [维基百科][wiki-15])</sup>。Fung 等人 (2017) 的研究恰巧比美国内分泌学会的 2017 年版《指南》早发布六个月;该研究可能是促使后者所推荐的 CPA 剂量减少的原因(从 50\~100 mg/天降至 25\~50 mg/天)。
Fung 等人 (2017) 发现,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结合 25/50 mg 每日的 CPA 与口服雌二醇(约 3.5 mg/天)或透皮雌二醇(约 3.5 mg/天的凝胶,或约 100 μg/天的贴片)使用,可完全、一致地抑制性腺的睾酮分泌,睾酮水平被抑制约 95%<sup>([Fung, Hellstern-Layefsky, & Lega, 2017][fhl17])</sup>。该剂量的雌二醇被认为可达到平均 10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sup>([Aly, 2020][aw20-e2-equ]; [维基百科][wiki-15])</sup>。Fung 等人 (2017) 的研究恰巧比美国内分泌学会的 2017 年版《指南》早发布六个月;该研究可能是促使后者所推荐的 CPA 剂量减少的原因(从 50\~100 mg/天降至 25\~50 mg/天)。
迄今罕有研究了结合低剂量 CPA 与中、低剂量雌激素对睾酮之抑制的项目。不过,基于单服 5\~10 mg/天的 CPA 已可最大程度抑制睾酮的事实,可以认为其效果与高剂量的类似。根据部分研究,结合使用 5\~12.5 mg/天的 CPA 与用于生理替代的睾酮的健康年轻男性,已检测不出促性腺激素(小于 0.5 IU/L睾丸功能因此被完全抑制<sup>([Meriggiola et al., 1998][m98]; [Meriggiola et al., 2002b][m02b])</sup>。雌二醇的促性腺激素拮抗效应,相对睾酮也更强<sup>([维基百科][wiki-16])</sup>,因此这些发现或许也适用于结合 CPA 与用于生理替代的雌二醇的情况(例如平均 100\~200 pg/mL 的雌二醇浓度)。
@ -139,7 +139,7 @@ CPA 的雄激素受体AR拮抗效应相对较弱。为达到有意义、
最初一个月内,仅使用最小剂量。一个月过后,测量睾酮水平以确认其是否处在女性、或阉割后范围(小于 50 ng/dL。如要完全抑制睾酮需同时让雌二醇水平至少达到 65 pg/mL 左右(无关 CPA 剂量)。如果一个月后睾酮未被充分抑制、而雌二醇水平已足够,那么将 CPA 剂量加至最大推荐量,过一个月再测量睾酮水平。不过,作为替代,也可增加雌二醇用量;雌二醇水平越高,睾酮抑制率更佳。
> **如单服 CPA** 不建议单服 CPA 以抑制睾酮;因为其存在骨质疏松风险,以及其它由性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状<sup>([维基百科][wiki-17]; [Aly W., 2019][aw19-nb])</sup>。无论如何单服的推荐剂量基本等同于上述合用雌激素时的用量。不过略高的剂量10\~12 mg/天)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 **如单服 CPA** 不建议单服 CPA 以抑制睾酮;因为其存在骨质疏松风险,以及其它由性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状<sup>([维基百科][wiki-17]; [Aly, 2019][aw19-nb])</sup>。无论如何单服的推荐剂量基本等同于上述合用雌激素时的用量。不过略高的剂量10\~12 mg/天)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 孕激素作用所需剂量 {#cyproterone-acetate-alone}

View File

@ -3,7 +3,7 @@ title: 法国关于醋酸环丙孕酮和脑膜瘤风险的研究的最新进展
linkTitle: 醋酸环丙孕酮和脑膜瘤风险
description: >-
在醋酸环丙孕酮的累积剂量较大的情况下,脑膜瘤风险会显著提高。减量或减少用药年限均可降低该风险。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20-04-24
updated: 2022-10-19
translated: 2022-10-20
@ -79,11 +79,11 @@ CPA 诱发脑膜瘤的病例报告始见于 2007 年,这些报告导致法国
## 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影响 {#implications-for-transfeminine-people}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倾向于使用高剂量 CPA。尽管仅需约 2 至 3 mg/天 的剂量就可提供与妇女整个黄体期相当的孕激素暴露量,但《跨性别护理指南》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建议的 CPA 剂量通常可达 25 至 100 mg/天。这种孕激素暴露量已经达到甚至高于妇女妊娠期的暴露量(相比黄体期高至 20 倍),因此已高度超出妇女的正常生理水平。\
除了脑膜瘤,高剂量的 CPA 还与血凝块、泌乳素瘤和肝毒性存在关联 <sup>([维基百科][brain-tumor-side-effect]; [Aly W., 2019][aw19-cd])</sup>。长期使用 CPA 等孕激素治疗也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sup>([Aly W., 2020][aw20-bc]; [表格][table1]; [乳腺癌激素相关因素合作研究小组CGHFBC, 2019][cghfbc19]; [de Blok et al., 2019][b19])</sup>和心血管疾病 <sup>([表格][table2]; [Stefanick, 2010][s10])</sup> 的风险。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未知安全风险,正如我们近期才发现 CPA 有诱发脑膜瘤的风险这一事实。使用尽可能低剂量的 CPA 很可能会将其各种健康风险降至最低。
除了脑膜瘤,高剂量的 CPA 还与血凝块、泌乳素瘤和肝毒性存在关联 <sup>([维基百科][brain-tumor-side-effect]; [Aly, 2019][aw19-cd])</sup>。长期使用 CPA 等孕激素治疗也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sup>([Aly, 2020][aw20-bc]; [表格][table1]; [乳腺癌激素相关因素合作研究小组CGHFBC, 2019][cghfbc19]; [de Blok et al., 2019][b19])</sup>和心血管疾病 <sup>([表格][table2]; [Stefanick, 2010][s10])</sup> 的风险。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未知安全风险,正如我们近期才发现 CPA 有诱发脑膜瘤的风险这一事实。使用尽可能低剂量的 CPA 很可能会将其各种健康风险降至最低。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的 CPA 的剂量往往远超必要剂量;其仅需 5 至 10 mg/天 的剂量便可在睾酮抑制方面达到最大效力。不妨参阅笔者关于此话题所作[文章][aw19-cd]。\
[Meyer 等人 (2020)][m20] 最近证实了低剂量 CPA 的有效性他们的结果表明在与雌激素合用时10 mg/天 与 50 mg/天 的 CPA 剂量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睾酮抑制效果没有区别。这应该清楚地证明了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用 CPA 剂量不应高于 10 或 12.5 mg/天。如使用切药器切割 50 毫克的 CPA 片剂,可以通过每日或每隔一日或服用四分之一片来控制 CPA 剂量在 6.25-12.5 mg/天。\
该结果导致了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推荐的 CPA 剂量在近年有所下降 <sup>([Aly W., 2019][aw19-cd-literature])</sup>。此下降趋势在今后可能会更大。
该结果导致了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推荐的 CPA 剂量在近年有所下降 <sup>([Aly, 2019][aw19-cd-literature])</sup>。此下降趋势在今后可能会更大。
脑膜瘤表达于孕激素受体 (PRs)以及这些受体的激活被认为会刺激脑膜瘤的发展<sup>([Marosi et al., 2008][m08]; [Li et al., 2013][l13])</sup>
CPA 以外的孕激素和妊娠也被认为与脑膜瘤有关,也曾有过脑膜瘤在怀孕后自发消退的报告<sup>(Li et al., 2013; [维基百科][brain-tumor-side-effect])</sup>

View File

@ -3,7 +3,7 @@ title: 关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以阴囊及新阴唇给予透皮雌二醇
linkTitle: 阴囊及新阴唇对透皮雌二醇的极高吸收率
description: >-
外生殖器皮肤(如阴囊、阴茎和阴唇皮肤)对雌二醇的吸收能力似乎要强于其它皮肤区域,而且此处用药并未额外增加癌症风险,相对安全。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19-03-29
updated: 2022-04-27
translated: 2022-11-14
@ -33,7 +33,7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前言 {#introduction}
雌二醇可通过多种[形式][wiki1]与[途径][wiki2]给药<sup>([维基百科][wiki3])</sup>。其中一种途径是[透皮给药][wiki4],其形式包括[雌二醇贴片][wiki3-tp]、[凝胶][wiki3-tg]、[乳剂][wiki3-otf]与[喷雾剂][wiki3-otf];不过,贴片与凝胶是迄今使用最多的。传统上,透皮雌二醇会被应用于手臂、腹部等皮肤部位。\
每块 100 μg/天的雌二醇贴片通常可引起 50-100 pg/mL 左右的雌二醇水平;而每 3 mg/天的雌二醇凝胶引起的水平通常约为 100 pg/mL<sup>([Aly W., 2020][aw20-eed]; [维基百科][wiki3])</sup>。不过,雌二醇水平[在个体间差别][wiki4]显著<sup>([维基百科][wiki3-vip])</sup>;在透皮雌二醇的形式与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某些人会有偏高或者偏低的雌二醇水平。对一部分人而言,其雌二醇水平可能低得不足以产生理想的疗效,对睾酮的抑制作用也不充分;如使用高剂量透皮雌二醇单药疗法,其也很难获得抑制睾酮所需的高雌二醇水平。
每块 100 μg/天的雌二醇贴片通常可引起 50-100 pg/mL 左右的雌二醇水平;而每 3 mg/天的雌二醇凝胶引起的水平通常约为 100 pg/mL<sup>([Aly, 2020][aw20-eed]; [维基百科][wiki3])</sup>。不过,雌二醇水平[在个体间差别][wiki4]显著<sup>([维基百科][wiki3-vip])</sup>;在透皮雌二醇的形式与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某些人会有偏高或者偏低的雌二醇水平。对一部分人而言,其雌二醇水平可能低得不足以产生理想的疗效,对睾酮的抑制作用也不充分;如使用高剂量透皮雌二醇单药疗法,其也很难获得抑制睾酮所需的高雌二醇水平。
1960 年代,一篇有关[氢化可的松][wiki6]用于人皮肤不同部位的透皮[吸收率][wiki7]的临床研究论文公开发表<sup>([Feldmann & Maibach, 1967][fm67]; [相关材料][fm67-suppl])</sup>。(需要指出,氢化可的松——也称[皮质醇][wiki6a]——作为一种[甾体激素][wiki8],在结构上与[雌二醇][wiki9]、[睾酮][wiki10]等[性激素][wiki11]很相似。)此研究将氢化可的松[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wiki12],并将其溶液涂抹于男性的不同皮肤部位,然后对用药后排出的尿液中的放射性物质(氢化可的松及其代谢物)之含量进行测定<sup>(Feldmann & Maibach, 1967)</sup>。\
研究者发现,尿液的放射性在不同用药部位之间有很大分别;其中,[阴囊][wiki13]给药后所检出的放射性远远高于前臂及其它部位。不同部位用药后的尿液放射性系数分别为(以前臂为基准,由高到低)<sup>(Feldmann & Maibach, 1967)</sup>
@ -68,11 +68,11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高剂量的[雌激素][wiki19]有很强的[抗雄激素][wiki20]效力,因此常作为一种[雄激素匮乏疗法][wiki21],用于男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具体而言,雌激素可通过其[抗促性腺激素][wiki22]作用来抑制性腺[睾酮][wiki23]的产生;同时,还可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wiki24] (SHBG) 的产生和血清水平,以降低游离(即具备生物活性)的[雄激素][wiki25]之比例。大剂量雌激素疗法的抗雄效力,与[性腺切除术][wiki26]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wiki27] (GnRH) [激动剂][wiki28]、[拮抗剂][wiki29]相当,不过其具有独特的优缺点。\
雌激素疗法的优点包括减少[潮热][wiki30]、保持[骨密度][wiki31]、保留部分[性欲][wiki32]、改善[生活质量][wiki33]、以及低得多的成本。其缺点包括[女性化][wiki34]、[男性乳房发育症][wiki35](对顺性别男性来说乳房发育当然是不受欢迎的)、以及[心血管毒性][wiki36]。\
相比于[口服][wiki37]或非生物同质性雌激素(如[己烯雌酚][wiki38]、[炔雌醇][wiki39]和[结合雌激素][wiki40]),使用[非肠胃途径][wiki41]、具[生物同质性][wiki42]的雌二醇是更好的选择——例如[注射用雌二醇酯][wiki43]和透皮雌二醇。这是因为后者的心血管毒性倾向要低得多<sup>([Aly W.2020][aw20-ecbc])</sup>
相比于[口服][wiki37]或非生物同质性雌激素(如[己烯雌酚][wiki38]、[炔雌醇][wiki39]和[结合雌激素][wiki40]),使用[非肠胃途径][wiki41]、具[生物同质性][wiki42]的雌二醇是更好的选择——例如[注射用雌二醇酯][wiki43]和透皮雌二醇。这是因为后者的心血管毒性倾向要低得多<sup>([Aly2020][aw20-ecbc])</sup>
注射雌二醇酯可以有效对抗前列腺癌,但传统上用于治疗的长效雌二醇酯(如[聚磷酸雌二醇][wiki44]与[十一酸雌二醇][wiki45])皆已停产。至于[戊酸雌二醇][wiki46]、[环戊丙酸雌二醇][wiki47]等短效雌二醇酯,尽管可作为替代,但其注射频率更频繁(例如每周注射一次),而且在全球多个地区的供应有限。此外,注射过程并不方便,且可能引起部分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透皮雌二醇贴片也较有效,但通常需要 3-4 个 100 μg/天的贴片才能完全抑制睾酮水平<sup>([Ockrim, Lalani, & Abel, 2006][ola06]; [Langley et al., 2008][l08]; [Langley et al., 2021][l21])</sup>。同时使用多个贴片不仅可能带来不适,而且开销会很大。\
[透皮雌二醇凝胶][wiki48]也曾被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但其所需剂量很高≥6 mg/天);并且即使如此,也只能有限地提高雌二醇水平,对睾酮的抑制也不完全<sup>([Aly W., 2019][aw19-hdte])</sup>
[透皮雌二醇凝胶][wiki48]也曾被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但其所需剂量很高≥6 mg/天);并且即使如此,也只能有限地提高雌二醇水平,对睾酮的抑制也不完全<sup>([Aly, 2019][aw19-hdte])</sup>
[透皮][wiki4]药剂可经皮肤渗透吸收。不同皮肤部位的[吸收][wiki7]能力有异。早在数十年前,人们便已认识到,阴囊皮肤对药剂的吸收能力远高于其它绝大多数部位<sup>([Feldmann & Maibach, 1967][fm67] [[相关材料][FM67-SUPPL]]; [维基百科][wiki3-ta])</sup>。这里需要指出,最早用于医疗用途的[透皮睾酮贴片][wiki49],是阴囊贴片;这是因为男性所需的睾酮不少。此后,非阴囊给药的睾酮贴片才得以推出,而且为提供基本等量的睾酮,其尺寸必须变得更大<sup>([Behre & Nieschlag, 2012][bn12]; [Khera, 2013][k13])</sup>。\
综上,考虑到雌二醇在结构上近似于睾酮,可以认为透皮雌二醇制剂用于阴囊时也有远高于常规部位的吸收率。
@ -80,7 +80,7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说回上文“[前言]({{< ref "#introduction" >}})”一章提及的 Premoli 等人 (2005) 的研究:其对在前列腺癌治疗中通过阴囊使用单个透皮雌二醇贴片的状况进行了评估。研究者均来自阿根廷;在这个贫困率很高的国家,大部分人口无力承担高昂的药费。因此,除了雌激素疗法相对于常规抗雄激素疗法的优势以外,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成为他们研究的动机之一。\
他们的基本目标是:为了能够完全抑制睾酮水平、并治疗前列腺癌,通过非肠胃给药、毒性更小的途径来达到较高的雌二醇水平,同时维持较小的开销、和较好的便利性。除了治疗前列腺癌之外,这与许多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治疗目标非常相似。因此,这种疗法或许对女性化激素治疗也很有价值。
许多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会为了达到更高的雌二醇水平并抑制睾酮,而选择将[口服雌二醇][wiki50]片剂用于[舌下含服][wiki51]。不过,舌下含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作用时间短、雌二醇水平波动大;同时还有一部分雌二醇会在肝脏内过度暴露,从而可能引起更高的健康风险(如血栓与心血管问题)<sup>([Sam S.2021][ss21-set][维基百科][wiki3-sa])</sup>。\
许多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会为了达到更高的雌二醇水平并抑制睾酮,而选择将[口服雌二醇][wiki50]片剂用于[舌下含服][wiki51]。不过,舌下含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作用时间短、雌二醇水平波动大;同时还有一部分雌二醇会在肝脏内过度暴露,从而可能引起更高的健康风险(如血栓与心血管问题)<sup>([Sam2021][ss21-set][维基百科][wiki3-sa])</sup>。\
因此,如果有一种替代选项能够引起更稳定、持久的雌二醇水平,其应该会很受欢迎。
## 研究结果 {#study-findings}
@ -119,7 +119,7 @@ Premoli 等人 (2005) 首先对两名患前列腺癌的男性进行了交叉型
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在使用 2-6 剂雌二醇贴片的情况下,平均雌二醇水平也只能达到 200 - 400 pg/mL<sup>([图表][graph2][Ockrim, Lalani, & Abel, 2006][ola06])</sup>。\
综上,如将雌二醇透皮贴片用于阴囊,则其[生物利用度][wiki14]应该有非阴囊部位的至少约 5 倍之大。此幅度与将口服雌二醇片剂用于舌下含服对生物利用度之提升的幅度(约 2-5 倍)相近<sup>([维基百科][wiki3-sa])</sup>
研究中观察到的雌二醇平均水平(即 500 pg/mL已知足以强烈抑制性腺睾酮的产生、进而抑制血清睾酮水平已知不小于 20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可将睾酮水平平均抑制 ≥90% <sup>([Aly W., 2018][aw18-intro-gs]; [维基百科][wiki52-ae])</sup>。不过遗憾的是Premoli 及其同行无法获得大多数受试者的睾酮抑制数据;因为几乎所有患者早已在研究开始前接受了常规的雄激素匮乏治疗(如性腺切除术和 GnRH 调节剂),其初始睾酮水平已很低(平均 28 ng/dL范围 10-90 ng/dL。\
研究中观察到的雌二醇平均水平(即 500 pg/mL已知足以强烈抑制性腺睾酮的产生、进而抑制血清睾酮水平已知不小于 20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可将睾酮水平平均抑制 ≥90% <sup>([Aly, 2018][aw18-intro-gs]; [维基百科][wiki52-ae])</sup>。不过遗憾的是Premoli 及其同行无法获得大多数受试者的睾酮抑制数据;因为几乎所有患者早已在研究开始前接受了常规的雄激素匮乏治疗(如性腺切除术和 GnRH 调节剂),其初始睾酮水平已很低(平均 28 ng/dL范围 10-90 ng/dL。\
无论如何,据研究者所述,仍有两名患者未事先接受常规的雄激素匮乏治疗,其初始睾酮水平仍在男性范围内;在其接受间歇性治疗期间,以阴囊给予雌二醇贴片时的睾酮水平为 10 - 30 ng/dL停药时为 200 - 600 ng/dL。这与其它临床研究预期的高雌二醇水平对睾酮水平的强烈抑制是一致的。
## 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意义 {#implications-for-transfeminine-people}

View File

@ -3,7 +3,7 @@ title: 有关雌二醇注射剂的雌二醇浓度曲线的一次非正式荟萃
linkTitle: 注射雌二醇后的血清浓度曲线分析
description: >-
本文对常用雌二醇注射剂所引起的血清水平进行荟萃分析,旨在帮助使用者了解药物特性、选择其使用量。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21-07-16
updated: 2022-02-05
translated: 2022-05-22
@ -39,7 +39,7 @@ trackHash: 93a11ce0ec1f970b0f395fd4013806ec94cfb88c
雌二醇是女性化激素治疗中主要的雌激素来源;针对不同用药途径,业已有了相应形态。最常见的形态包括口服片、舌下含服片剂、透皮剂以及注射剂。在许多国家(例如欧洲大部分地区),雌二醇注射剂已停产,因此无法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 <sup>([Glintborg et al., 2021][G21])</sup>然而不少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仍在使用尤其在美国和自行用药DIY的群体中。常用的注射剂包括戊酸雌二醇EV、环戊丙酸雌二醇EC和庚酸雌二醇EEn皆为油溶液。注射剂相较其它雌二醇形态具有以下特点更低的开销、更容易达到高雌二醇浓度以便压制睾酮的能力、更少的用药频率、以及理论上更小的健康风险相对口服同等剂量而言例如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这些特点使得其在女性化激素治疗当中广受欢迎。注射带来的高雌二醇浓度对于单服雌二醇疗法也大有裨益这避免了抗雄制剂的使用。
临床上使用的雌二醇注射剂,由雌二醇酯组成,而非雌二醇本身。这些雌二醇酯作为油溶液或水晶体悬浮液被注射到肌肉或脂肪下之后,会从注射位点缓慢释放。释放之后,其作为雌二醇的前体,被迅速代谢为雌二醇。如果用于肌注的是雌二醇本身(水溶液或油溶液),其很快就被吸收,持续时间也很短。由于具有亲脂性,临床使用的注射用雌二醇酯之脂溶性,比雌二醇更高 <sup>(通过测定油水分配系数而知,[表格][TABLE_1A])</sup>;当作为油溶液被肌注或皮下注射,其亲脂性会减缓其释放速率,因此持续时间也更长。对于脂肪酸酯(例如 EV、EEn、十一酸雌二醇等酯的分子链越长亲脂性越高释放速率也更慢从而达到浓度峰值所需时间和作用时间更长 <sup>([Edkins, 1959][E59]; [Sinkula, 1978][SINKULA78]; [Chien, 1981][CHIEN81]; [Kuhl, 2005][K05]; [Kalicharan, 2017][K17]; [Vhora et al., 2019][V19])</sup>。尽管注射剂的持续时间,皆取决于雌二醇酯的类型(尤其是物化特性);但其性状各异,注射后产生的效果亦有不同<sup>([Enever et al., 1983][E83]; [Aly W., 2019][ALYW19_AQUA])</sup>。其中,油溶液的持续时间,依雌二醇酯的类型与所用油载体而定;而水溶液则取决于雌二醇酯晶格的性状与体积<sup>(Chien, 1981; Enever et al., 1983; [Aly W., 2019][ALYW19_AQUA])</sup>。聚磷酸雌二醇,作为一种聚合酯,具有相较雌二醇更高的亲水性(水溶性),其表现亦与其它注射剂有异。其由多个通过磷酸酯链接的雌二醇分子构成(一个大分子平均包含 13 个雌二醇分子),注射后分解很慢,因此持续时间也很长。雌二醇酯用于注射,的确可以延长雌二醇作用时间;根据其成分,持续时长从数日到数月不等 <sup>([表格][TABLE_1B])</sup>
临床上使用的雌二醇注射剂,由雌二醇酯组成,而非雌二醇本身。这些雌二醇酯作为油溶液或水晶体悬浮液被注射到肌肉或脂肪下之后,会从注射位点缓慢释放。释放之后,其作为雌二醇的前体,被迅速代谢为雌二醇。如果用于肌注的是雌二醇本身(水溶液或油溶液),其很快就被吸收,持续时间也很短。由于具有亲脂性,临床使用的注射用雌二醇酯之脂溶性,比雌二醇更高 <sup>(通过测定油水分配系数而知,[表格][TABLE_1A])</sup>;当作为油溶液被肌注或皮下注射,其亲脂性会减缓其释放速率,因此持续时间也更长。对于脂肪酸酯(例如 EV、EEn、十一酸雌二醇等酯的分子链越长亲脂性越高释放速率也更慢从而达到浓度峰值所需时间和作用时间更长 <sup>([Edkins, 1959][E59]; [Sinkula, 1978][SINKULA78]; [Chien, 1981][CHIEN81]; [Kuhl, 2005][K05]; [Kalicharan, 2017][K17]; [Vhora et al., 2019][V19])</sup>。尽管注射剂的持续时间,皆取决于雌二醇酯的类型(尤其是物化特性);但其性状各异,注射后产生的效果亦有不同<sup>([Enever et al., 1983][E83]; [Aly, 2019][ALYW19_AQUA])</sup>。其中,油溶液的持续时间,依雌二醇酯的类型与所用油载体而定;而水溶液则取决于雌二醇酯晶格的性状与体积<sup>(Chien, 1981; Enever et al., 1983; [Aly, 2019][ALYW19_AQUA])</sup>。聚磷酸雌二醇,作为一种聚合酯,具有相较雌二醇更高的亲水性(水溶性),其表现亦与其它注射剂有异。其由多个通过磷酸酯链接的雌二醇分子构成(一个大分子平均包含 13 个雌二醇分子),注射后分解很慢,因此持续时间也很长。雌二醇酯用于注射,的确可以延长雌二醇作用时间;根据其成分,持续时长从数日到数月不等 <sup>([表格][TABLE_1B])</sup>
在有关跨性别健康的文献当中,对雌二醇注射剂之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与评述相当少见。现有的《跨性别激素治疗指南》关于注射剂仅有简略的介绍与用量建议,而这貌似基本上出自专家观点 <sup>(例如 [Deutsch, 2016a][D16a]; [Hembree et al., 2017][H17])</sup>。迄今已有许多关于评估雌二醇注射剂之药代动力学与雌二醇浓度—时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发表,但其研究对象仅限于顺性别者,而非跨性别者。这些研究成果散落于各处文献,尚未被综合起来评述与分析。有一些评述文章,记录雌二醇注射剂用于激素节育法、更年期激素疗法<sup>(对于顺性别妇女, 例如 [Düsterberg & Nishino, 1982][DN82]; [Kuhl, 1986][K86]; [Kuhl, 1990][K90]; [Garza-Flores, 1994][GF94]; [Kuhl, 2005][K05]</sup>以及雄激素阻断治疗<sup>(对于患有前列腺癌的顺性别男性, 例如 [Gunnarsson & Norlén, 1988][GN88]</sup>时的药代动力学。然而,这些文章的研究范围相当有限。关于多次使用雌二醇注射剂的数据,尽管愈加稀少,但业已见诸报端 <sup>(例如 [Gooren, 1984][G84]; [表格][TABLE_1C])</sup>。至于对多次注射的模拟,迄今已有对于聚磷酸雌二醇的模拟结果 <sup>([Henriksson et al., 1999][H99]; [Johansson & Gunnarsson, 2000][JG00])</sup>;但对于其它雌二醇注射剂,则尚未有所探索。与此相反的是,有关睾酮注射剂,已有了充足的评述文献与模拟<sup>(例如 [Behre, Oberpenning, & Nieschlag, 1990][BON90]; [Behre & Nieschlag, 1998][BN98]; [Behre et al., 2004][B04]; [Nieschlag & Behre, 2010][NB10]; [Nieschlag & Behre, 2012][NB12])</sup>
@ -478,28 +478,28 @@ PEP 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但也见于其它需要雌激素的临
#### 环戊丙酸雌二醇EC水悬浮液的曲线形状 {#curve-shape-of-estradiol-cypionate-suspension}
尽管 EC 水悬浮液也是一种和 EC 油溶液、EEn 油溶液相似的长效型雌二醇注射剂,但其雌二醇浓度—时间曲线形状和后两者皆显得不同。较之于 EC 油溶液和其它长效型油基注射剂EC 悬浮液的曲线达峰时间显然更早。这可能和注射用水悬浮液迥异的贮存原理和独特特性有关<sup>([Aly W., 2019][ALYW19_AQUA])</sup>。根据此论断,注射用醋酸甲羟孕酮悬浮液 (Depo-Provera) 也表现为达峰很早、但持续时间相当长(对于油基注射剂,更长的持续时间常关联于更晚的达峰时间)<sup>([多图表][TABLE_52D])</sup>。尽管作为注射剂时,水悬浮液往往相对于油溶液持续得更久<sup>([Enever et al., 1983][E83]; [Aly W., 2019][ALYW19_AQUA])</sup>但并非所有情况皆如此。EC 悬浮液就显得相较 EC 油溶液持续得更短,这很有意思。
尽管 EC 水悬浮液也是一种和 EC 油溶液、EEn 油溶液相似的长效型雌二醇注射剂,但其雌二醇浓度—时间曲线形状和后两者皆显得不同。较之于 EC 油溶液和其它长效型油基注射剂EC 悬浮液的曲线达峰时间显然更早。这可能和注射用水悬浮液迥异的贮存原理和独特特性有关<sup>([Aly, 2019][ALYW19_AQUA])</sup>。根据此论断,注射用醋酸甲羟孕酮悬浮液 (Depo-Provera) 也表现为达峰很早、但持续时间相当长(对于油基注射剂,更长的持续时间常关联于更晚的达峰时间)<sup>([多图表][TABLE_52D])</sup>。尽管作为注射剂时,水悬浮液往往相对于油溶液持续得更久<sup>([Enever et al., 1983][E83]; [Aly, 2019][ALYW19_AQUA])</sup>但并非所有情况皆如此。EC 悬浮液就显得相较 EC 油溶液持续得更短,这很有意思。
### 雌二醇暴露量与效力 {#estradiol-exposure-and-potency}
将各种非聚合物类注射用雌二醇酯的剂量和注射间隔调整为每 7 天 5 mg之后平均的雌二醇水平大约在 300 pg/mL (约合 1,100 pmol/L)。相比之下,在绝经前顺性别妇女体内,雌二醇分泌量在 200 μg/天 (或 6 mg 每月/每周期) 左右;而平均雌二醇水平则在 100 pg/mL (约合 370 pmol/L) 左右<sup>([Aly W., 2019][ALYW19_INTRO_N])</sup>。在根据雌二醇酯的摩尔质量进行调整后,特定剂量下的非聚合物类注射用雌二醇酯所达成的雌二醇水平,和绝经前顺性别妇女体内卵巢所分泌雌二醇达成的水平相一致(要达到综合平均 10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需雌二醇酯约 1.2 mg/七天,或经卵巢分泌 1.4 mg/七天)。前述剂量和以下事实有关:注射用戊酸雌二醇被报告具有约 100% 的生物利用度(对于其它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尽管此类描述更少,但情况应当类似)<sup>([Düsterberg & Nishino, 1982][DN82]; [Seibert & Günzel, 1994][SG94])</sup>
将各种非聚合物类注射用雌二醇酯的剂量和注射间隔调整为每 7 天 5 mg之后平均的雌二醇水平大约在 300 pg/mL (约合 1,100 pmol/L)。相比之下,在绝经前顺性别妇女体内,雌二醇分泌量在 200 μg/天 (或 6 mg 每月/每周期) 左右;而平均雌二醇水平则在 100 pg/mL (约合 370 pmol/L) 左右<sup>([Aly, 2019][ALYW19_INTRO_N])</sup>。在根据雌二醇酯的摩尔质量进行调整后,特定剂量下的非聚合物类注射用雌二醇酯所达成的雌二醇水平,和绝经前顺性别妇女体内卵巢所分泌雌二醇达成的水平相一致(要达到综合平均 10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需雌二醇酯约 1.2 mg/七天,或经卵巢分泌 1.4 mg/七天)。前述剂量和以下事实有关:注射用戊酸雌二醇被报告具有约 100% 的生物利用度(对于其它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尽管此类描述更少,但情况应当类似)<sup>([Düsterberg & Nishino, 1982][DN82]; [Seibert & Günzel, 1994][SG94])</sup>
尽管非聚合物类注射用雌二醇酯的雌二醇浓度—时间曲线不尽相同,但其曲线下面积皆显得颇为近似。这与不同雌二醇酯之间摩尔质量,以及雌二醇质量占比——所有纳入评估者皆介乎 62\~76%,而排除十一酸雌二醇后,则介乎 69\~76%——的差异较小的事实有关<sup>([表格][TABLE_1A])</sup>。本次荟萃分析中所展示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很可能只是出于统计误差的缘故;真正的差异则未能被证实。这种曲线下面积之近似意味着,同等剂量下,所有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皆可提供大致等量的雌二醇。
另一方面,聚磷酸雌二醇这种酯聚合物所产生的平均雌二醇水平、和曲线下面积,皆比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低了 6\~7 倍。这表明,聚磷酸雌二醇所含雌二醇的生物利用度并非 100%其为临床上实际所用剂量40-320 mg/月)相较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更高的事实所佐证;在更年期激素疗法、前列腺癌治疗等情况下也有相同迹象<sup>([维基百科][WIKI_53A]; [Estradurin 药品标签][WEB_53A])</sup>。迄今尚未有文献记载此现象,其缘故也尚不清楚。有这样一种可能:聚磷酸雌二醇在被分解成雌二醇之前,就有一部分被排出,因此这一部分也未表现出生物活性,从而使得为达到同等雌二醇水平与临床效果所需剂量变得更高。
对于某两种特定的雌二醇注射剂,即便可产生同等的总和雌二醇水平,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必然具有同等雌激素效力——也即,一定剂量下的效力强度。似乎可信的是,在雌激素效力上,像苯甲酸雌二醇这样具有波动更大的雌二醇浓度—时间曲线的,总体弱于庚酸雌二醇这般具有波动更小之曲线的。这是因为,特定组织里的雌激素受体数目有限,从而会在一定节点上进入饱和状态。故此,波动更大、峰值更高的雌二醇水平,很可能会被“浪费”,在不同组织里,“浪费”的程度不一。
另一方面,峰值更高、从而波动更大的雌二醇水平曲线,可能会对肝脏等需要较高雌二醇水平作用的组织产生更大影响(还伴随有凝血及其它健康风险)<sup>([Aly W., 2020][ALYW20_CLOT])</sup>。不过,这些可能性仅仅出于猜测和理论。诚然迄今已有一些文献提及该问题<sup>(例如 [Parkes, 1937][P37]; [Bradbury, Long, & Durham, 1953][BLD53])</sup>,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稀少。故此,当下无法将雌二醇水平在时间上的变化和曲线形状上的不同,纳入到对雌二醇注射剂(或其它雌二醇形态/路径)之间雌激素效力比较的评估上来。此外,需要提及的是,这些变化还取决于注射间隔,当注射间隔变短、雌二醇水平更稳定时,该变化会被削弱,这些皆应纳入考虑。
另一方面,峰值更高、从而波动更大的雌二醇水平曲线,可能会对肝脏等需要较高雌二醇水平作用的组织产生更大影响(还伴随有凝血及其它健康风险)<sup>([Aly, 2020][ALYW20_CLOT])</sup>。不过,这些可能性仅仅出于猜测和理论。诚然迄今已有一些文献提及该问题<sup>(例如 [Parkes, 1937][P37]; [Bradbury, Long, & Durham, 1953][BLD53])</sup>,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稀少。故此,当下无法将雌二醇水平在时间上的变化和曲线形状上的不同,纳入到对雌二醇注射剂(或其它雌二醇形态/路径)之间雌激素效力比较的评估上来。此外,需要提及的是,这些变化还取决于注射间隔,当注射间隔变短、雌二醇水平更稳定时,该变化会被削弱,这些皆应纳入考虑。
### 受试者个体之间的差异 {#variability-between-individuals}
即便采用同种雌二醇注射剂个体之间也有总和雌二醇水平及其曲线形状上的很大不同。在本次荟萃分析中并未纳入标准差、95%范围等一些衡量个体间差异的指标,因为这需要大幅增加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例如从所有项目和分析当中提取出误差线。不过,此次被收录的一些研究项目对上述指标都有体现<sup>(例如 [Oriowo et al., 1980][O80]; [Derra, 1981][D81], [图表][TABLE_36C]; [Aedo et al., 1985][A85], [图表][TABLE_54A]; [Sang et al., 1987][SANG87], [图表][TABLE_54B]; [Rahimy & Ryan, 1999][RR99], [图表][TABLE_54C]; [Valle Alvarez, 2011][VA11], [图表][TABLE_54D]; [Schug, Donath, & Blume, 2012][SDB12], [图表][TABLE_54E])</sup>。口服及透皮给予雌二醇所引起的雌二醇水平的高度差异,已被确定无疑<sup>([Kuhl, 2005][K05]; [维基百科][WIKI_54A])</sup>
注射用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在这方面的差异,应当会更小,因为其生物利用度看来皆接近完全。然而,似乎即便采用同样形态的注射用雌二醇,个体之间的差异仍相当大。比方说,单种注射用雌二醇剂型所适合的剂量和注射间隔,在每个个体上皆有显著差别。这就体现出验血的重要性:其可确保雌二醇注射剂的使用不会出现过量或不足的情况——过量会增加血栓等健康风险<sup>([Aly W., 2020][ALYW20_CLOT])</sup>,而剂量不足则会导致睾酮的压制和临床疗效欠佳。
注射用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在这方面的差异,应当会更小,因为其生物利用度看来皆接近完全。然而,似乎即便采用同样形态的注射用雌二醇,个体之间的差异仍相当大。比方说,单种注射用雌二醇剂型所适合的剂量和注射间隔,在每个个体上皆有显著差别。这就体现出验血的重要性:其可确保雌二醇注射剂的使用不会出现过量或不足的情况——过量会增加血栓等健康风险<sup>([Aly, 2020][ALYW20_CLOT])</sup>,而剂量不足则会导致睾酮的压制和临床疗效欠佳。
### 对临床指南和剂量建议的剖析 {#insights-for-clinical-guidelines-and-dosing-recommendations}
一些《跨性别健康临床指南》<sup>(又见 [Aly W., 2020][ALYW20_GUIDE])</sup>提供了有关注射用戊酸雌二醇(油溶液)与环戊丙酸雌二醇(油溶液)之剂量、注射间隔的建议(见表 11对于其它很少用于跨性别医学上的雌二醇注射剂则未提供推荐剂量。在不同《指南》之间戊酸雌二醇、环戊丙酸雌二醇的推荐剂量有较大差异而推荐的注射间隔则恒定于每 1-2 周一次。戊酸雌二醇的剂量从 2-20 mg/周到 5-80 mg/两周不等;而环戊丙酸雌二醇的剂量从 <1 - 10 mg/ <2 - 80 mg/
作为参考当下最主流的用于跨性别激素治疗的《临床指南》来自于美国内分泌学会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sup>([Aly W., 2020][ALYW20_GUIDE])</sup>;其中,美国内分泌学会版《指南》对这两种注射剂的推荐剂量皆为 2-10 mg/周、或 5-30 mg/两周<sup>([Hembree et al., 2017][H17])</sup>UCSF 版《指南》则推荐使用 <20 - 40 mg/ <2 - 5mg/<sup>([Deutsch, 2016a][D16a])</sup>
一些《跨性别健康临床指南》<sup>(又见 [Aly, 2020][ALYW20_GUIDE])</sup>提供了有关注射用戊酸雌二醇(油溶液)与环戊丙酸雌二醇(油溶液)之剂量、注射间隔的建议(见表 11对于其它很少用于跨性别医学上的雌二醇注射剂则未提供推荐剂量。在不同《指南》之间戊酸雌二醇、环戊丙酸雌二醇的推荐剂量有较大差异而推荐的注射间隔则恒定于每 1-2 周一次。戊酸雌二醇的剂量从 2-20 mg/周到 5-80 mg/两周不等;而环戊丙酸雌二醇的剂量从 <1 - 10 mg/ <2 - 80 mg/
作为参考当下最主流的用于跨性别激素治疗的《临床指南》来自于美国内分泌学会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sup>([Aly, 2020][ALYW20_GUIDE])</sup>;其中,美国内分泌学会版《指南》对这两种注射剂的推荐剂量皆为 2-10 mg/周、或 5-30 mg/两周<sup>([Hembree et al., 2017][H17])</sup>UCSF 版《指南》则推荐使用 <20 - 40 mg/ <2 - 5mg/<sup>([Deutsch, 2016a][D16a])</sup>
<section class="box">
@ -525,12 +525,12 @@ PEP 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但也见于其它需要雌激素的临
| [TransLine (2019)][T19] | 戊酸雌二醇 | 初始/通常剂量:肌注 5-10 mg/周<br/>最高剂量:肌注 20 mg/周 |
| | 环戊丙酸雌二醇 | 初始/通常剂量:肌注 1.25-2.5 mg/周<br/>最高剂量:肌注 5 mg/周 |
(1) 还有些其它《指南》,其推荐剂量与间隔显然直接引用自美国内分泌学会版、或 UCSF 版《指南》,故未在此列出;但可于他处查阅<sup>([Aly W., 2020][ALYW20_GUIDE])</sup>
(1) 还有些其它《指南》,其推荐剂量与间隔显然直接引用自美国内分泌学会版、或 UCSF 版《指南》,故未在此列出;但可于他处查阅<sup>([Aly, 2020][ALYW20_GUIDE])</sup>
(2) 芬威健康已于 2021 年更新了其《[指南][C15_NEW]》——译者注
</section>
在本次非正式荟萃分析中,随着将主流《跨性别临床指南》推荐的戊酸/环戊丙酸雌二醇剂量与使用间隔纳入考虑并加以比较,许多顾虑浮出了水面。基于本次分析,相较对其它途径、或形式(如口服、透皮等)的雌二醇推荐使用的剂量,显然,这些对于注射剂的推荐剂量与间隔会导致雌二醇暴露量更高。以 5 mg/周的剂量注射任意一种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之后,已可达到超生理的平均约 300 pg/mL (约合 1,100 pmol/L) 的雌二醇水平;然而,这些《指南》的推荐剂量可高达 *15-20 mg* 每周。根据本次荟萃分析如此剂量所导致的平均雌二醇浓度将大大超过同一篇指南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建议的雌二醇水平范围例如10-20 mg/周剂量下,雌二醇水平范围可达约 600-1,200 pg/mL约合 2,200-4,400 pmol/L见图 10而建议的范围则在 50-200 pg/mL约合 180-730 pmol/L<sup>([表格][TABLE_55A])</sup>。考虑到绝经前顺性别妇女体内雌二醇的正常分泌量——约 1.4 mg/周,或 6 mg 每月或每周期(可提供平均约 100 pg/mL、约合 370 pmol/L 的雌二醇水平)<sup>([Aly W., 2019][ALYW19_INTRO_N])</sup>,那么如此高度超生理的雌二醇水平也就不出所料了。当前,关于高剂量注射用雌二醇酯(如戊酸、环戊丙酸雌二醇)的临床安全性数据尚有所欠缺,不过已知过大的雌激素暴露量可增加血栓等并发症的健康风险<sup>([Aly W., 2020][ALYW20_CLOT])</sup>。此类由《指南》推荐的超高剂量应当对其安全性作相当程度的保留。
在本次非正式荟萃分析中,随着将主流《跨性别临床指南》推荐的戊酸/环戊丙酸雌二醇剂量与使用间隔纳入考虑并加以比较,许多顾虑浮出了水面。基于本次分析,相较对其它途径、或形式(如口服、透皮等)的雌二醇推荐使用的剂量,显然,这些对于注射剂的推荐剂量与间隔会导致雌二醇暴露量更高。以 5 mg/周的剂量注射任意一种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之后,已可达到超生理的平均约 300 pg/mL (约合 1,100 pmol/L) 的雌二醇水平;然而,这些《指南》的推荐剂量可高达 *15-20 mg* 每周。根据本次荟萃分析如此剂量所导致的平均雌二醇浓度将大大超过同一篇指南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建议的雌二醇水平范围例如10-20 mg/周剂量下,雌二醇水平范围可达约 600-1,200 pg/mL约合 2,200-4,400 pmol/L见图 10而建议的范围则在 50-200 pg/mL约合 180-730 pmol/L<sup>([表格][TABLE_55A])</sup>。考虑到绝经前顺性别妇女体内雌二醇的正常分泌量——约 1.4 mg/周,或 6 mg 每月或每周期(可提供平均约 100 pg/mL、约合 370 pmol/L 的雌二醇水平)<sup>([Aly, 2019][ALYW19_INTRO_N])</sup>,那么如此高度超生理的雌二醇水平也就不出所料了。当前,关于高剂量注射用雌二醇酯(如戊酸、环戊丙酸雌二醇)的临床安全性数据尚有所欠缺,不过已知过大的雌激素暴露量可增加血栓等并发症的健康风险<sup>([Aly, 2020][ALYW20_CLOT])</sup>。此类由《指南》推荐的超高剂量应当对其安全性作相当程度的保留。
<section class="box">
@ -541,7 +541,7 @@ PEP 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但也见于其它需要雌激素的临
</section>
本文作者已于他处列出有关雌二醇注射剂在总和雌二醇暴露量上可与其它形态、路径大致相当的,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剂量<sup>([Aly W., 2020][ALYW20_DOSE])</sup>。其中对于注射用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剂量从 1-6 mg/周不等,对应于“低剂量”到“超高剂量”疗法<sup>([图表][TABLE_55B])</sup>。相较于许多现有《指南》所推荐的那样,上述剂量范围应该更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在女性化激素治疗中,尽管在不服用抗雄制剂的情况下,较高的雌二醇水平对睾酮的抑制效力,可较正常生理水平更强;但是,这显然只需适度超生理的水平(约 200-300 pg/mL合 730-1,100 pmol/L便可形成强力压制<sup>([Aly W., 2020][ALYW19_INTRO_G]; [Langley et al., 2021][L21])</sup>。有鉴于此,注射用雌二醇的剂量无需过高。
本文作者已于他处列出有关雌二醇注射剂在总和雌二醇暴露量上可与其它形态、路径大致相当的,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剂量<sup>([Aly, 2020][ALYW20_DOSE])</sup>。其中对于注射用非聚合物类雌二醇酯,剂量从 1-6 mg/周不等,对应于“低剂量”到“超高剂量”疗法<sup>([图表][TABLE_55B])</sup>。相较于许多现有《指南》所推荐的那样,上述剂量范围应该更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在女性化激素治疗中,尽管在不服用抗雄制剂的情况下,较高的雌二醇水平对睾酮的抑制效力,可较正常生理水平更强;但是,这显然只需适度超生理的水平(约 200-300 pg/mL合 730-1,100 pmol/L便可形成强力压制<sup>([Aly, 2020][ALYW19_INTRO_G]; [Langley et al., 2021][L21])</sup>。有鉴于此,注射用雌二醇的剂量无需过高。
有些像美国内分泌学会版这样的《指南》,会给戊酸、环戊丙酸雌二醇推荐相同的剂量与间隔;而 UCSF 版等其它《指南》则为其分别推荐不同的剂量。令人担忧的是UCSF 版《指南》推荐剂量的差别可达一个数量级——即 <20 - 40 mg/ <2 - 5 mg/5 mg/ 300 pg/mL 1,100 pmol/L线仿 5 mg<sup>([Garza-Flores, 1994][GF94]; [Newton, dArcangues, & Hall, 1994][NAH94]; [Sang, 1994][SANG94]; [Toppozada, 1994][T94])</sup>。该计划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不同剂量及直接比较的研究项目。基于本次荟萃分析UCSF 版《指南》的推荐剂量可导致戊酸雌二醇摄入的显著过量,以及环戊丙酸雌二醇摄入的潜在不足。
@ -570,7 +570,7 @@ Düsterberg & Nishino (1982) 在其对注射用戊酸雌二醇的研究中,仅
本次针对使用雌二醇注射剂后的雌二醇浓度—时间关系数据的非正式荟萃分析,是为了获得准确而典型的雌二醇水平曲线,并整合到一个基于网页的注射用雌二醇模拟器当中,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及其医师使用。该网页可模拟这些注射剂被单次注射和多次重复注射后的曲线。有关该模拟器的说明页,可于此处查阅:
- [An Interactive Web Simulator for Estradiol Levels with Injectable Estradiol Esters (Aly W., 2021)][ALYW21]
- [An Interactive Web Simulator for Estradiol Levels with Injectable Estradiol Esters (Aly, 2021)][ALYW21]
该模拟器本身可于此处访问:

View File

@ -2,7 +2,7 @@
title: 对非二元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可能性的探索
linkTitle: 非二元激素治疗的探索
description: 对非二元(女性倾向)激素治疗的需求正日益增多,但目前缺乏相关指引。本文对此作实验性讨论。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19-06-13
updated: 2022-09-26
translated: 2022-11-22
@ -69,7 +69,7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关于常规女性化激素治疗的全面介绍,请参见这篇文章:
-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简介 (中译)][aw18-intro] (Aly W., 2018)
-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简介 (中译)][aw18-intro] (Aly, 2018)
该文章旨在提供跨性别用药所需要了解的一切内容,以便有一个初步理解。如果刚接触跨性别激素治疗这一话题,强烈建议先阅读该文章,再继续阅读本文。
该简介涵盖了性激素及其影响,以及为激素治疗所用的激素类药物之具体种类、途径和剂量等。这些信息大部分也适用于非常规的女性化激素治疗手段。
@ -102,12 +102,12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 大剂量孕激素对雄激素的抑制作用 {#testosterone-suppression-with-high-doses-of-progestogens}
大剂量的孕激素可起到雄激素去除的作用;其可抑制睾酮水平高达 50% 至 70% <sup>([Aly W., 2019][aw19-cpa])</sup>。此降幅很显著,但不足以落入女性范围。如需要阻断未被抑制的剩余睾酮的作用,还可加入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出于这些目的,也许可以采用低剂量的醋酸环丙孕酮(如 5.012.5 mg/天)<sup>([Aly W., 2019][aw19-cpa])</sup>合并比卡鲁胺(如 12.550 mg/天)或螺内酯(如 200400 mg/天)的治疗方案。而大剂量的其它孕激素亦可代替醋酸环丙孕酮使用;例如几乎任意一种合成孕酮制剂,或者直肠给药的孕酮<sup>([Aly W., 2018][aw18-opr])</sup>
大剂量的孕激素可起到雄激素去除的作用;其可抑制睾酮水平高达 50% 至 70% <sup>([Aly, 2019][aw19-cpa])</sup>。此降幅很显著,但不足以落入女性范围。如需要阻断未被抑制的剩余睾酮的作用,还可加入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出于这些目的,也许可以采用低剂量的醋酸环丙孕酮(如 5.012.5 mg/天)<sup>([Aly, 2019][aw19-cpa])</sup>合并比卡鲁胺(如 12.550 mg/天)或螺内酯(如 200400 mg/天)的治疗方案。而大剂量的其它孕激素亦可代替醋酸环丙孕酮使用;例如几乎任意一种合成孕酮制剂,或者直肠给药的孕酮<sup>([Aly, 2018][aw18-opr])</sup>
### 药物或手术去势对雄激素的抑制作用 {#testosterone-suppression-with-medical-or-surgical-castration}
GnRH 激动剂和拮抗剂是抑制睾酮的另一种选择。它们可将睾酮水平抑制约 95%,进入到正常女性范围或已去势的男性范围(<50 ng/dLGnRH <sup>([Aly W., 2019][aw19-buse])</sup>
GnRH 激动剂和拮抗剂是抑制睾酮的另一种选择。它们可将睾酮水平抑制约 95%,进入到正常女性范围或已去势的男性范围(<50 ng/dLGnRH <sup>([Aly, 2019][aw19-buse])</sup>
除 GnRH 激动剂和拮抗剂之外,还有一种永久性手段:切除性腺。不过这需要动刀,而且手术过程开销很大(几千美元),门槛还更高。大多数外科医生在手术前都要求有性别治疗师的书面告知函和[实际生活经历][wiki32];但也有医生仅要求知情同意。该手术过程也不可逆,特别是会造成睾丸和生育能力的永久丧失。
无论如何,从长远来看,性腺切除术的开销要远低于 GnRH 激动剂和拮抗剂,便利性也更高。
@ -116,10 +116,10 @@ GnRH 激动剂和拮抗剂是抑制睾酮的另一种选择。它们可将睾酮
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如比卡鲁胺和螺内酯)可直接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将睾酮和 DHT 等雄激素从受体中置换出来,从而阻止这些雄激素对其的激活。这与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产生和水平而发挥作用的疗法不同。
高剂量的比卡鲁胺单药治疗(如 150300 mg/天)可用于雄激素去除治疗<sup>([Aly W., 2019][aw19-bica])</sup>。然而,这种疗法会使睾酮增多,从而使雌二醇水平上升。其中睾酮会被比卡鲁胺阻断,不会产生影响,但雌二醇会升至足以引起明显或完全女性化(包括乳房发育)的浓度区间。此外,如仅使用比卡鲁胺,即使超高剂量下也可能不足以完全阻断处于男性范围的睾酮<sup>([Aly W., 2019][aw19-bica])</sup>
高剂量的比卡鲁胺单药治疗(如 150300 mg/天)可用于雄激素去除治疗<sup>([Aly, 2019][aw19-bica])</sup>。然而,这种疗法会使睾酮增多,从而使雌二醇水平上升。其中睾酮会被比卡鲁胺阻断,不会产生影响,但雌二醇会升至足以引起明显或完全女性化(包括乳房发育)的浓度区间。此外,如仅使用比卡鲁胺,即使超高剂量下也可能不足以完全阻断处于男性范围的睾酮<sup>([Aly, 2019][aw19-bica])</sup>
基于这些考量,比卡鲁胺至少在单药治疗时无法达成完全去男性化、且不伴随女性化(乳房发育)的目标。
高剂量比卡鲁胺开销很大,有人会因无力承担而排除之。而高剂量螺内酯单药治疗也并非稳妥之选,因为其抗雄效力较弱,可能远不能胜任阻断男性范围内的睾酮水平的任务(似乎需要至少 200 mg/天 才能完全阻断处于女性范围的睾酮水平)<sup>([Aly W., 2018][aw18-spiro]; [维基][wiki33])</sup>
高剂量比卡鲁胺开销很大,有人会因无力承担而排除之。而高剂量螺内酯单药治疗也并非稳妥之选,因为其抗雄效力较弱,可能远不能胜任阻断男性范围内的睾酮水平的任务(似乎需要至少 200 mg/天 才能完全阻断处于女性范围的睾酮水平)<sup>([Aly, 2018][aw18-spiro]; [维基][wiki33])</sup>
如要同时部分抑制睾酮和雌激素水平,则比起单用拮抗剂,应更适合采用与一种孕激素(如醋酸环丙孕酮)合用的方案。
与明显或完全抑制睾酮水平相比,采取高剂量比卡鲁胺单药治疗有一些潜在主要优势,即其相当程度地保留了性欲和勃起功能,且应不会导致不孕。
@ -128,7 +128,7 @@ GnRH 激动剂和拮抗剂是抑制睾酮的另一种选择。它们可将睾酮
另一种选择是仅进行部分去男性化,这基本上可以通过使用较低剂量的上述药物(如醋酸环丙孕酮、比卡鲁胺)来实现。需要时还可以加入 5α-还原酶抑制剂,以更大幅度地减缓脱发和体毛生长。需要指出,在睾酮被充分抑制或阻断的情况下,使用 5α-还原酶抑制剂的好处可能会很少或完全没有。
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加入低剂量的 [癸酸诺龙][wiki34];这是一种雄激素受体激动剂和雄性—蛋白同化激素 (AAS),对皮肤和毛囊的男性化/雄激素效力要小的多<sup>([Aly W., 2020][aw20-nand])</sup>,也可帮助抑制和替代睾酮水平。其也可能有帮助维持性欲和功能的好处。不过,癸酸诺龙最近已停止在美国上市。
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加入低剂量的 [癸酸诺龙][wiki34];这是一种雄激素受体激动剂和雄性—蛋白同化激素 (AAS),对皮肤和毛囊的男性化/雄激素效力要小的多<sup>([Aly, 2020][aw20-nand])</sup>,也可帮助抑制和替代睾酮水平。其也可能有帮助维持性欲和功能的好处。不过,癸酸诺龙最近已停止在美国上市。
另一种 AAS[氧雄龙][wiki35]有类似疗效,但有一定肝脏毒性。
## 雌激素的去除和替代 {#estrogen-deficiency-and-replacement}
@ -151,7 +151,7 @@ SERM 全部种类可于[此处][wiki40-forms]查阅。不过实际上,其中
一般来说SERM 具有很相似的作用模式。尽管我们对 SERM 在不同组织作用的分别有一些了解但很多时候并不清楚在特定组织中表现如何。例如只有一项临床研究表明SERM——即雷洛昔芬——在脂肪组织中会发挥雌激素效力<sup>([Francucci et al., 2014][f14])</sup>。此外SERM 在诸如皮肤或大脑多数区域等组织中的作用也不太清楚。
SERM 也有各种副作用。例如SERM 通常产生潮热等不良反应。不过,最近推出的 [巴多昔芬/结合雌激素复方药][wiki46] (Duavee) 已知可降低绝经后妇女的潮热发生率<sup>([Duavee 药品说明书][fda1])</sup>;但其仍处于专利期,售价高昂。无论如何,其它类似更年期的症状也可能随 SERM 而生。
此外SERM 在肝脏中表达雌激素效力,因此会影响凝血因子的产生、减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wiki47]IGF-1的产生还有其它潜在的不良变化。由于增强了凝血功能SERM 有明显的血栓和心血管并发症(如中风)的风险<sup>([Aly W., 2020][aw20-ecbc])</sup>
此外SERM 在肝脏中表达雌激素效力,因此会影响凝血因子的产生、减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wiki47]IGF-1的产生还有其它潜在的不良变化。由于增强了凝血功能SERM 有明显的血栓和心血管并发症(如中风)的风险<sup>([Aly, 2020][aw20-ecbc])</sup>
某些 SERM如他莫昔芬也有独特的[脱靶作用][wiki48]和风险;例如罕见的肝毒性。
雷洛昔芬作为[选择性更强][wiki49]的 SERM可能比他莫昔芬更安全。
@ -162,9 +162,9 @@ SERM 可有效维持骨密度。不过很遗憾SERM 在骨骼内仅表达部
### 低剂量雌激素补充 {#low-dose-estrogen-supplementation}
为避免雌激素缺乏,可用低剂量雌激素疗法代替 SERM。仅需约 1 - 2 mg/天的口服雌二醇、或 30 - 50 pg/mL 左右的雌二醇水平(使用透皮贴片等其它途径),即可完全或接近完全地预防骨质流失<sup>([Barbieri, 1992][b92]; [Roux, 1997][r97]; [Hadji, Colli, & Regidor, 2019][hcr19])</sup>。此外,雌二醇的耐受性与安全性优于 SERM血栓风险也低得多<sup>([Aly W., 2020][aw20-ecbc])</sup>
为避免雌激素缺乏,可用低剂量雌激素疗法代替 SERM。仅需约 1 - 2 mg/天的口服雌二醇、或 30 - 50 pg/mL 左右的雌二醇水平(使用透皮贴片等其它途径),即可完全或接近完全地预防骨质流失<sup>([Barbieri, 1992][b92]; [Roux, 1997][r97]; [Hadji, Colli, & Regidor, 2019][hcr19])</sup>。此外,雌二醇的耐受性与安全性优于 SERM血栓风险也低得多<sup>([Aly, 2020][aw20-ecbc])</sup>
然而,雌激素治疗有一个问题:在缺乏雄激素的情况下,雌激素即使在低水平也会诱发显著的女性化和乳房发育。正常顺性别女孩的雌二醇水平从青春期开始时的 5 至 10 pg/mL 逐渐增加到青春期后期的 50 或 60 pg/mL如此低水平的雌二醇足以引起女性第二性征的完全发展<sup>([Aly W., 2020][aw20-hlfp])</sup>。类似地,患有[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wiki53]CAIS的顺性别女性仅有平均约 35 pg/mL 的雌二醇水平,但也足以完成女性化,乳房发育也颇为良好<sup>([Aly W., 2020][aw20-cais]; [维基-图表][table2])</sup>。因此,在已去除雄激素的基础上加入低剂量的雌二醇,很可能引起完全的(女性化)转变过程。
然而,雌激素治疗有一个问题:在缺乏雄激素的情况下,雌激素即使在低水平也会诱发显著的女性化和乳房发育。正常顺性别女孩的雌二醇水平从青春期开始时的 5 至 10 pg/mL 逐渐增加到青春期后期的 50 或 60 pg/mL如此低水平的雌二醇足以引起女性第二性征的完全发展<sup>([Aly, 2020][aw20-hlfp])</sup>。类似地,患有[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wiki53]CAIS的顺性别女性仅有平均约 35 pg/mL 的雌二醇水平,但也足以完成女性化,乳房发育也颇为良好<sup>([Aly, 2020][aw20-cais]; [维基-图表][table2])</sup>。因此,在已去除雄激素的基础上加入低剂量的雌二醇,很可能引起完全的(女性化)转变过程。
另外,或许也可采用非常低剂量的雌二醇,其女性化效果也较弱——例如 0.5 mg/天 的口服雌二醇或 14 μg/天的雌二醇贴片,仅会达到 2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如此剂量及水平尽管可维持骨密度<sup>(Dane et al., 2007; Birzniece et al., 2012)</sup>,但不能完全防止骨质流失和其它类似更年期的症状,且仍可能至少引起一部分女性化效果。
需要指出,即使仅接受性腺切除术或仅使用 GnRH 激动剂/拮抗剂,在将雌二醇水平降至 10 pg/mL 左右的情况下,也仍有轻度的乳房发育概率——至多达 15% <sup>([Di Lorenzo et al., 2005][dl05])</sup>

View File

@ -2,7 +2,7 @@
title: 口服孕酮及其引起的低孕酮水平与较弱效力的简论
description: >-
口服孕酮引起的孕酮水平峰值与平均值极低,孕激素效力也较弱,且有类似酒精的副作用。应为此寻求替代。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18-08-04
updated: 2022-11-08
translated: 2022-11-18
@ -71,10 +71,10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孕激素效力与效应 {#progestogenic-potency-and-effects}
数十年间,有一系列关于口服孕酮引起的孕激素临床效应的发现涌现了出来,其在当时令人费解;而今有了以更精确的测定方法得到的有关口服孕酮的数据,它们变得顺理成章了。临床医学上,口服孕酮多被用于更年期妇女,保护子宫内膜免受雌激素的不受控制的刺激,从而可避免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即便是在临床上的通常剂量所达到孕酮水平较低的情况下<sup>([维基百科][WIKI-CIT-2])</sup>。不过,根据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口服孕酮并不足以抑制由雌激素促成的子宫内膜癌之风险<sup>([Davey, 2018][D18])</sup>。即便采用超高剂量,口服孕酮仍无法促成子宫内膜的完全转化(黄体期内高孕酮水平所带来的正常效应);而经阴道给药或注射的孕酮则可有效促成转化<sup>([de Ziegler et al., 2013][Z13])</sup>。因此,和胃肠外给药不同,口服孕酮被认为不适合用于辅助生育<sup>([de Ziegler et al., 2013][Z13])</sup>
此外对于顺性别男性即便使用超高剂量400 mg/天)的口服孕酮,亦未能压制其睾酮水平<sup>([Trollan et al., 1993][T93]; [维基百科][WIKI-CIT-3])</sup>。与此相反,顺性别男性使用直肠给药的孕酮、注射用孕酮与合成孕酮制剂,皆可实实在在地压制其睾酮水平<sup>([维基百科][WIKI-CIT-3]; [Aly W., 2019][AW19-CPA])</sup>
此外对于顺性别男性即便使用超高剂量400 mg/天)的口服孕酮,亦未能压制其睾酮水平<sup>([Trollan et al., 1993][T93]; [维基百科][WIKI-CIT-3])</sup>。与此相反,顺性别男性使用直肠给药的孕酮、注射用孕酮与合成孕酮制剂,皆可实实在在地压制其睾酮水平<sup>([维基百科][WIKI-CIT-3]; [Aly, 2019][AW19-CPA])</sup>
对于更年期顺性别妇女,口服孕酮同样仅表现出了些微、以至无明显的抗促性腺激素效应,这亦和合成孕酮制剂的表现大相迥异<sup>([Holst, 1983][H83]; [Holst et al., 1983][H83-ET]; [Ottosson, 1984][O84]; [Maxson & Hargrove, 1985][MH85]; [Saarikoski, Yliskosk, & Penttilä, 1990][SYP90])</sup>
目前认为,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疗法时加入口服孕酮,并不会额外提高患[静脉血栓栓塞][wiki-16]VTE的风险这与其它临床上使用的孕酮情况不同<sup>([维基百科][WIKI-CIT-4])</sup>;其在短期(小于 5 年)的疗程内,也不会增加[乳腺癌][wiki-17]风险<sup>([维基百科][WIKI-CIT-5])</sup>。然而,在长期治疗(不小于 5 年)的情况下,使用雌激素与孕酮(口服)合并疗法的乳腺癌风险将显著高于单雌激素疗法——这与其它孕激素形式相似<sup>([Aly W., 2020][AW20]; [Sam S., 2020][SS20]; [维基百科][WIKI-CIT-6]; [表格][TABLE-1])</sup>
目前认为,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疗法时加入口服孕酮,并不会额外提高患[静脉血栓栓塞][wiki-16]VTE的风险这与其它临床上使用的孕酮情况不同<sup>([维基百科][WIKI-CIT-4])</sup>;其在短期(小于 5 年)的疗程内,也不会增加[乳腺癌][wiki-17]风险<sup>([维基百科][WIKI-CIT-5])</sup>。然而,在长期治疗(不小于 5 年)的情况下,使用雌激素与孕酮(口服)合并疗法的乳腺癌风险将显著高于单雌激素疗法——这与其它孕激素形式相似<sup>([Aly, 2020][AW20]; [Sam, 2020][SS20]; [维基百科][WIKI-CIT-6]; [表格][TABLE-1])</sup>
已有人评论道,由于口服孕酮对乳腺的增生作用很弱,其对乳腺癌风险之增长的作用需要更长的暴露时间方可显现,这与上述相一致<sup>([Kuhl & Schneider, 2013][KS13]; [Davey, 2018][D18])</sup>。有临床前研究也表明了孕酮及其受体的激活在乳腺当中有致癌性作用<sup>([Kuhl & Schneider, 2013][KS13]; [Trabert et al., 2020][T20])</sup>
以上有关口服孕酮对子宫内膜之效力、对睾酮与促性腺激素之压制、对静脉血栓与乳腺癌风险之影响的临床发现,和有关其它几乎所有临床使用的合成孕酮制剂的情况皆大相径庭(但表现类似于口服孕酮的制剂:[地屈孕酮][wiki-18]除外)。这种差别在早年曾令人费解,但如今发现口服孕酮所达成的孕酮水平相当低之后,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
@ -110,11 +110,11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诸如[阴道栓剂][wiki-27]、[直肠栓剂][wiki-28]、[舌下含服制剂][WIKI-CIT-13]以及[注射剂][WIKI-CIT-16]等非口服形式的孕酮,已知可达到远高于口服的孕酮水平<sup>([维基百科][WIKI-CIT-11])</sup>。它们可取代口服孕酮使用,以达到更高、更合适的孕酮水平。然而很遗憾,它们尽管有更高效力,但也有各自的限制因素。
首先是[孕酮阴道栓剂][wiki-27]: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如未进行[阴道成形术][wiki-29],其显然无法使用之;即便经过手术,其[新阴道][wiki-30]的内壁亦并非正常的阴道粘膜,而是皮瓣([阴茎翻转法][wiki-29-piv])或肠壁([乙状结肠移植法][wiki-31])。因此,经新阴道给药的吸收特征可能和(原生)阴道的情况不同<sup>([Aly W., 2018][AW18-INTRO])</sup>。需要指出,[透皮给予孕酮][WIKI-CIT-12]所达到的孕酮水平,和口服同样低,故而其并非孕酮治疗的一个好选项<sup>([维基百科][WIKI-CIT-12]; [Hermann et al., 2005][H05]; [图表][GRAPH-2])</sup>。如以阴茎翻转法再造阴道,当使用孕酮阴道栓剂时,应该仅可达到很低的孕酮水平。
首先是[孕酮阴道栓剂][wiki-27]: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如未进行[阴道成形术][wiki-29],其显然无法使用之;即便经过手术,其[新阴道][wiki-30]的内壁亦并非正常的阴道粘膜,而是皮瓣([阴茎翻转法][wiki-29-piv])或肠壁([乙状结肠移植法][wiki-31])。因此,经新阴道给药的吸收特征可能和(原生)阴道的情况不同<sup>([Aly, 2018][AW18-INTRO])</sup>。需要指出,[透皮给予孕酮][WIKI-CIT-12]所达到的孕酮水平,和口服同样低,故而其并非孕酮治疗的一个好选项<sup>([维基百科][WIKI-CIT-12]; [Hermann et al., 2005][H05]; [图表][GRAPH-2])</sup>。如以阴茎翻转法再造阴道,当使用孕酮阴道栓剂时,应该仅可达到很低的孕酮水平。
其次是[孕酮直肠栓剂][wiki-28]:其可达到和正常黄体期一样高的孕酮水平,是一种不错的给药途径。不过,其给药后作用时长稍短,可能需要一日使用两次以维持孕酮水平稳定。
更大的问题在于,目前世界上由制药厂出品的孕酮直肠栓剂供应有限,在大部分国家均未上市<sup>([维基百科][WIKI-CIT-15])</sup>。不过,一些国家的[配药房][wiki-32]可制作此类栓剂。
另外,可以轻松获得的孕酮口服胶囊,在用于阴道给药时取得了成功<sup>([Miles et al., 1994][M94]; [Wang et al., 2019][W19])</sup>。孕酮口服胶囊用于直肠给药的形式显然卓有成效,也可达到远高于口服的孕酮水平,颇似直肠栓剂<sup>([Aly W., 2019][AW19-RECT])</sup>。然而,这种应用形式尚未经过正式研究,而一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亦报告了以此法仅可获得很低的孕酮水平。
另外,可以轻松获得的孕酮口服胶囊,在用于阴道给药时取得了成功<sup>([Miles et al., 1994][M94]; [Wang et al., 2019][W19])</sup>。孕酮口服胶囊用于直肠给药的形式显然卓有成效,也可达到远高于口服的孕酮水平,颇似直肠栓剂<sup>([Aly, 2019][AW19-RECT])</sup>。然而,这种应用形式尚未经过正式研究,而一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亦报告了以此法仅可获得很低的孕酮水平。
直肠栓剂尽管很高效,但使用(尤其是长期使用)则较为不便。不过无论如何,在非口服途径的孕酮形式当中,直肠栓剂或为最优之选。
<section class="box">
@ -129,12 +129,12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迄今已有人描述了口服(微粉化)孕酮用于舌下含服的经过,而此用法尚未被正式研究过;不过,考虑到口服孕酮的剂型是油悬浮液胶囊,其用于舌下含服并不容易。因此,舌下含服口服用(微粉化)孕酮看来有难度,可能也不大舒适。
最后是孕酮注射剂([肌注][WIKI-CIT-16]或[皮下注射][WIKI-CIT-17]):其可轻松达到相当高的孕酮水平<sup>([维基百科1][WIKI-CIT-16]; [多图表1][GRAPH-4]; [维基百科2][WIKI-CIT-17]; [图表2][GRAPH-4])</sup>,但孕酮维持时间在诸性激素注射剂当中较短,每 1-3 日便需注射一次。对多数人而言(尤其是长期用药者),如此注射间隔显然过于频繁。此外,相较肌注更为方便的、用于皮下注射的孕酮,供应很有限,目前基本仅在欧洲上市<sup>([维基百科][WIKI-CIT-15])</sup>
由于孕酮无任何可供结合为酯的羟基团,因此也不可能合成[孕酮酯][wiki-33],这种酯本应具有更佳的脂溶性、并在注射后延长孕酮维持时间;此性质与雌二醇、睾酮等其它性激素截然不同。除此之外,孕酮水悬浮液注射剂曾因其维持时长远甚于当下正在使用的油溶液、水溶液注射剂,而上市了一段时间<sup>([维基百科1][WIKI-CIT-18]; [维基百科2][WIKI-CIT-19]; [Aly W., 2019][AW19-AQU])</sup>;但其代价是注射位点会引起疼痛等不适,从而导致其退市。不过,当下在一些东欧国家,似乎尚可见到孕酮水悬浮液注射剂在使用<sup>([Aly W., 2019][AW19-AQU])</sup>
由于孕酮无任何可供结合为酯的羟基团,因此也不可能合成[孕酮酯][wiki-33],这种酯本应具有更佳的脂溶性、并在注射后延长孕酮维持时间;此性质与雌二醇、睾酮等其它性激素截然不同。除此之外,孕酮水悬浮液注射剂曾因其维持时长远甚于当下正在使用的油溶液、水溶液注射剂,而上市了一段时间<sup>([维基百科1][WIKI-CIT-18]; [维基百科2][WIKI-CIT-19]; [Aly, 2019][AW19-AQU])</sup>;但其代价是注射位点会引起疼痛等不适,从而导致其退市。不过,当下在一些东欧国家,似乎尚可见到孕酮水悬浮液注射剂在使用<sup>([Aly, 2019][AW19-AQU])</sup>
### 合成孕酮制剂 {#progestins-as-alternative-progestogens}
[合成孕酮制剂][wiki-34]可代替孕酮使用<sup>([Aly W., 2018][AW18-INTRO])</sup>。其中一些存在[脱靶效应][wiki-35](例如较弱的[雄激素][wiki-36]/[糖皮质激素][wiki-37]活性),从而不适合用于女性化激素疗法;这些制剂包括[醋酸甲羟孕酮][wiki-38]和大多数 [19-去甲睾酮][wiki-39]类似物(如[炔诺酮][wiki-40]、[左炔诺孕酮][wiki-41])等<sup>([Kuhl, 2005][K05]; [Aly W., 2018][AW18-INTRO])</sup>
不过,有许多其它合成孕酮具备更适合用于该疗法的特性,问题也更少;例如[醋酸环丙孕酮][wiki-42](低剂量)<sup>([Aly W., 2019][AW19-CPA])</sup>、[屈螺酮][wiki-43]、[地诺孕素][wiki-44]、[醋酸诺美孕酮][wiki-45]、[己酸羟孕酮][wiki-46]和[苯乙酮缩二羟孕酮][wiki-47]等<sup>([Kuhl, 2005][K05])</sup>。上述制剂均不表现除孕激素之外的任何不良生理活性<sup>([Kuhl, 2005][K05])</sup>
[合成孕酮制剂][wiki-34]可代替孕酮使用<sup>([Aly, 2018][AW18-INTRO])</sup>。其中一些存在[脱靶效应][wiki-35](例如较弱的[雄激素][wiki-36]/[糖皮质激素][wiki-37]活性),从而不适合用于女性化激素疗法;这些制剂包括[醋酸甲羟孕酮][wiki-38]和大多数 [19-去甲睾酮][wiki-39]类似物(如[炔诺酮][wiki-40]、[左炔诺孕酮][wiki-41])等<sup>([Kuhl, 2005][K05]; [Aly, 2018][AW18-INTRO])</sup>
不过,有许多其它合成孕酮具备更适合用于该疗法的特性,问题也更少;例如[醋酸环丙孕酮][wiki-42](低剂量)<sup>([Aly, 2019][AW19-CPA])</sup>、[屈螺酮][wiki-43]、[地诺孕素][wiki-44]、[醋酸诺美孕酮][wiki-45]、[己酸羟孕酮][wiki-46]和[苯乙酮缩二羟孕酮][wiki-47]等<sup>([Kuhl, 2005][K05])</sup>。上述制剂均不表现除孕激素之外的任何不良生理活性<sup>([Kuhl, 2005][K05])</sup>
另外,还有一种叫[地屈孕酮][wiki-18]的合成制剂,其虽无任何不利的生理活性,但却表现出不寻常的孕激素特性,无法确保能够提供和非口服途径的孕酮、或其它类型孕激素相当的完全孕激素效力<sup>([维基百科][WIKI-CIT-20])</sup>
目前尚无任何合成孕酮会产生神经甾体代谢物及其衍生反应,这点与孕酮相反<sup>([Kuhl, 2005][K05])</sup>

View File

@ -1,7 +1,7 @@
---
title: 性激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及其对女性化激素治疗的意义
description: 在女性化激素治疗的典型雌二醇水平下SHBG 对游离雌二醇的限制作用很小。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20-07-10
updated: 2021-10-24
translated: 2021-11-26
@ -134,7 +134,7 @@ hidden: true
| Oral EE 50 μg/day | | 4.0× | [Kuhl (1997)][57] |
| 高剂量合成雌激素 | | 510× | von Schoultz et al. (1989) |
<sup>a</sup> 从多种来源估计的典型雌二醇水平( e.g., [Wiki][58]; [Aly W., 2020][59] )。 <sup>b</sup>由于分子质量不同EV 只有平常雌二醇约 75% 的雌二醇的量。因此6 mg/day EV 约等于 4.5 mg/day E2 。
<sup>a</sup> 从多种来源估计的典型雌二醇水平( e.g., [Wiki][58]; [Aly, 2020][59] )。 <sup>b</sup>由于分子质量不同EV 只有平常雌二醇约 75% 的雌二醇的量。因此6 mg/day EV 约等于 4.5 mg/day E2 。
[47]: https://doi.org/10.1530/acta.0.1010592
[48]: https://doi.org/10.1210/jc.2005-0173
@ -268,7 +268,7 @@ SHBG 水平的变化导致了与 SHBG 结合的性激素水平和游离性激素
</section>
妊娠期间,游离雌二醇可以用总雌二醇水平和 SHBG 水平计算。我粗略地算出了妊娠时游离雌二醇的百分比(使用了 OLeary et al. (1991) 的数据和已出版的 [Mazer (2009)][87] 的电子表格计算器([Aly W., 2020][88])。结果见下。
妊娠期间,游离雌二醇可以用总雌二醇水平和 SHBG 水平计算。我粗略地算出了妊娠时游离雌二醇的百分比(使用了 OLeary et al. (1991) 的数据和已出版的 [Mazer (2009)][87] 的电子表格计算器([Aly, 2020][88])。结果见下。
[87]: https://doi.org/10.1016/j.steroids.2009.01.008
[88]: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shbg-suppl/
@ -302,7 +302,7 @@ SHBG 水平的变化导致了与 SHBG 结合的性激素水平和游离性激素
[9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armacokinetics_of_estradiol#First-pass_effect_and_differences_from_other_routes
[93]: http://doi.org/10.1097/gme.0b013e31803867a
不过,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并不确定。口服雌二醇的雌酮水平远比非口服雌二醇的高(约 5 倍)( Kuhl, 2005 ),而雌酮,虽不及雌二醇有效,也有类似于雌二醇的内在雌激素活性( [Aly W., 2019][94] )。我们不确定,雌酮会增加多少雌二醇的雌激素活性。不管怎样,雌酮很可能会显著地增加口服雌二醇的雌激素活性( [Pande et al., 2019][95]; [Table][96] )。这额外的雌激素暴露可能会潜在地起到弥补更高的 SHBG 水平带来的影响及口服雌二醇导致的降低的游离雌二醇百分比的作用。不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这一可能性。另一个考虑是,口服雌二醇带来的更高的 SHBG 水平除了降低游离雌二醇的百分比外,还能用来减少游离睾酮的百分比(甚至减少的比雌二醇还多)。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中,抑制睾酮是雌二醇的一项关键的疗效,也是使用较高雌二醇水平的首要正当理由。由于类似于这些的可能性及性激素的游离水平仅表示其理论上的生物活性这一事实,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口服雌二醇没有非口服雌二醇有效。只有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对比口服雌二醇和非口服雌二醇,才能阐明这一问题。
不过,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并不确定。口服雌二醇的雌酮水平远比非口服雌二醇的高(约 5 倍)( Kuhl, 2005 ),而雌酮,虽不及雌二醇有效,也有类似于雌二醇的内在雌激素活性( [Aly, 2019][94] )。我们不确定,雌酮会增加多少雌二醇的雌激素活性。不管怎样,雌酮很可能会显著地增加口服雌二醇的雌激素活性( [Pande et al., 2019][95]; [Table][96] )。这额外的雌激素暴露可能会潜在地起到弥补更高的 SHBG 水平带来的影响及口服雌二醇导致的降低的游离雌二醇百分比的作用。不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这一可能性。另一个考虑是,口服雌二醇带来的更高的 SHBG 水平除了降低游离雌二醇的百分比外,还能用来减少游离睾酮的百分比(甚至减少的比雌二醇还多)。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中,抑制睾酮是雌二醇的一项关键的疗效,也是使用较高雌二醇水平的首要正当理由。由于类似于这些的可能性及性激素的游离水平仅表示其理论上的生物活性这一事实,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口服雌二醇没有非口服雌二醇有效。只有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对比口服雌二醇和非口服雌二醇,才能阐明这一问题。
[94]: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powers-fact-check/
[95]: https://doi.org/10.1016/j.fct.2018.12.013
@ -310,7 +310,7 @@ SHBG 水平的变化导致了与 SHBG 结合的性激素水平和游离性激素
## 对女性化激素治疗的意义 {#relevance-for-transfeminine-hormone-therapy}
一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担心 SHBG 可能会很大地限制雌二醇生效,从而妨碍女性化和/或乳房发育。一些人甚至声称,由于 SHBG 在较高的雌二醇水平时增加,高水平的雌二醇可能没有较低水平的有效。但是,这些观念很可能都是被误导的,都没有深入了解 SHBG 。这是因为就女性化和乳房发育而言,低雌二醇水平( <50 pg/mL [Aly W., 2020][97] CAIS [Aly W., 2020][98]; [Wiki][99] [Nolan & Cheung, 2020][100] 50200 pg/mL [de Blok et al., 2018][101]; [Meyer et al., 2020][102]; [de Blok et al., 2020][103] 使使
一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担心 SHBG 可能会很大地限制雌二醇生效,从而妨碍女性化和/或乳房发育。一些人甚至声称,由于 SHBG 在较高的雌二醇水平时增加,高水平的雌二醇可能没有较低水平的有效。但是,这些观念很可能都是被误导的,都没有深入了解 SHBG 。这是因为就女性化和乳房发育而言,低雌二醇水平( <50 pg/mL [Aly, 2020][97] CAIS [Aly, 2020][98]; [Wiki][99] [Nolan & Cheung, 2020][100] 50200 pg/mL [de Blok et al., 2018][101]; [Meyer et al., 2020][102]; [de Blok et al., 2020][103] 使使
[97]: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hormone-levels-female-puberty/
[98]: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cais-breast-dev-p4/
@ -322,7 +322,7 @@ SHBG 水平的变化导致了与 SHBG 结合的性激素水平和游离性激素
不过,如果我们要探究 SHBG 研究表明SHBG 对游离雌二醇的限制作用—这很可能是雌二醇的生物活性—相当的大。在雌二醇的非孕期生理水平内(如 <200 pg/mL SHBG SHBG SHBG 5 10 60% SHBG 使 SHBG
前文只适用于非口服雌二醇,而口服雌二醇相较于非口服雌二醇而言,对 SHBG 生产的影响更大,因此口服雌二醇带来的较高的 SHBG 水平可能会造成比非口服雌二醇对游离雌二醇更明显的限制。认为这一游离雌二醇的减少相当与口服雌二醇的活性或效力的降低这种观念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而已。就疗效上讲,口服雌二醇已经证明其自身非常有效。低剂量的口服雌二醇下,游离雌二醇百分比降低得似乎不多。此外,虽然现时没有直接的比较,更高剂量的口服雌二醇似乎与非口服雌二醇一样,具有类似的抑制睾酮的效果。( [Wiki][104]; [Graphs][105] )。除了抑制睾酮外,现有的研究未曾发现口服与非口服雌二醇在效果(如乳房发育,女性化)上有任何差异( [Sam S., 2020][106] )。由此,口服与非口服雌二醇在 SHBG 水平和游离雌二醇百分比上的区别可能没有什么治疗意义。
前文只适用于非口服雌二醇,而口服雌二醇相较于非口服雌二醇而言,对 SHBG 生产的影响更大,因此口服雌二醇带来的较高的 SHBG 水平可能会造成比非口服雌二醇对游离雌二醇更明显的限制。认为这一游离雌二醇的减少相当与口服雌二醇的活性或效力的降低这种观念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而已。就疗效上讲,口服雌二醇已经证明其自身非常有效。低剂量的口服雌二醇下,游离雌二醇百分比降低得似乎不多。此外,虽然现时没有直接的比较,更高剂量的口服雌二醇似乎与非口服雌二醇一样,具有类似的抑制睾酮的效果。( [Wiki][104]; [Graphs][105] )。除了抑制睾酮外,现有的研究未曾发现口服与非口服雌二醇在效果(如乳房发育,女性化)上有任何差异( [Sam, 2020][106] )。由此,口服与非口服雌二醇在 SHBG 水平和游离雌二醇百分比上的区别可能没有什么治疗意义。
[10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armacodynamics_of_estradiol#Effects_on_sex-hormone_levels
[10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mplate:Antigonadotropic_effects_of_estradiol

View File

@ -2,7 +2,7 @@
title: 性激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女性化激素疗法的意义
linkTitle: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性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
description: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尽管会降低血清游离雌二醇比例,但总体不影响雌二醇的效力。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20-07-10
updated: 2021-10-24
translated: 2022-10-19
@ -96,7 +96,7 @@ trackHash: 6d4f2b59cba164b995402e394d0353d681f4b0e1
| | 50 μg/天 | - | 4.0x | [Kuhl (1997)][K97] |
| 合成雌激素 | 很高 | - | 5-10x | von Schoultz et al. (1989) |
(1) 依据多个来源的估计值<sup>(例如[维基百科][WIKI-1]; [Aly W., 2020][AW20-E2])</sup>
(1) 依据多个来源的估计值<sup>(例如[维基百科][WIKI-1]; [Aly, 2020][AW20-E2])</sup>
(2) 由于分子质量的不同,戊酸雌二醇所含雌二醇,相当于同等质量雌二醇的约 75%因此6 mg/天剂量的戊酸雌二醇相当于摄入 4.5 mg/天的雌二醇。
</section>
@ -191,7 +191,7 @@ SHBG 水平的变化会引起与 SHBG 结合的性激素与游离性激素水平
</section>
妊娠期游离雌二醇亦可通过雌二醇总和水平及 SHBG 水平计算得出。笔者使用 OLeary 等人 (1991) 发表的数据与 [Mazer (2009)][M09] 公开的电子表格计算器,粗略计算了妊娠期的游离雌二醇比例<sup>([Aly W., 2020][SUPPL])</sup>。结果见下。
妊娠期游离雌二醇亦可通过雌二醇总和水平及 SHBG 水平计算得出。笔者使用 OLeary 等人 (1991) 发表的数据与 [Mazer (2009)][M09] 公开的电子表格计算器,粗略计算了妊娠期的游离雌二醇比例<sup>([Aly, 2020][SUPPL])</sup>。结果见下。
<section class="box">
@ -219,17 +219,17 @@ SHBG 水平的变化会引起与 SHBG 结合的性激素与游离性激素水平
迄今罕有研究项目提供关于更高剂量的口服雌二醇所引起的 SHBG 或游离雌二醇水平数据;不过有这么一项研究,其发现跨性别女性使用 6 mg/天剂量的口服戊酸雌二醇(大致相当于 4.5 mg/天口服雌二醇),可将 SHBG 水平升高约 3.0 倍<sup>(Dittrich et al., 2005)</sup>。依据该项目有关总和雌二醇与 SHBG 水平的数据,可以粗略计算<sup>(Mazer, 2009)</sup>,其游离雌二醇比例应该从 2.1% 左右降至 1.2%(降幅达 43%)。与此类似,有一项研究使用了口服结合雌激素(“倍美力”),将 SHBG 水平升高 2.3 倍;其也报告相较于同等剂量(即总和雌二醇水平相当)的透皮雌二醇,游离雌二醇比例(计算值)要低出 40%<sup>([Shifren et al., 2007][S07])</sup>
以上发现表明,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通常使用的剂量下,口服雌二醇会降低游离雌二醇比例,而这不容忽视。所以,即使总和雌二醇水平相当,口服雌二醇的效力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不及非口服形式。
不过需要明白,这一点尚未完全确定。在雌酮水平上,口服雌二醇要远高于非口服形式(约 5 倍)<sup>(Kuhl, 2005)</sup>,而雌酮尽管在效力上弱于雌二醇,但也有不小的、类似雌二醇的固有雌激素活性<sup>([Aly W., 2019][AW19])</sup>。目前尚不明确雌酮会在多大程度上增强雌二醇的雌激素活性(如果有的话);不过,大幅增强的可能性很高<sup>([Pande et al., 2019][P19]; [表格][TABLE-1])</sup>。这样的话,额外的雌激素暴露量可能会弥补由口服雌二醇引起的高 SHBG 水平及较低游离雌二醇比例所造成的影响。然而,尚需更多研究来评估这一可能性。
不过需要明白,这一点尚未完全确定。在雌酮水平上,口服雌二醇要远高于非口服形式(约 5 倍)<sup>(Kuhl, 2005)</sup>,而雌酮尽管在效力上弱于雌二醇,但也有不小的、类似雌二醇的固有雌激素活性<sup>([Aly, 2019][AW19])</sup>。目前尚不明确雌酮会在多大程度上增强雌二醇的雌激素活性(如果有的话);不过,大幅增强的可能性很高<sup>([Pande et al., 2019][P19]; [表格][TABLE-1])</sup>。这样的话,额外的雌激素暴露量可能会弥补由口服雌二醇引起的高 SHBG 水平及较低游离雌二醇比例所造成的影响。然而,尚需更多研究来评估这一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除游离雌二醇之外,口服雌二醇引起的高 SHBG 水平应该还会降低游离睾酮比例(而且降幅会更大)。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对睾酮的压制是雌二醇疗效的关键一环,也是保持较高雌二醇水平的首要正当理由。基于上述可能性,以及激素游离水平仅可代表其理论生物活性的事实,不应想当然地认为口服雌二醇不及非口服形式有效。这个问题只能让对口服和非口服雌二醇做进一步比较的临床研究来解释了。
## 对女性化激素疗法的意义 {#relevance-for-transfeminine-hormone-therapy}
有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担心SHBG 会相当程度地限制雌二醇效力,从而对其女性化/乳房发育过程造成阻碍。还有人声称,较高的雌二醇水平会引起 SHBG 的升高,从而会让其效力低于较低雌二醇水平。然而,即使不考虑 SHBG 的情况,这些观点也很可能有误;这是因为,较低雌二醇水平(不足 50 pg/mL已知足以在女性化、及乳房发育方面产生完全效力——这点在经历正常或诱发的青春期的顺性别女孩<sup>([Aly W., 2020][AW20-HLFP])</sup>以及患有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的、第二性征发育良好的女性身上被证实<sup>([Aly W., 2020][AW20-CAIS]; [维基百科][WIKI-3])</sup>。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需要较高雌二醇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女性化或乳房发育<sup>([Nolan & Cheung, 2020][NC20])</sup>。事实上,现有研究认为,临床上通常水平下的雌二醇(如 50-200 pg/mL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乳房发育不存在关联性<sup>([de Blok et al., 2018][B18]; [Meyer et al., 2020][M20]; [de Blok et al., 2020][B20])</sup>。这与一项观点相契合:较低的雌二醇水平便已能够确保女性化及乳房发育效果最大化。因此,因为对雌激素暴露量不足、从而使女性化效果不完全的担忧,而使用高剂量雌二醇,是没有道理的;只当在需要压制睾酮的情况下才合乎情理。
有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担心SHBG 会相当程度地限制雌二醇效力,从而对其女性化/乳房发育过程造成阻碍。还有人声称,较高的雌二醇水平会引起 SHBG 的升高,从而会让其效力低于较低雌二醇水平。然而,即使不考虑 SHBG 的情况,这些观点也很可能有误;这是因为,较低雌二醇水平(不足 50 pg/mL已知足以在女性化、及乳房发育方面产生完全效力——这点在经历正常或诱发的青春期的顺性别女孩<sup>([Aly, 2020][AW20-HLFP])</sup>以及患有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的、第二性征发育良好的女性身上被证实<sup>([Aly, 2020][AW20-CAIS]; [维基百科][WIKI-3])</sup>。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需要较高雌二醇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女性化或乳房发育<sup>([Nolan & Cheung, 2020][NC20])</sup>。事实上,现有研究认为,临床上通常水平下的雌二醇(如 50-200 pg/mL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乳房发育不存在关联性<sup>([de Blok et al., 2018][B18]; [Meyer et al., 2020][M20]; [de Blok et al., 2020][B20])</sup>。这与一项观点相契合:较低的雌二醇水平便已能够确保女性化及乳房发育效果最大化。因此,因为对雌激素暴露量不足、从而使女性化效果不完全的担忧,而使用高剂量雌二醇,是没有道理的;只当在需要压制睾酮的情况下才合乎情理。
不过,即使要深入探究 SHBG从现有研究表明的 SHBG 在限制游离雌二醇——很可能也在限制雌二醇的生物活性——方面的作用也只能说有那么一些。在非孕期雌二醇的生理水平下,由内源性及非口服形式的雌二醇引起的 SHBG 水平及游离雌二醇比例之变化相当微小。然而,当雌二醇水平相当高时,对 SHBG 之生成的影响才会更大。妊娠期内,随着大量增多的雌二醇而上升多达 5-10 倍的 SHBG 水平,会使游离雌二醇比例降低至非孕期的 60%;但同时游离雌二醇的实际水平也会大幅上扬。而且,妊娠早期 SHBG 水平的增幅、以及游离雌二醇比例的降幅都要小于妊娠后期。
即使在非口服形式的雌二醇疗法所能达到的雌二醇水平最高位之下,由 SHBG 引起的游离雌二醇比例之降幅应该也很有限;仅需略为提高雌二醇剂量,便可覆盖其影响。
至于口服雌二醇,其情况则与上文不同:其对 SHBG 之生成的影响较非口服形式更大SHBG 水平也更高,从而对游离雌二醇的限制作用更大。不过,目前有关这种游离雌二醇的降低会导致口服雌二醇的活性或效力减弱的说法仅存于理论可能。从疗效而言,口服雌二醇已经证明其自身非常有效;在低剂量下,游离雌二醇比例似乎降得并不多。此外,高剂量口服雌二醇对睾酮的压制作用,似乎与非口服形式相当——尽管尚无任何直接比较以佐证<sup>([维基百科][WIKI-4]; [图表][GRAPH-2])</sup>。除压制睾酮的效果外,现有研究并未发现口服与非口服形式雌二醇在女性化、乳房发育效果等方面有任何差异<sup>([Sam S., 2020][SS20])</sup>
至于口服雌二醇,其情况则与上文不同:其对 SHBG 之生成的影响较非口服形式更大SHBG 水平也更高,从而对游离雌二醇的限制作用更大。不过,目前有关这种游离雌二醇的降低会导致口服雌二醇的活性或效力减弱的说法仅存于理论可能。从疗效而言,口服雌二醇已经证明其自身非常有效;在低剂量下,游离雌二醇比例似乎降得并不多。此外,高剂量口服雌二醇对睾酮的压制作用,似乎与非口服形式相当——尽管尚无任何直接比较以佐证<sup>([维基百科][WIKI-4]; [图表][GRAPH-2])</sup>。除压制睾酮的效果外,现有研究并未发现口服与非口服形式雌二醇在女性化、乳房发育效果等方面有任何差异<sup>([Sam, 2020][SS20])</sup>
综上,在 SHBG 水平及游离雌二醇比例方面,口服与非口服形式的雌二醇应该基本不存在值得关注的疗效差别。
SHBG 水平的升高除了会降低游离雌二醇比例之外,还会降低游离睾酮比例,降幅亦更大。这点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很有利。

View File

@ -2,7 +2,7 @@
title: 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舌下含服雌二醇以取代口服雌二醇的探索
linkTitle: 替代口服:舌下含服雌二醇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雌二醇的舌下含服途径尽管研究较少,也有一定不足,但已在实践中行之有效,可作为口服途径的替代。
author: Sam S.
author: Sam
published: 2021-06-11
updated: 2021-09-06
translated: 2022-10-25
@ -17,7 +17,7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 译者按 {#notice}
1. **<u>⚠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医疗、处方建议。如有医疗需要,应于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u>**
1. 本文系基于 Aly W. 所作《[舌下含服雌二醇及口服醋酸甲羟孕酮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中的应用][AW19-SUB]》的一次充分拓展的讨论,显然已取而代之。
1. 本文系基于 Aly 所作《[舌下含服雌二醇及口服醋酸甲羟孕酮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中的应用][AW19-SUB]》的一次充分拓展的讨论,显然已取而代之。
1. 因译者能力所限,部分术语之翻译或有纰漏,烦请指正。
[AW19-SUB]: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sublingual-e2-mpa-jain-2019/
@ -34,7 +34,7 @@ trackHash: 7378b09b623aaedc898e8e60a30a5035fb5d10d2
许多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会想知道有关舌下含服雌二醇的详情;在网上询问最多的问题有“我应该使用多大剂量的含服雌二醇?”“我应该隔多久含服一次?”“舌下含服比口服要好吗?”等等。
在早前,笔者曾对有关口服与舌下含服雌二醇之间之比较的文献作了评述<sup>([Sam S., 2020a][SS20a])</sup>。尽管不少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已有舌下含服雌二醇的经验,对于自行用药者亦然,但笔者未在该评述当中提及舌下/面颊含服。其中部分原因包括,对此类不同于传统上更常用的途径的雌二醇用法给予关注的研究特别少;这貌似也是许多临床实践指南未囊括舌下含服雌二醇的原因所在<sup>([Aly W., 2020a][AW20-GUIDE])</sup>。而且,当时笔者希望只专注于口服雌二醇。
在早前,笔者曾对有关口服与舌下含服雌二醇之间之比较的文献作了评述<sup>([Sam, 2020a][SS20a])</sup>。尽管不少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已有舌下含服雌二醇的经验,对于自行用药者亦然,但笔者未在该评述当中提及舌下/面颊含服。其中部分原因包括,对此类不同于传统上更常用的途径的雌二醇用法给予关注的研究特别少;这貌似也是许多临床实践指南未囊括舌下含服雌二醇的原因所在<sup>([Aly, 2020a][AW20-GUIDE])</sup>。而且,当时笔者希望只专注于口服雌二醇。
不过,在该评述发表之后,有好几篇关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舌下含服雌二醇的研究论文都发表了。有了这些新资料,笔者觉得有必要针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常见的问题,来深入剖析此类用法;于是便有了本文。本文对已发表的有关舌下含服雌二醇——尤其是其在跨性别护理方面的应用——的医学文献进行概述,以期为上述问题进行释疑。
需要指出,尽管舌下含服与面颊含服完全是两回事,但其作用机理与药理学特性非常相似<sup>([Perloff, 1950][P50]; [Chandrasekhara et al., 2002][C02])</sup>。因此,虽然笔者在此主要讨论的是舌下含服,但其中许多内容同样适用于面颊含服途径。
@ -85,7 +85,7 @@ EV 的分子质量更大,在同样剂量下的有效成分也更少。
由于舌下/面颊含服雌二醇的半衰期很短,一些与在女性化激素疗法使用之有关的问题浮出了水面。在网络论坛上,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哪种性别肯定激素治疗的处方是最“有利于”雌激素产生女性化效果的——其中包括(而不限于)乳房发育和脂肪分布的效果。
目前尚无任何数据描述舌下含服雌二醇引起的女性化程度;相比之下,口服及透皮雌二醇已有所描述<sup>([Sam S., 2020a][SS20a])</sup>。不过,如上文所述,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及性腺发育不良的顺性别女孩的乳房发育及其它女性化效果上,口服与非口服形式的雌二醇并未被发现有任何差别<sup>([Rosenfield et al., 2005][R05]; [Shah et al., 2014][S14]; [Klaver et al., 2018][K18]; [de Blok et al., 2021][B21])</sup>。因此,对于舌下含服的雌二醇,应该也不会在效力上有别于之。
目前尚无任何数据描述舌下含服雌二醇引起的女性化程度;相比之下,口服及透皮雌二醇已有所描述<sup>([Sam, 2020a][SS20a])</sup>。不过,如上文所述,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及性腺发育不良的顺性别女孩的乳房发育及其它女性化效果上,口服与非口服形式的雌二醇并未被发现有任何差别<sup>([Rosenfield et al., 2005][R05]; [Shah et al., 2014][S14]; [Klaver et al., 2018][K18]; [de Blok et al., 2021][B21])</sup>。因此,对于舌下含服的雌二醇,应该也不会在效力上有别于之。
迄今已有多家性别诊所使用舌下含服雌二醇;这一事实令人振奋,其表明舌下含服雌二醇可有效促进女性化<sup>([Deutsch, Bhakri & Kubicek, 2015][DBK15]; [Lim et al., 2019][L19]; [Cirrincione et al., 2021][C21])</sup>。而且,鉴于迄今尚无任何对比并客观评价舌下含服雌二醇之女性化效力的研究,目前根本说不准口服与舌下含服雌二醇在女性化效果上到底有任何差别。但愿将来会有更多研究聚焦于此。
### 舌下含服雌二醇对睾酮的压制效力 {#testosterone-suppressing-efficacy-of-sublingually-administered-estradiol}
@ -102,7 +102,7 @@ EV 的分子质量更大,在同样剂量下的有效成分也更少。
然而,这些研究可能表明: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如果舌下含服雌二醇的剂量不够大、且不使用其它抗雄制剂,则不足以最大程度地压制性腺功能;而大剂量又会带来更高的健康风险。
还有一种可能:在与有关前列腺癌的研究所采用的剂量(如 2-4 片 100 μg/24小时的透皮贴片相当的情况下舌下含服的单雌二醇疗法可能不及前者有效。因此对于单雌激素疗法的处方使用雌二醇透皮贴片、凝胶或者非肠道途径的雌二醇酯如戊酸雌二醇注射剂可能更为可靠。
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者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舌下含服雌二醇(合并或不合并低剂量醋酸甲羟孕酮,即 MPA——一种合成孕酮制剂进行了研究<sup>([Jain, Kwan & Forcier, 2019][JKF19])</sup>。研究显示,当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同时使用舌下含服雌二醇与 MPA 时,睾酮水平均至少有相当程度的下降,并降至女性范围(<50 ng/dL 10 mg/使<sup>([Aly W., 2019][AW19-CPA])</sup>
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者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舌下含服雌二醇(合并或不合并低剂量醋酸甲羟孕酮,即 MPA——一种合成孕酮制剂进行了研究<sup>([Jain, Kwan & Forcier, 2019][JKF19])</sup>。研究显示,当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同时使用舌下含服雌二醇与 MPA 时,睾酮水平均至少有相当程度的下降,并降至女性范围(<50 ng/dL 10 mg/使<sup>([Aly, 2019][AW19-CPA])</sup>
### 对舌下含服引起的雌二醇水平的监测 {#monitoring-of-estradiol-levels-with-sublingual-administration}
@ -132,7 +132,7 @@ EV 的分子质量更大,在同样剂量下的有效成分也更少。
### 雌激素的不良健康影响 {#adverse-health-effects-of-estrogens}
由于对肝脏的一系列影响,雌激素在暴露量足够的条件下,会引起血栓风险的上升<sup>([Kuhl, 2005][K05]; [Aly W., 2020b][AW20-CLOT])</sup>。此外,雌激素在特定条件下还会引起其它心血管并发症<sup>([Anderson et al., 2004][A04]; [Mikkola et al., 2005][M05])</sup>。这些是跟性别肯定激素疗法相关的最大的健康顾虑——尽管其绝对风险在短期内很低。
由于对肝脏的一系列影响,雌激素在暴露量足够的条件下,会引起血栓风险的上升<sup>([Kuhl, 2005][K05]; [Aly, 2020b][AW20-CLOT])</sup>。此外,雌激素在特定条件下还会引起其它心血管并发症<sup>([Anderson et al., 2004][A04]; [Mikkola et al., 2005][M05])</sup>。这些是跟性别肯定激素疗法相关的最大的健康顾虑——尽管其绝对风险在短期内很低。
仅有少量研究评估了舌下含服雌二醇对肝脏的影响<sup>([Pines et al., 1999][P99]; [Lim et al., 2019][L19])</sup>。数据发现其在脂质与胆固醇上的作用与其它形式的雌激素相似。有一项证据表明舌下含服雌二醇对肝脏的作用要强于透皮雌二醇等其它形式;那就是其引起的雌酮与硫酸雌酮含量显著更高——也即,其在肝脏内引起的雌激素暴露量更大<sup>([Burnier et al., 1981][B81]; [Cirrincione et al., 2021][C21])</sup>。非口服形式的雌二醇在高剂量下可引起高凝状态,从而在肝脏引起强烈的雌激素活动。

View File

@ -2,7 +2,7 @@
title: 关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舌下含服戊酸雌二醇片剂的简介
linkTitle: 舌下含服戊酸雌二醇的可行性
description: 戊酸雌二醇的舌下含服途径尽管鲜有研究,但其与含服雌二醇同样有效,也可作为口服途径的替代。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19-01-05
updated: 2021-09-07
translated: 2022-02-18
@ -33,7 +33,7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介绍 {#introduction}
雌二醇片如诺坤复Estrofem、Estrace 等]口服后,通常会被吞服。然而,作为通常的吞服途径之替代,雌二醇片也被用于舌下含服,或含于面颊或嘴唇、牙龈处。舌下、面颊含服雌二醇片相较口服,可达到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以及雌二醇水平 ([Sam S., 2021](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sublingual-e2-transfem/))。
雌二醇片如诺坤复Estrofem、Estrace 等]口服后,通常会被吞服。然而,作为通常的吞服途径之替代,雌二醇片也被用于舌下含服,或含于面颊或嘴唇、牙龈处。舌下、面颊含服雌二醇片相较口服,可达到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以及雌二醇水平 ([Sam, 2021](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sublingual-e2-transfem/))。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在激素治疗当中常采用舌下含服雌二醇。在一些国家例如在欧洲口服用雌二醇会以戊酸雌二醇EV如补佳乐Progynova片的形式提供。经常有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咨询**EV 片是否也能像雌二醇片那样被舌下含服,以及二者是否会有差异**。

View File

@ -1,7 +1,7 @@
---
title: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简介
description: 本文旨在对与女性化激素治疗FHT有关的各方面进行全方面介绍及科普。
author: Aly W.
author: Aly
published: 2018-08-04
updated: 2022-10-29
translated: 2022-11-03
@ -50,7 +50,7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孕激素**在女性化或[青春期][wiki25]乳房发育中基本上没有已知的作用。孕激素不作为女性化的媒介,但是却在[女性生殖系统][wiki26]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妊娠][wiki27]期间必不可少的激素。<sup>([维基][wiki28-eitbab])</sup>孕激素也会阻断雌激素在身体某些部位中的作用,如[子宫][wiki29]、阴道和乳房。<sup>([维基][wiki28-ae])</sup>
- **雄激素**导致[男性化][wiki30]:这包括 [阴茎的增长][wiki31]、[肩膀的变宽][wiki32]、[肋骨的扩张][wiki33]、[肌肉的增长][wiki34]、[声音的加深][wiki35]、[脂肪分布的男性化][wiki36] (集中在腹部和腰部),以及 [面部、身体毛发的生长][wiki37] ([维基][wiki38-eitbab])。雄激素还引起各种普遍不受欢迎的皮肤和头发影响,如 [油性皮肤][wiki39]、[痤疮][wiki40]、[皮脂溢出][wiki41]、[头皮脱发][wiki42] 和 [体味][wiki43]。此外,雄激素还阻止由雌激素激发的乳房发育。
除了对身体的影响外,性激素在大脑中也有作用,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例如,雄激素在男性中产生明显的 [性欲][wiki44] 和 [性唤醒][wiki45] (包括 [自发勃起][wiki46]),而雌激素是负责女性性欲的主要激素 <sup>([Cappelletti & Wallen, 2016][CW16])</sup>。性激素对健康也有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例如,雌激素可以保持[骨骼强度][wiki47],并可能防止顺性别妇女患 [心脏病][wiki48],但也会增加[乳腺癌][wiki49]及[血栓][wiki50]的风险<sup>([Aly W., 2020][AW20-BC])</sup>
除了对身体的影响外,性激素在大脑中也有作用,影响认知、情绪和行为。例如,雄激素在男性中产生明显的 [性欲][wiki44] 和 [性唤醒][wiki45] (包括 [自发勃起][wiki46]),而雌激素是负责女性性欲的主要激素 <sup>([Cappelletti & Wallen, 2016][CW16])</sup>。性激素对健康也有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例如,雌激素可以保持[骨骼强度][wiki47],并可能防止顺性别妇女患 [心脏病][wiki48],但也会增加[乳腺癌][wiki49]及[血栓][wiki50]的风险<sup>([Aly, 2020][AW20-BC])</sup>
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还有[抗促性腺激素][wiki51]的作用——其可抑制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wiki52] (GnRH) 诱导的 [促性腺激素][wiki53][即[促黄体激素][wiki54] (LH) 和 [促卵泡激素][wiki55] (FSH) ]从大脑垂体中的分泌。促性腺激素向性腺发出信号,使其制造性激素并提供生育所需的精子和卵细胞。因此,促性腺激素水平的降低将导致性腺性激素分泌的减少和生育能力的降低。如果促性腺激素水平被充分抑制,性腺将完全不再制造性激素,生育能力将停止。
体内绝大部分的雌二醇、睾酮和孕酮是由性腺产生的。其余少量的这些激素大部分是由 [肾上腺][wiki57] 产生的,其位于 [肾脏][wiki58] 顶部。
@ -111,7 +111,7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section>
绝经前妇女的平均雌二醇水平约为 100 pg/mL合 367 pmol/L男性则为 25 pg/mL合 92 pmol/L至于妇女平均雌二醇水平的第 95 百分位范围,则为 50-250 pg/mL180-918 pmol/L<sup>(例如 [Abbott, 2009][A09], [图表][graph2]; [Verdonk et al., 2019][V19], [图表][graph1])</sup>。而绝经前妇女整个月经周期(即一个月)内由卵巢分泌的雌二醇平均约有 6 mg<sup>([Rosenfield et al., 2008][R08])</sup>;这相当于 200 μg/天的平均产出速率。女性在正常经历青春期时,雌二醇水平会缓慢上升,同时发生乳房发育与女性化过程。在青春期不同阶段,平均雌二醇水平都相当之低——直至后期也仍低于 50-60 pg/mL180-220 pmol/L左右<sup>([Aly W., 2020][AW20-HLFP])</sup>
绝经前妇女的平均雌二醇水平约为 100 pg/mL合 367 pmol/L男性则为 25 pg/mL合 92 pmol/L至于妇女平均雌二醇水平的第 95 百分位范围,则为 50-250 pg/mL180-918 pmol/L<sup>(例如 [Abbott, 2009][A09], [图表][graph2]; [Verdonk et al., 2019][V19], [图表][graph1])</sup>。而绝经前妇女整个月经周期(即一个月)内由卵巢分泌的雌二醇平均约有 6 mg<sup>([Rosenfield et al., 2008][R08])</sup>;这相当于 200 μg/天的平均产出速率。女性在正常经历青春期时,雌二醇水平会缓慢上升,同时发生乳房发育与女性化过程。在青春期不同阶段,平均雌二醇水平都相当之低——直至后期也仍低于 50-60 pg/mL180-220 pmol/L左右<sup>([Aly, 2020][AW20-HLFP])</sup>
而当妇女绝经后,其卵巢不再分泌大量雌激素,此时雌二醇水平一般低于 10-20 pg/mL37-73 pmol/L<sup>([Nakamoto, 2016][N16])</sup>。已知成人围绝经期症状与低于 50 pg/mL184 pmol/L的雌二醇水平相关这些症状包括潮热、抑郁情绪、去女性化如乳房萎缩脂肪分布女性化程度降低等、皮肤老化加速、以及骨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等。
至于睾酮水平,绝经前妇女平均约为 30 ng/dL1.0 nmol/L男性则为 600 ng/dL21 nmol/L。由这些数值可知男性的睾酮水平平均比女性高约 20 倍。男性在接受 [性腺切除术][wiki66](去势或摘除睾丸)之后,睾酮水平与女性相似 (<50 ng/dL 1.7 nmol/L)<sup>([Nishiyama, 2014][N14]; [Itty & Getzenberg, 2020][IG20])</sup>
@ -130,7 +130,7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对性腺的抑制作用 {#gonadal-suppression}
在足够高的暴露量下,雌激素和雄激素能够完全抑制性腺性激素的分泌;而孕激素本身能够部分但大幅度抑制之。具体而言,根据一些有关顺性别男性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研究的发现,雌二醇水平在 200 pg/mL734 pmol/L左右时一般能抑制睾酮水平约 90% (至大约 50 ng/dL或 1.7 nmol/L);而雌二醇水平在 500 pg/mL1,840 pmol/L左右时平均能抑制睾酮水平约 95% (至大约 2030 ng/dL或 0.7-1.0 nmol/L) <sup>([维基][wiki24-ae]; [图表][graph4])</sup>。低于 20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也可抑制睾酮水平,不过程度有所降低 <sup>([Aly W., 2019][AW19-OEL2]; [Aly W., 2019][AW19-ESMJ2]; [Aly W., 2020][AW20-EPDR])</sup>
在足够高的暴露量下,雌激素和雄激素能够完全抑制性腺性激素的分泌;而孕激素本身能够部分但大幅度抑制之。具体而言,根据一些有关顺性别男性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研究的发现,雌二醇水平在 200 pg/mL734 pmol/L左右时一般能抑制睾酮水平约 90% (至大约 50 ng/dL或 1.7 nmol/L);而雌二醇水平在 500 pg/mL1,840 pmol/L左右时平均能抑制睾酮水平约 95% (至大约 2030 ng/dL或 0.7-1.0 nmol/L) <sup>([维基][wiki24-ae]; [图表][graph4])</sup>。低于 200 pg/mL 的雌二醇水平也可抑制睾酮水平,不过程度有所降低 <sup>([Aly, 2019][AW19-OEL2]; [Aly, 2019][AW19-ESMJ2]; [Aly, 2020][AW20-EPDR])</sup>
<section class="box">
@ -140,13 +140,13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section>
单独使用孕激素最多可以抑制五至七成的睾酮水平 (至大约平均 150300 ng/dL或 5.2-10.4 nmol/L) <sup>([Aly W., 2019][AW19-CPA-TT]; [维基][wiki78-ae])</sup>。然而,在与少量的雌激素合用时,孕激素的抗促性腺激素作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最大有效剂量的孕激素对睾酮水平的抑制作用达到完全,抑制约 95% (至大约 2030 ng/dL或 0.7-1.0 nmol/L) <sup>([Aly W., 2019][AW19-CPA])</sup>。因此,与单独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相比,合并使用时可以用较低的剂量将对睾酮的抑制作用最大化。
单独使用孕激素最多可以抑制五至七成的睾酮水平 (至大约平均 150300 ng/dL或 5.2-10.4 nmol/L) <sup>([Aly, 2019][AW19-CPA-TT]; [维基][wiki78-ae])</sup>。然而,在与少量的雌激素合用时,孕激素的抗促性腺激素作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最大有效剂量的孕激素对睾酮水平的抑制作用达到完全,抑制约 95% (至大约 2030 ng/dL或 0.7-1.0 nmol/L) <sup>([Aly, 2019][AW19-CPA])</sup>。因此,与单独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相比,合并使用时可以用较低的剂量将对睾酮的抑制作用最大化。
目前,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已在利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抗促性腺激素作用,以抑制性腺睾酮的产生,并使睾酮水平更接近于顺性别妇女水平。应当指出,上述睾酮抑制率仅为平均值;在抑制睾酮方面,个人之间有很大差异。换句话说,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多或更少的激素剂量来实现同样的睾酮水平降幅。
### 女性化效果发生的时间线 {#timeline-of-effects}
在男性和女性的正常青春期,性激素暴露量在几年内缓慢增加 <sup>([Aly W., 2020][AW20-HLFP])</sup>,性成熟随之发生。对于不再处于青春期的跨性别者,其一般会立即使用相当于成年状态(乃至更高)的剂量的激素,这可能导致第二性征的变化发生得更快。
在男性和女性的正常青春期,性激素暴露量在几年内缓慢增加 <sup>([Aly, 2020][AW20-HLFP])</sup>,性成熟随之发生。对于不再处于青春期的跨性别者,其一般会立即使用相当于成年状态(乃至更高)的剂量的激素,这可能导致第二性征的变化发生得更快。
下表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激素治疗效果发生的时间表,在文献资料当中常被引用;此处转载之并略有改动 <sup>([表格][table2])</sup>。其综合了口口相传的临床经验、专家意见和现有的有关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激素治疗的临床研究之观点。由于当下与女性化激素疗法之效果相关的研究还很有限,故该表内容可能不大准确。
<section class="box">
@ -217,13 +217,13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雌二醇酯][wiki112]也时常作为雌二醇使用;其作为雌二醇的[前体][wiki80],在体内可转换为雌二醇,故其生物活性与雌二醇基本相同。不过,其作为注射剂使用时,从注射位点吸收的速率较慢,从而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wiki117];因此给药频率可以少些。主要使用的雌二醇酯包括:[戊酸雌二醇][wiki113] [EV; 品牌有“补佳乐”Progynova、Progynon Depot (俗称“富士日雌”——译者注)、Delestrogen] ,以及[环戊丙酸雌二醇][wiki114] (EC; 品牌有 Depo-Estradiol)。
[聚磷酸雌二醇][wiki79] (PEP; Estradurin) 是一种 [聚合物][wiki118] 形式(即雌二醇分子链)的雌二醇前体注射剂;它的 [代谢][wiki91] 缓慢,作用时间很长。
诸如 [炔雌醇][wiki120] (EE; 用于 [避孕药][wiki121])、[合成雌激素][wiki122] [CEEs; Premarin (倍美力); 用于 [更年期激素治疗][wiki123]] 与 [己烯雌酚][wiki124] (DES; 已弃用) 等非生物同质性雌激素,因难以被肝脏代谢,故其对由雌激素调节的 [肝脏合成][wiki125] 过程的影响与雌二醇等生物同质性激素相比不成比例 <sup>([Aly W., 2020][AW20-ECBC])</sup>。因此,其具有更大的[血栓][wiki126]与[心血管问题][wiki127]等健康风险。由于可能需要较高剂量雌激素来充分抑制睾酮水平,结合上述理由,最好不要将非生物同质性雌激素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
诸如 [炔雌醇][wiki120] (EE; 用于 [避孕药][wiki121])、[合成雌激素][wiki122] [CEEs; Premarin (倍美力); 用于 [更年期激素治疗][wiki123]] 与 [己烯雌酚][wiki124] (DES; 已弃用) 等非生物同质性雌激素,因难以被肝脏代谢,故其对由雌激素调节的 [肝脏合成][wiki125] 过程的影响与雌二醇等生物同质性激素相比不成比例 <sup>([Aly, 2020][AW20-ECBC])</sup>。因此,其具有更大的[血栓][wiki126]与[心血管问题][wiki127]等健康风险。由于可能需要较高剂量雌激素来充分抑制睾酮水平,结合上述理由,最好不要将非生物同质性雌激素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
在性腺完整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当中,[生理性][wiki128]水平下的雌二醇,通常不足以将其睾酮水平抑制到女性范围。因此,雌二醇通常会合并一种抗雄制剂或孕激素,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这使得雌二醇部分抑制睾酮水平的同时,剩余睾酮会被抗雄制剂、孕激素抑制或阻塞。不过,抗雄制剂或孕激素的加入也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风险与开销。
作为替代,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可单独使用高剂量——即超生理剂量——的雌二醇治疗;这样对睾酮的抑制作用会更强,并将睾酮水平抑制到女性范围。
在没有雄激素的情况下,雌激素的女性化作用在低剂量下也可达到最大。目前已知除了睾酮抑制作用更强之外,较高剂量雌激素并不会更好地促进女性化<sup>([Deutsch, 2016][D16]; [Nolan & Cheung, 2021][NC21])</sup>。事实上,有迹象表明,如在治疗早期引入更高的雌激素剂量,则可能会导致乳房发育效果欠妥(本站未来将就此话题另行探讨)。因此,女性化激素治疗的临床目标更倾向于对睾酮的抑制,而非让雌二醇水平达到某个值。
更高剂量的雌激素(包括雌二醇)也有更大的不良健康影响的风险,如血栓和心血管问题 <sup>([Aly W., 2020][AW20-EBC])</sup>;因此,最好使用生理剂量的雌二醇。不过与此同时,大剂量雌激素会有利于抑制睾酮;而且[非口服][wiki129]形式的雌二醇所带来的绝对风险很低——这对于有特定[风险因素][wiki130]的人群尤为重要。这些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缺乏运动、肥胖、孕激素的合并使用、吸烟、手术和罕见的[血栓指标异常][wiki131]等。而对于没有相关风险因素的健康年轻人群,略微超生理剂量的非口服雌二醇应当足够安全<sup>([Aly W., 2020][AW20-EBC])</sup>
更高剂量的雌激素(包括雌二醇)也有更大的不良健康影响的风险,如血栓和心血管问题 <sup>([Aly, 2020][AW20-EBC])</sup>;因此,最好使用生理剂量的雌二醇。不过与此同时,大剂量雌激素会有利于抑制睾酮;而且[非口服][wiki129]形式的雌二醇所带来的绝对风险很低——这对于有特定[风险因素][wiki130]的人群尤为重要。这些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缺乏运动、肥胖、孕激素的合并使用、吸烟、手术和罕见的[血栓指标异常][wiki131]等。而对于没有相关风险因素的健康年轻人群,略微超生理剂量的非口服雌二醇应当足够安全<sup>([Aly, 2020][AW20-EBC])</sup>
**雌二醇的途径、剂量和水平**
@ -235,16 +235,16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口服雌二醇的作用时间较长,足可每日仅服一次。口服雌二醇不仅非常便利,开销也较少,从而成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最欢迎、最常用的雌二醇形式。
口服雌二醇的生物利用度较低(约 5%),在个体之间,同等剂量下所达到的雌二醇水平差异也很大。因此,某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口服雌二醇时,可能仅产生很低的雌二醇水平;对睾酮的抑制作用亦可能不充分(取决于抗雄制剂)。
口服雌二醇有一项重大缺点:因肝脏的首过效应,其在肝脏内引起的雌二醇水平畸高,从而对由雌激素调节的肝脏合成机制产生不相称的影响<sup>([Aly W., 2020][AW20-EBC])</sup>。这还会增加血凝程度,增加血栓与心血管问题等一系列健康风险<sup>([Aly W., 2020][AW20-EBC])</sup>。如换用适当剂量的非口服雌二醇,则上述健康隐患会大大减轻。因此,透皮等非口服形式的雌二醇更适合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尽管其便利性不及口服,开销也普遍更大。迄今已有建议提出,考虑到血栓与心血管问题的风险随年龄增长的缘故,所有 40 岁以上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应使用非口服途径<sup>([Aly W., 2020][AW20-EBC])</sup>
口服雌二醇有一项重大缺点:因肝脏的首过效应,其在肝脏内引起的雌二醇水平畸高,从而对由雌激素调节的肝脏合成机制产生不相称的影响<sup>([Aly, 2020][AW20-EBC])</sup>。这还会增加血凝程度,增加血栓与心血管问题等一系列健康风险<sup>([Aly, 2020][AW20-EBC])</sup>。如换用适当剂量的非口服雌二醇,则上述健康隐患会大大减轻。因此,透皮等非口服形式的雌二醇更适合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尽管其便利性不及口服,开销也普遍更大。迄今已有建议提出,考虑到血栓与心血管问题的风险随年龄增长的缘故,所有 40 岁以上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应使用非口服途径<sup>([Aly, 2020][AW20-EBC])</sup>
口服雌二醇并不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用于高剂量单雌二醇疗法,因为(其难以达到)所需要的高雌二醇水平,其风险亦高于非口服途径;除了其对肝脏不相称的影响之外,其还会产生非生理水平的雌酮、硫酸雌酮等雌二醇代谢物。其临床意义(如有)尚未可知。
无论如何,根据现有研究,口服与非口服雌二醇已知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乳房发育和女性化等方面具有同等效力<sup>([Sam S., 2020][SS20-OVTE]; [Aly W., 2019][AW19-PFC-O])</sup>
无论如何,根据现有研究,口服与非口服雌二醇已知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乳房发育和女性化等方面具有同等效力<sup>([Sam, 2020][SS20-OVTE]; [Aly, 2019][AW19-PFC-O])</sup>
#### 舌下含服雌二醇 {#sublingual-estradiol}
口服雌二醇片剂可改为舌下含服。舌下含服雌二醇片剂有数倍于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可引起远高于口服的总雌二醇水平<sup>([Sam S., 2021][SS21-SET]; [维基百科][wiki110-sa]; [图表][graph7])</sup>。如需要的话,可以利用舌下含服雌二醇片剂,来减少剂量(同时减少开销)或者产生更高雌二醇水平以期更好地抑制睾酮。
口服雌二醇片剂可改为舌下含服。舌下含服雌二醇片剂有数倍于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可引起远高于口服的总雌二醇水平<sup>([Sam, 2021][SS21-SET]; [维基百科][wiki110-sa]; [图表][graph7])</sup>。如需要的话,可以利用舌下含服雌二醇片剂,来减少剂量(同时减少开销)或者产生更高雌二醇水平以期更好地抑制睾酮。
不过,舌下含服雌二醇引起的雌二醇水平曲线比口服尖锐得多,维持较高雌二醇水平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应该建议使用舌下含服雌二醇时要全天分多次服用,以保持较稳定的雌二醇水平。
目前在睾酮抑制作用与健康风险上,舌下含服雌二醇所引起的尖锐曲线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临床意义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基本不明。
与雌二醇类似,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剂亦可用于舌下含服,且同样高效<sup>([Aly W., 2019][AW19-SEV]; [维基百科][wiki113-sa])</sup>
与雌二醇类似,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剂亦可用于舌下含服,且同样高效<sup>([Aly, 2019][AW19-SEV]; [维基百科][wiki113-sa])</sup>
舌下含服雌二醇的过程中可能会吞服部分成分,因此其事实上混合了舌下含服与口服的情形,从而具有一部分类似于口服雌二醇的健康风险<sup>([维基百科][wiki110-sa])</sup>
面颊含服雌二醇应具有和舌下含服一致的特性,不过其相关研究更少,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当中的使用亦较少<sup>([维基百科][wiki97])</sup>
@ -252,11 +252,11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透皮雌二醇包含贴片、凝胶、乳剂和喷雾剂等形式 <sup>([维基][wiki110-ta])</sup>。它们通常被贴在皮肤部位,如手臂、腹部和臀部。凝胶、乳剂与喷雾剂在使用后会很快变干,而贴片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附着于皮肤。由于皮肤的吸收速率有限,透皮雌二醇会像水库一样,在较长时间里持续释放雌二醇,从而维持非常稳定的雌二醇水平。因此,雌二醇凝胶、乳剂与喷剂皆适合每日一次使用;而贴片附着后可在 3-4 日或 7 日内(取决于品牌)持续释放雌二醇<sup>([表格][table3])</sup>
透皮雌二醇的开销要高于口服。凝胶、乳剂与喷剂的使用并不及口服方便;但贴片方便很多,因为其用药频率更低。然而,贴片有时会引起附着位点的不适,例如红肿、瘙痒等;而且偶尔会因吸附力不足而过早脱落。类似于口服,透皮雌二醇引起的雌二醇水平也在个体间差异显著;一些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对其的吸收能力很差,雌二醇水平也很低、不足以抑制睾酮。
已知形如 Lenzetto 的雌二醇喷剂仅可达到很低的雌二醇水平,其在女性化激素治疗当中的疗效可能不足<sup>([Aly W., 2020][AW20-EED]; [图表][graph8])</sup>
已知形如 Lenzetto 的雌二醇喷剂仅可达到很低的雌二醇水平,其在女性化激素治疗当中的疗效可能不足<sup>([Aly, 2020][AW20-EED]; [图表][graph8])</sup>
透皮雌二醇因在健康风险上低于口服,而多为 40 岁以上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使用。
对于高剂量雌二醇单服疗法,透皮雌二醇凝胶并不适合使用,因为其要达到可充分抑制睾酮的高雌二醇水平会很困难<sup>([Aly W., 2019][AW19-HDTE])</sup>。而另一方面,透皮雌二醇贴片可以用于该疗法:只需使用多个 100 μg/天的贴片<sup>([维基百科][wiki110-ta])</sup>
不同皮肤部位对透皮雌二醇的吸收程度不同<sup>([维基百科][wiki110-ta])</sup>。如在生殖器部位(特别在阴囊或新阴唇)使用透皮雌二醇,其吸收率尤其高于常规皮肤位点,引起的雌二醇水平也远高于常规<sup>([Aly W., 2019][AW19-GEA])</sup>。这一点很实用,其在需要时可用更少剂量(还有更少的药费)来达到更高的雌二醇水平、并更好地抑制睾酮。
对于高剂量雌二醇单服疗法,透皮雌二醇凝胶并不适合使用,因为其要达到可充分抑制睾酮的高雌二醇水平会很困难<sup>([Aly, 2019][AW19-HDTE])</sup>。而另一方面,透皮雌二醇贴片可以用于该疗法:只需使用多个 100 μg/天的贴片<sup>([维基百科][wiki110-ta])</sup>
不同皮肤部位对透皮雌二醇的吸收程度不同<sup>([维基百科][wiki110-ta])</sup>。如在生殖器部位(特别在阴囊或新阴唇)使用透皮雌二醇,其吸收率尤其高于常规皮肤位点,引起的雌二醇水平也远高于常规<sup>([Aly, 2019][AW19-GEA])</sup>。这一点很实用,其在需要时可用更少剂量(还有更少的药费)来达到更高的雌二醇水平、并更好地抑制睾酮。
透皮雌二醇不应用于乳房;因为这种方式已知不会更好促进乳房发育,而且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如对乳腺癌风险的影响)犹未可知。
#### 注射用雌二醇 {#injectable-estradiol}
@ -266,8 +266,8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注射用雌二醇的开销普遍较小,但需要定期注射,因此相比其它途径显得不大方便;而且长期使用时会有在体内不断积累疤痕组织的风险。
注射用雌二醇已在全球许多地区(如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停售,故其可用地域有限。近年来,许多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转而从黑市购买作坊自制的雌二醇注射剂使用。
雌二醇注射剂的剂量往往高于其它形式的雌二醇,并可产生极高的雌二醇水平。这有助于抑制睾酮,因此其似乎成为了最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用于高剂量雌二醇单服疗法的选择。不过,如此高的剂量也很容易导致摄入过量,并提高不必要的风险<sup>(例如 [Aly W., 2020][AW20-EBC])</sup>。为引导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选择合适的剂量与注射间隔,本站已有相关资料提供,包括对各注射剂引起的雌二醇水平的模拟器与非正式的荟萃分析<sup>([Aly W., 2021][AW21-IESR]; [Aly W., 2021][AW21-IEMA])</sup>;还有一份表格提供了各注射用雌二醇酯与其它雌二醇途径、形式之间大致等效的剂量数据<sup>([Aly W., 2020][AW20-EED])</sup>
需要指出,遗憾的是,现有跨性别护理指南所推荐的注射用雌二醇酯剂量显然已高度过量、注射间隔也过长(例如每两周 10-40 mg 戊酸雌二醇),从而不宜用于治疗<sup>([Aly W., 2021][AW21-IEMA-RECOM])</sup>
雌二醇注射剂的剂量往往高于其它形式的雌二醇,并可产生极高的雌二醇水平。这有助于抑制睾酮,因此其似乎成为了最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用于高剂量雌二醇单服疗法的选择。不过,如此高的剂量也很容易导致摄入过量,并提高不必要的风险<sup>(例如 [Aly, 2020][AW20-EBC])</sup>。为引导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选择合适的剂量与注射间隔,本站已有相关资料提供,包括对各注射剂引起的雌二醇水平的模拟器与非正式的荟萃分析<sup>([Aly, 2021][AW21-IESR]; [Aly, 2021][AW21-IEMA])</sup>;还有一份表格提供了各注射用雌二醇酯与其它雌二醇途径、形式之间大致等效的剂量数据<sup>([Aly, 2020][AW20-EED])</sup>
需要指出,遗憾的是,现有跨性别护理指南所推荐的注射用雌二醇酯剂量显然已高度过量、注射间隔也过长(例如每两周 10-40 mg 戊酸雌二醇),从而不宜用于治疗<sup>([Aly, 2021][AW21-IEMA-RECOM])</sup>
笔者为高剂量雌二醇单服疗法所推荐的注射用雌二醇酯剂量与间隔,已于下方列出——其可维持平均雌二醇水平在 300 pg/mL合 1,100 pmol/L左右
- 苯甲酸雌二醇——0.67 mg/日、1.33 mg/两日或 2 mg/三日([模拟曲线][SIM-EB]
@ -309,15 +309,15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十一酸雌二醇][wiki136] | 肌肉或皮下注射 | 油溶液 | 2-12 mg/两周;<br/>或 4-24 mg/四周;<br/>或 6-36 mg/六周 |
| [聚磷酸雌二醇][wiki79] | 肌肉注射 | 水溶液 | 40160 mg/月<sup>(5)</sup> |
(1) 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应使用更低剂量雌二醇,以模拟女性正常青春期之间的雌二醇暴露量<sup>([Aly W., 2020][AW20-HLFP])</sup>
(2) 建议每日分 2-4 次(即每隔 6-12 小时)分量含服,而非每日一次<sup>([Sam S., 2021][SS21-SET])</sup>
(3) 喷剂形式在通常剂量下仅可产生非常低的雌二醇水平,并不适合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sup>([Aly W., 2020][AW20-EED]; [图表][graph8])</sup>
(4) 戊酸雌二醇的雌二醇含量约为 75%,故其剂量需增至约 1.3 倍,以达到同等雌二醇水平<sup>([Aly W., 2019][AW19-SEV]; [Sam S., 2021][SS21-SET])</sup>
(1) 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应使用更低剂量雌二醇,以模拟女性正常青春期之间的雌二醇暴露量<sup>([Aly, 2020][AW20-HLFP])</sup>
(2) 建议每日分 2-4 次(即每隔 6-12 小时)分量含服,而非每日一次<sup>([Sam, 2021][SS21-SET])</sup>
(3) 喷剂形式在通常剂量下仅可产生非常低的雌二醇水平,并不适合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sup>([Aly, 2020][AW20-EED]; [图表][graph8])</sup>
(4) 戊酸雌二醇的雌二醇含量约为 75%,故其剂量需增至约 1.3 倍,以达到同等雌二醇水平<sup>([Aly, 2019][AW19-SEV]; [Sam, 2021][SS21-SET])</sup>
(5) 可于最初 1-2 次注射中使用稍高的起始负荷剂量(如 240-320 mg以使雌二醇水平更快达到稳态不过聚磷酸雌二醇近来已不再生产显然也不再能获取。
</section>
另可于他处查阅不同形式、途径与剂量的雌二醇所产生的雌二醇水平([维基百科][wiki110]; [表格][table4]),以及其大致等效的剂量数据([Aly W., 2020][AW20-EED])。
另可于他处查阅不同形式、途径与剂量的雌二醇所产生的雌二醇水平([维基百科][wiki110]; [表格][table4]),以及其大致等效的剂量数据([Aly, 2020][AW20-EED])。
在雌二醇治疗过程中,个体之间达到的雌二醇水平有很大差异。也就是说,使用相同剂量的雌二醇治疗时,个体之间的雌二醇水平可能差别很大。这种差异性在口服和透皮途径中最明显,但即使是雌二醇注射剂及其它形式,也会产生一定差异。因此,雌二醇剂量的推荐值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应以验血结果为指引,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实现“一人一方”。
还应注意的是,某些特定途径所产生的雌二醇水平波动很大,从而使得其每次测定的结果差别会很明显。这里要特别提到舌下含服和注射用雌二醇:其在雌二醇水平上的波动是可预见的,在解读验血结果时也必须清楚这一点。验血结果上的差异可通过选择有人指导的、一致的时机进行采血而降至最小。
@ -335,9 +335,9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合成孕酮的开发得益于其作为药物使用时在[体内的性状][wiki145]比孕酮更佳。当下仅有少数临床使用的孕激素被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不过,大多数孕激素都有相同的孕激素作用(少部分除外),因此理论上几乎任何孕激素皆可一用。
孕激素通过其孕激素效力与对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实现抗促性腺激素作用;这使得促性腺激素对性腺的刺激作用减弱,从而减少性激素分泌量、降低生育能力。迄今已有多项研究描述了不同孕激素在顺性别男性、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身上产生的与剂量相关的睾酮抑制作用<sup>([Nieschlag, Zitzmann, & Kamischke, 2003][NZK03]; [Nieschlag, 2010][N10]; [Nieschlag & Behre, 2012][NB12]; [Zitzmann et al., 2017][Z17]; [Aly W., 2019][AW19-CPA])</sup>。上述研究的对象包括:
孕激素通过其孕激素效力与对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实现抗促性腺激素作用;这使得促性腺激素对性腺的刺激作用减弱,从而减少性激素分泌量、降低生育能力。迄今已有多项研究描述了不同孕激素在顺性别男性、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身上产生的与剂量相关的睾酮抑制作用<sup>([Nieschlag, Zitzmann, & Kamischke, 2003][NZK03]; [Nieschlag, 2010][N10]; [Nieschlag & Behre, 2012][NB12]; [Zitzmann et al., 2017][Z17]; [Aly, 2019][AW19-CPA])</sup>。上述研究的对象包括:
- 醋酸环丙孕酮CPA<sup>([Aly W., 2019][AW19-CPA]; [维基百科][wiki78-ae])</sup>
- 醋酸环丙孕酮CPA<sup>([Aly, 2019][AW19-CPA]; [维基百科][wiki78-ae])</sup>
- 醋酸甲羟孕酮MPA<sup>([维基百科][wiki141-aaae])</sup>
- 炔诺酮NET<sup>([维基百科][wiki142-ae])</sup>及醋酸炔诺酮NETA<sup>([维基百科][wiki146])</sup>
- 左炔诺孕酮LNG<sup>([Zitzmann et al., 2017][Z17]; [维基百科][wiki147])</sup>
@ -346,11 +346,11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天然)孕酮<sup>([维基百科][wiki160-ae])</sup>
- 等等。
仅使用高剂量孕激素时,其对睾酮水平的平均抑制率最大可达 50-70% 左右<sup>([Aly W., 2019][AW19-CPA]; [Zitzmann et al., 2017][Z17] ([图表][Z17-GRAPH]))</sup>;而当合并雌激素使用时,抑制率提升至约 95%,此时睾酮水平落入到女性正常范围<sup>([Aly W., 2019][AW19-CPA])</sup>。在顺性别妇女当中,孕激素似乎往往能以相当于抑制排卵所需的约 5-10 倍的剂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睾酮抑制能力<sup>([Aly W., 2019][AW19-CPA])</sup>
在诸多孕激素当中,口服孕酮与地诺孕素属于例外:因为其效力较弱、性状也不寻常,对促性腺激素的拮抗效应不高,无法很好地抑制睾酮水平<sup>([Aly W., 2018][AW18-OPLL]; [维基百科][wiki150]; [维基百科][wiki143-app])</sup>
仅使用高剂量孕激素时,其对睾酮水平的平均抑制率最大可达 50-70% 左右<sup>([Aly, 2019][AW19-CPA]; [Zitzmann et al., 2017][Z17] ([图表][Z17-GRAPH]))</sup>;而当合并雌激素使用时,抑制率提升至约 95%,此时睾酮水平落入到女性正常范围<sup>([Aly, 2019][AW19-CPA])</sup>。在顺性别妇女当中,孕激素似乎往往能以相当于抑制排卵所需的约 5-10 倍的剂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睾酮抑制能力<sup>([Aly, 2019][AW19-CPA])</sup>
在诸多孕激素当中,口服孕酮与地诺孕素属于例外:因为其效力较弱、性状也不寻常,对促性腺激素的拮抗效应不高,无法很好地抑制睾酮水平<sup>([Aly, 2018][AW18-OPLL]; [维基百科][wiki150]; [维基百科][wiki143-app])</sup>
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孕激素除了增强对睾酮的抑制作用之外,在女性化及乳房发育等方面并无任何明显或已知的助益。尽管有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传言][wiki151],其使用孕激素后促进了乳房发育;但孕激素在乳房尺寸或形状上有多少促进作用的问题尚存在争议,目前也尚无任何理论或证据支持之<sup>([维基百科][wiki69-p]; [Aly W., 2020][AW20-PBDP]; [Aly W., 2020][AW20-CBDP])</sup>。过早地引入孕激素有可能会对乳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在高剂量下)<sup>([Aly W., 2019][AW19-PSBDE])</sup>
此外,有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也传言,孕激素对其性欲有促进作用;不过,笔者在一篇文献评述里指出,无论孕酮还是合成孕酮皆不会增加人的性欲<sup>([Aly W., 2020][AW20-PSD])</sup>。相反,现有证据表明孕激素对性欲无影响或起负面作用——其中负面作用或仅在高剂量下产生<sup>([Aly W., 2020][AW20-PSD])</sup>
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孕激素除了增强对睾酮的抑制作用之外,在女性化及乳房发育等方面并无任何明显或已知的助益。尽管有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传言][wiki151],其使用孕激素后促进了乳房发育;但孕激素在乳房尺寸或形状上有多少促进作用的问题尚存在争议,目前也尚无任何理论或证据支持之<sup>([维基百科][wiki69-p]; [Aly, 2020][AW20-PBDP]; [Aly, 2020][AW20-CBDP])</sup>。过早地引入孕激素有可能会对乳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在高剂量下)<sup>([Aly, 2019][AW19-PSBDE])</sup>
此外,有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也传言,孕激素对其性欲有促进作用;不过,笔者在一篇文献评述里指出,无论孕酮还是合成孕酮皆不会增加人的性欲<sup>([Aly, 2020][AW20-PSD])</sup>。相反,现有证据表明孕激素对性欲无影响或起负面作用——其中负面作用或仅在高剂量下产生<sup>([Aly, 2020][AW20-PSD])</sup>
还有人声称,孕酮也会改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情绪;但目前此观点也尚未得到临床证据支持<sup>([Coleman et al., 2022][C22]; [Nolan et al., 2022][N22])</sup>。需要指出,有约 30% 的顺性别妇女进入黄体期后,由于高孕酮水平所带来的代谢产物:[神经甾体][wiki153](如[别孕烷醇酮][wiki161])的作用,其情绪事实上反而会变差;更有约 2-10% 的妇女会因其产生明显不良反应<sup>([Bäckström et al., 2011][B11]; [Edler Schiller, Schmidt, & Rubinow, 2014][ESR14]; [Sundström-Poromaa et al., 2020][SP20])</sup>
尚需更多研究来评估孕激素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可能益处。
@ -361,15 +361,15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孕激素的其它脱靶效应包括抗雄激素、[糖皮质激素][wiki154]与[抗盐皮质激素][wiki155]效力。这些作用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如抑制或阻断雄激素)、副作用和健康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合成孕酮并不产生任何有害脱靶效应(即雄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效力);包括 CPA低剂量下、屈螺酮DRSP、地诺孕素、醋酸诺美孕酮NOMAC、地屈孕酮和己酸羟孕酮OHPC等。
在雌激素疗法中加入孕激素,会带来许多不良健康影响,其中包括血栓<sup>([维基百科][wiki75-bc]; [Aly W., 2020][AW20-EBC])</sup>、[冠心病][wiki48]<sup>([维基百科][wiki75-ch])</sup>与乳腺癌<sup>([维基][wiki75-se]; [Aly W., 2020][AW20-BC])</sup>等风险。高剂量孕激素也与某些良性脑瘤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脑膜瘤][wiki156]和[泌乳素瘤][wiki157]<sup>([维基][wiki158-bt]; [Aly W., 2020][AW20-CM])</sup>
在雌激素疗法中加入孕激素,会带来许多不良健康影响,其中包括血栓<sup>([维基百科][wiki75-bc]; [Aly, 2020][AW20-EBC])</sup>、[冠心病][wiki48]<sup>([维基百科][wiki75-ch])</sup>与乳腺癌<sup>([维基][wiki75-se]; [Aly, 2020][AW20-BC])</sup>等风险。高剂量孕激素也与某些良性脑瘤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脑膜瘤][wiki156]和[泌乳素瘤][wiki157]<sup>([维基][wiki158-bt]; [Aly, 2020][AW20-CM])</sup>
冠心病风险可能是由于由某些孕激素的较弱雄激素效力引起的[血脂][wiki159]改变;至于上文提及的其它风险,则可能是由其孕激素活性引起的<sup>([Stanczyk et al., 2013][S13]; [Jiang & Tian, 2017][JT17])</sup>
除了健康风险外,孕激素还与不良情绪变化有关;不过,此影响尚存在争议,至今无任何有力证据支持<sup>([维基][wiki75-mc]; [维基][wiki141-mc])</sup>
除去上述影响后,则孕激素多具有较好耐受性,副作用也极少。
与合成孕酮不同,天然孕酮无任何不利的脱靶效应;其不具备雄激素效力,不会对血脂有任何不良影响,从而被认为不会增加冠心病风险。在雌激素疗法当中加入口服孕酮,并不会增加血栓风险<sup>([维基][wiki137-clot])</sup>
此外,相较于合成孕酮,口服孕酮在短期治疗中有更低的乳腺癌风险;但需要指出,在长期暴露的情况下风险也不低<sup>([维基][wiki137-canc]; [Aly W., 2020][AW20-BC])</sup>。因此,有学者认为,出于尚未完全阐明的原因,孕酮可能比合成孕酮更为安全;并且其应作为顺性别妇女、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当中首选的孕激素。
然而,已有一些理论观点反驳之。例如,通常剂量下的口服孕酮已知仅可产生很低的孕酮水平,孕激素效力也较弱;口服孕酮看似更好的安全性,可能只是由其较低的孕酮水平及孕激素作用剂量所产生的一种假象<sup>([Aly W., 2018][AW18-OPLL]; [维基][wiki160-cppae])</sup>
对于足以产生生理、完全孕激素效力的剂量下的非口服形式孕酮,其健康影响迄今尚未被准确评估;其风险应与合成孕酮相同<sup>([Aly W., 2018][AW18-OPLL]; [维基][wiki160-cppae])</sup>
此外,相较于合成孕酮,口服孕酮在短期治疗中有更低的乳腺癌风险;但需要指出,在长期暴露的情况下风险也不低<sup>([维基][wiki137-canc]; [Aly, 2020][AW20-BC])</sup>。因此,有学者认为,出于尚未完全阐明的原因,孕酮可能比合成孕酮更为安全;并且其应作为顺性别妇女、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当中首选的孕激素。
然而,已有一些理论观点反驳之。例如,通常剂量下的口服孕酮已知仅可产生很低的孕酮水平,孕激素效力也较弱;口服孕酮看似更好的安全性,可能只是由其较低的孕酮水平及孕激素作用剂量所产生的一种假象<sup>([Aly, 2018][AW18-OPLL]; [维基][wiki160-cppae])</sup>
对于足以产生生理、完全孕激素效力的剂量下的非口服形式孕酮,其健康影响迄今尚未被准确评估;其风险应与合成孕酮相同<sup>([Aly, 2018][AW18-OPLL]; [维基][wiki160-cppae])</sup>
由于孕激素对女性化和乳房发育没有确切影响以及其不良效应和风险目前其在女性化激素治疗中并不常用。然而有一个重要的例外那就是醋酸环丙孕酮CPA其作为抗雄制剂已广泛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以抑制睾酮分泌同时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通常使用的剂量下也是一种强效孕激素。CPA 将会在下文“抗雄制剂”一章加以讨论。
虽然孕激素有种种健康风险但顺性别妇女体内也有孕酮而其绝对风险在健康的年轻人中非常低。像乳腺癌这样的风险也需要很多年才能形成。而且孕激素对睾酮的抑制作用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应大有裨益CPA 也因为这点而被广泛使用。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来说,将孕激素治疗时长控制到一定范围(例如在几年内用以抑制睾酮水平,直至切除性腺),应该会很合适。
@ -380,7 +380,7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口服孕酮 {#oral-progesterone}
孕酮最常用的途径是口服。口服所用的是一种充满油的胶囊,内含 100 或 200 mg 的微粉化孕酮;其品牌包括 Prometrium、Utrogestan 与 Microgest使用广泛。不过其引起的孕酮水平已知非常低100 mg/天剂量下仅有 <2 ng/mL <6.4 nmol/L LC-MS <sup>([Aly W., 2018][AW18-OPLL]; [维基][wiki160-oa])</sup>。相应地在顺性别男性当中即使使用高剂量孕酮400 mg/天)亦未显现其抗促性腺激素效力、或对睾酮的抑制作用<sup>([Aly W., 2018][AW18-OPLL]; [维基][wiki160-oa])</sup>。这与非口服途径的孕酮、以及合成孕酮形成鲜明对比——它们皆可实实在在地产生与剂量相关的睾酮抑制作用<sup>([Aly W., 2019][AW19-CPA]; [维基][wiki160-ae])</sup>
孕酮最常用的途径是口服。口服所用的是一种充满油的胶囊,内含 100 或 200 mg 的微粉化孕酮;其品牌包括 Prometrium、Utrogestan 与 Microgest使用广泛。不过其引起的孕酮水平已知非常低100 mg/天剂量下仅有 <2 ng/mL <6.4 nmol/L LC-MS <sup>([Aly, 2018][AW18-OPLL]; [维基][wiki160-oa])</sup>。相应地在顺性别男性当中即使使用高剂量孕酮400 mg/天)亦未显现其抗促性腺激素效力、或对睾酮的抑制作用<sup>([Aly, 2018][AW18-OPLL]; [维基][wiki160-oa])</sup>。这与非口服途径的孕酮、以及合成孕酮形成鲜明对比——它们皆可实实在在地产生与剂量相关的睾酮抑制作用<sup>([Aly, 2019][AW19-CPA]; [维基][wiki160-ae])</sup>
除较低孕激素效力以外,口服孕酮还会被过多地代谢成为[别孕烷醇酮][wiki161]、[孕烷醇酮][wiki162]等神经甾体;这些代谢物作为强效的 [γ-氨基丁酸 A 型GABA-A受体异构激动剂][wiki163],会产生类似于[酒精][wiki164]的不良副作用——包括镇静,认知、记忆与运动障碍,以及情绪变化等<sup>([维基][wiki160-ne]; [维基][wiki160-fpean])</sup>
因此,非口服途径虽有所不便,但却是远优于口服的选项。
@ -393,14 +393,14 @@ trackHash: 707eba7009f219b84a9dcb94eb5c05b8d7400b23
#### 直肠给药的孕酮 {#rectal-progesterone}
孕酮可以栓剂的形式用于直肠给药;其品牌有 Cyclogest<sup>([维基][wiki160-ra])</sup>。不过,直肠栓剂仅在英国等少数国家上市<sup>([维基][wiki137-a])</sup>
口服孕酮胶囊亦可用于直肠给药(尽管未被正式批准),这样可使得孕酮水平远高于口服<sup>([Aly W., 2018][AW18-OPR])</sup>。相比于口服,直肠给药可轻松达到和(妇女)正常黄体期相当的孕酮水平<sup>([维基][wiki160-ra]; [Aly W., 2018][AW18-OPR])</sup>
口服孕酮胶囊亦可用于直肠给药(尽管未被正式批准),这样可使得孕酮水平远高于口服<sup>([Aly, 2018][AW18-OPR])</sup>。相比于口服,直肠给药可轻松达到和(妇女)正常黄体期相当的孕酮水平<sup>([维基][wiki160-ra]; [Aly, 2018][AW18-OPR])</sup>
直肠给药尽管有所不便,但应是最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孕酮给药途径。
#### 注射用孕酮 {#injectable-progesterone}
注射用孕酮有以下形式:油溶液(用于肌注;品牌有 Proluton、Progestaject 与 Gestone 等)<sup>([维基][wiki160-ii])</sup>和水溶液(用于皮下注射;品牌有 Prolutex<sup>([维基][wiki160-si])</sup>等。其中孕酮油溶液注射剂在全球范围广泛上市,而水溶液注射剂仅在部分欧洲国家可用<sup>([维基][wiki137-a])</sup>
注射用孕酮(无论何种途径)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每 1-3 天就须注射一次<sup>([维基][wiki160-ii]; [维基][wiki160-si])</sup>;这对大多数人而言过于不便。不同于雌二醇,由于孕酮本身并无任何可供结合为酯的羟基团,故其无法合成[孕酮酯][wiki165]——其本应在注射后具有更长的作用时间<sup>([维基][wiki165])</sup>
注射用孕酮微晶水悬浮液曾在早年上市一段时间,其具有 1-2 周的作用时间;但因其在注射位点会引起疼痛,故最终停止了生产<sup>([Aly W., 2019][AW19-AS]; [维基][wiki165])</sup>
注射用孕酮微晶水悬浮液曾在早年上市一段时间,其具有 1-2 周的作用时间;但因其在注射位点会引起疼痛,故最终停止了生产<sup>([Aly, 2019][AW19-AS]; [维基][wiki165])</sup>
#### 其它给药途径的孕酮 {#other-progesterone-routes}
@ -464,7 +464,7 @@ AR 拮抗剂种类包括[甾体类抗雄制剂][wiki169] (SAA),如[螺内酯][
(1) 螺内酯与比卡鲁胺的剂量是基于睾酮水平已大幅抑制≤200 ng/dL<6.9 nmol/L
(2) 螺内酯及其代谢物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建议每日分两次分量服用(如每日两次 100-200 mg
(3) 具体而言CPA 的剂量范围相当于服四分之一到一片 10 mg 片剂的量2.510 mg/天);或者每 1-3 日服四分之一片 50 mg 片剂的量4.2-12.5 mg/天。其中5-12.5 mg/天的剂量可确保睾酮抑制效力达到最大;更低剂量下的效力应稍弱<sup>([Aly W., 2019][AW19-CPA])</sup>
(3) 具体而言CPA 的剂量范围相当于服四分之一到一片 10 mg 片剂的量2.510 mg/天);或者每 1-3 日服四分之一片 50 mg 片剂的量4.2-12.5 mg/天。其中5-12.5 mg/天的剂量可确保睾酮抑制效力达到最大;更低剂量下的效力应稍弱<sup>([Aly, 2019][AW19-CPA])</sup>
</section>
@ -473,7 +473,7 @@ AR 拮抗剂种类包括[甾体类抗雄制剂][wiki169] (SAA),如[螺内酯][
![figure3][img3]
**图 3**: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一年的激素治疗中,使用雌二醇合并不同抗雄制剂时对性腺分泌睾酮的抑制以及血清睾酮水平<sup>([Sofer et al., 2020][S20], [PDF 文档][S20-PDF])</sup>。其中,所用雌二醇包括 2-8 mg/天的口服片剂、2.5-5 mg/天的透皮凝胶与 50-200 μg/天的透皮贴片;所用抗雄制剂包括 50-200 mg/天的螺内酯16 人、醋酸环丙孕酮41 人)与 GnRH 激动剂10 人;具体为每月注射 3.75 mg 的曲普瑞林、或 3.6 mg 的戈舍瑞林)<sup>([Sofer et al., 2020][S20])</sup>
应当指出,低剂量 CPA10-12.5 mg/天的睾酮抑制作用与高剂量25-100 mg/天)一致,因此不应再使用高剂量<sup>([Aly W., 2019][AW19-CPA])</sup>
应当指出,低剂量 CPA10-12.5 mg/天的睾酮抑制作用与高剂量25-100 mg/天)一致,因此不应再使用高剂量<sup>([Aly, 2019][AW19-CPA])</sup>
横向虚线代表女性体内睾酮水平正常范围的上限。
</section>
@ -483,38 +483,38 @@ AR 拮抗剂种类包括[甾体类抗雄制剂][wiki169] (SAA),如[螺内酯][
[醋酸环丙孕酮][wiki171] (CPA; Androcur) 是一种孕激素与抗雄制剂。在顺性别妇女当中,其作为孕激素广泛用于[激素避孕][wiki186]、[围绝经期激素疗法][wiki123]等。CPA 还作为抗雄制剂用于顺性别妇女、男性改善[对雄激素敏感的状况][wiki185]:其可治疗顺性别妇女的[痤疮][wiki41]、[多毛症][wiki187](脸部/身体毛发生长过多)、[脱发][wiki42]、由[多囊卵巢综合征][wiki68]PCOS引起的[高雄激素血症][wiki67]等症状;而对于顺性别男性,其可治疗[前列腺癌][wiki295],降低[性冲动][wiki188]以控制[性欲倒错][wiki189]、[性欲过盛][wiki190]、[性侵犯][wiki191]等[性健康问题][wiki192]。
除顺性别人群之外CPA 还作为抗雄制剂,广泛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在美国 CPA 尚未上市故使用最多的是螺内酯不过在美国以外CPA 的覆盖范围很广;其在欧洲(也许还包括全球范围内)成了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最多的抗雄制剂<sup>([TSjoen et al., 2019][TS19]; [Glintborg et al., 2021][G21]; [Coleman et al., 2022][C22])</sup>
CPA 作为抗雄制剂,在抑制睾酮上有孕激素活性(也起到抗促性腺激素活性)与 AR 拮抗效应等两重机制不过CPA 的孕激素效力远高于其 AR 拮抗效力<sup>([Aly W., 2019][AW19-CPA])</sup>
当 CPA 作为孕激素用于顺性别妇女时,其剂量约为 2 mg/天;这可产生与黄体期孕酮的生理水平相当的孕激素效力,用途包括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抑制排卵、转化并保护子宫内膜等<sup>([Aly W., 2019][AW19-CPA])</sup>。而与此相反,用于改善雄激素相关状况的通常剂量多达 50-300 mg/天;如此高的剂量会导致孕激素摄入高度过量,相关副作用与风险也会变大<sup>([Aly W., 2019][AW19-CPA])</sup>
在早年,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用的 CPA 剂量为 50-150 mg/天<sup>([Aly W., 2019][AW19-CPA])</sup>;然而,近年来 CPA 剂量已大幅下降,如今已有建议指出其剂量不应高于 10-12.5 mg/天<sup>([Aly W., 2019][AW19-CPA]; [Coleman et al., 2022][C22]—WPATH SOC8)</sup>。如此低的 CPA 剂量仍可产生较强孕激素效力,当结合雌二醇使用时,其对睾酮的抑制率与高剂量下相当<sup>([Aly W., 2019][AW19-CPA]; [Meyer et al., 2020][M20]; [Even Zohar et al., 2021][EZ21]; [Kuijpers et al., 2021][K21]; [Coleman et al., 2022][C22])</sup>。甚至以更低的剂量(如 5-6.25 mg/天)也依旧会(在这方面)保持完全效力<sup>([Aly W., 2019][AW19-CPA])</sup>
CPA 作为抗雄制剂,在抑制睾酮上有孕激素活性(也起到抗促性腺激素活性)与 AR 拮抗效应等两重机制不过CPA 的孕激素效力远高于其 AR 拮抗效力<sup>([Aly, 2019][AW19-CPA])</sup>
当 CPA 作为孕激素用于顺性别妇女时,其剂量约为 2 mg/天;这可产生与黄体期孕酮的生理水平相当的孕激素效力,用途包括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抑制排卵、转化并保护子宫内膜等<sup>([Aly, 2019][AW19-CPA])</sup>。而与此相反,用于改善雄激素相关状况的通常剂量多达 50-300 mg/天;如此高的剂量会导致孕激素摄入高度过量,相关副作用与风险也会变大<sup>([Aly, 2019][AW19-CPA])</sup>
在早年,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用的 CPA 剂量为 50-150 mg/天<sup>([Aly, 2019][AW19-CPA])</sup>;然而,近年来 CPA 剂量已大幅下降,如今已有建议指出其剂量不应高于 10-12.5 mg/天<sup>([Aly, 2019][AW19-CPA]; [Coleman et al., 2022][C22]—WPATH SOC8)</sup>。如此低的 CPA 剂量仍可产生较强孕激素效力,当结合雌二醇使用时,其对睾酮的抑制率与高剂量下相当<sup>([Aly, 2019][AW19-CPA]; [Meyer et al., 2020][M20]; [Even Zohar et al., 2021][EZ21]; [Kuijpers et al., 2021][K21]; [Coleman et al., 2022][C22])</sup>。甚至以更低的剂量(如 5-6.25 mg/天)也依旧会(在这方面)保持完全效力<sup>([Aly, 2019][AW19-CPA])</sup>
当单独服用时CPA 在受试者中对睾酮的抑制率通常约可达 50-70%,睾酮水平降至约 150-300 ng/dL合 5.2-10.4 nmol/L<sup>([Meriggiola et al., 2002][M02]; [Toorians et al., 2003][T03]; [Giltay et al., 2004][G04]; [TSjoen et al., 2005][TS05]; [Tack et al., 2017][T17]; [Zitzmann et al., 2017][Z17]; [Aly W., 2019][AW19-CPA])</sup>。而单服低剂量 CPA如 10 mg/天)的睾酮抑制率与单服高剂量(如 50-100 mg/天的相当这表明在相对较低的临床剂量下CPA 已可完全发挥抗促性腺激素效力<sup>([Aly W., 2019][AW19-CPA])</sup>。此剂量已经是顺性别妇女用以抑制排卵的剂量的 5-10 倍——这种与剂量有关的反应在其它孕激素上也同样观测得到<sup>([Aly W., 2019][AW19-CPA])</sup>
根据上文,无论何种剂量下,单服 CPA 皆无法将睾酮水平抑制到女性正常范围(<50 ng/dL, 1.7 nmol/L使使<sup>([Aly W., 2019][AW19-CPA]; [Angus et al., 2019][A19]; [Gava et al., 2020][G20]; [Sofer et al., 2020][S20]; [Collet et al., 2022][COLL22])</sup>。不过,这似乎需要雌二醇水平达到某个最小值(平均应在 60 pg/mL或 220 pmol/L 左右)来实现;如果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 CPA 时合并的雌二醇剂量过小,从而使其雌二醇水平偶尔低于上述阈值,那么其睾酮抑制效力有可能达不到完全<sup>([Aly W., 2019][AW19-CPA])</sup>
当单独服用时CPA 在受试者中对睾酮的抑制率通常约可达 50-70%,睾酮水平降至约 150-300 ng/dL合 5.2-10.4 nmol/L<sup>([Meriggiola et al., 2002][M02]; [Toorians et al., 2003][T03]; [Giltay et al., 2004][G04]; [TSjoen et al., 2005][TS05]; [Tack et al., 2017][T17]; [Zitzmann et al., 2017][Z17]; [Aly, 2019][AW19-CPA])</sup>。而单服低剂量 CPA如 10 mg/天)的睾酮抑制率与单服高剂量(如 50-100 mg/天的相当这表明在相对较低的临床剂量下CPA 已可完全发挥抗促性腺激素效力<sup>([Aly, 2019][AW19-CPA])</sup>。此剂量已经是顺性别妇女用以抑制排卵的剂量的 5-10 倍——这种与剂量有关的反应在其它孕激素上也同样观测得到<sup>([Aly, 2019][AW19-CPA])</sup>
根据上文,无论何种剂量下,单服 CPA 皆无法将睾酮水平抑制到女性正常范围(<50 ng/dL, 1.7 nmol/L使使<sup>([Aly, 2019][AW19-CPA]; [Angus et al., 2019][A19]; [Gava et al., 2020][G20]; [Sofer et al., 2020][S20]; [Collet et al., 2022][COLL22])</sup>。不过,这似乎需要雌二醇水平达到某个最小值(平均应在 60 pg/mL或 220 pmol/L 左右)来实现;如果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 CPA 时合并的雌二醇剂量过小,从而使其雌二醇水平偶尔低于上述阈值,那么其睾酮抑制效力有可能达不到完全<sup>([Aly, 2019][AW19-CPA])</sup>
除睾酮抑制作用之外CPA 还可阻断雄激素受体(依剂量而定)<sup>([Aly W., 2019][AW19-CPA])</sup>。不过,要达到明显的 AR 拮抗效应,还需要很高的剂量(如 50-300 mg/天);而较低剂量(如 ≤12.5 mg/天)可能无法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拮抗作用<sup>([Aly W., 2019][AW19-CPA])</sup>。因此,低剂量 CPA 可认为基本仅有孕激素效力,而其 AR 拮抗效力极低以至不显现。从这方面而言,将低剂量 CPA 归为“抗雄制剂”——而非“孕激素”——可能会被认为名不副实。
至于高剂量 CPA>12.5 mg/天),因其会造成孕激素摄入高度过量,而被认为不再安全,因此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不应再使用之。而且,当合用雌二醇与 CPA 时通常已可将睾酮水平抑制到女性正常范围,因此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实际上并不需要其阻断 AR 的能力<sup>([Aly W., 2019][AW19-CPA])</sup>
除睾酮抑制作用之外CPA 还可阻断雄激素受体(依剂量而定)<sup>([Aly, 2019][AW19-CPA])</sup>。不过,要达到明显的 AR 拮抗效应,还需要很高的剂量(如 50-300 mg/天);而较低剂量(如 ≤12.5 mg/天)可能无法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拮抗作用<sup>([Aly, 2019][AW19-CPA])</sup>。因此,低剂量 CPA 可认为基本仅有孕激素效力,而其 AR 拮抗效力极低以至不显现。从这方面而言,将低剂量 CPA 归为“抗雄制剂”——而非“孕激素”——可能会被认为名不副实。
至于高剂量 CPA>12.5 mg/天),因其会造成孕激素摄入高度过量,而被认为不再安全,因此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不应再使用之。而且,当合用雌二醇与 CPA 时通常已可将睾酮水平抑制到女性正常范围,因此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实际上并不需要其阻断 AR 的能力<sup>([Aly, 2019][AW19-CPA])</sup>
CPA 已知会产生多种副作用;其中包括:
- 疲乏与一定的体重增长<sup>([Belisle & Love, 1986][BL86]; [Hammerstein, 1990][H90]; [Martinez-Martin et al., 2022][MM22])</sup>
- 可能一定程度上引起性功能障碍(如性欲降低),甚至大于睾酮抑制的程度<sup>([维基][wiki158-hpl]; [Aly W., 2019][AW19-PSD])</sup>
- 较小的抑郁风险<sup>([维基][wiki158-dp]; [Aly W., 2019][AW19-CD])</sup>
- 可能一定程度上引起性功能障碍(如性欲降低),甚至大于睾酮抑制的程度<sup>([维基][wiki158-hpl]; [Aly, 2019][AW19-PSD])</sup>
- 较小的抑郁风险<sup>([维基][wiki158-dp]; [Aly, 2019][AW19-CD])</sup>
- 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当中,可引起类似妊娠的乳房变化(即乳腺小叶的发育)<sup>([Kanhai et al., 2000][K00])</sup>
- 有时还会因此引起[泌乳][wiki193]<sup>([Gooren, Harmsen-Louman, & van Kessel, 1985][GHK85]; [Schlatterer et al., 1998][SCHL98]; [Bazarra-Castro, 2009][BC09])</sup>
- 还有人担忧,过早地引入孕激素——尤其是高剂量 CPA——可能会对乳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sup>([Aly W., 2019][AW19-CPA])</sup>。但是目前基本没有关于人类的数据证实这点。
- 还有人担忧,过早地引入孕激素——尤其是高剂量 CPA——可能会对乳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sup>([Aly, 2019][AW19-CPA])</sup>。但是目前基本没有关于人类的数据证实这点。
CPA 的副作用被认为与剂量相关;为将副作用降至最小,应尽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
CPA 作为孕激素时,与如下风险有关(即便以极低剂量,如 2 mg/天):
- [乳腺癌][wiki49]风险<sup>([Fournier, Berrino, & Clavel-Chapelon, 2008][FBC08]; [CGHFBC, 2019][C19]; [de Blok et al., 2019][B19]; [Aly W., 2020][AW20-BC]; [维基][wiki158-canc])</sup>
- [血栓][wiki126]风险<sup>([Seaman et al., 2007][S07]; [Connors & Middeldorp, 2019][CM19]; [Aly W., 2020][AW20-EBC]; [维基][wiki158-clot])</sup>
- [乳腺癌][wiki49]风险<sup>([Fournier, Berrino, & Clavel-Chapelon, 2008][FBC08]; [CGHFBC, 2019][C19]; [de Blok et al., 2019][B19]; [Aly, 2020][AW20-BC]; [维基][wiki158-canc])</sup>
- [血栓][wiki126]风险<sup>([Seaman et al., 2007][S07]; [Connors & Middeldorp, 2019][CM19]; [Aly, 2020][AW20-EBC]; [维基][wiki158-clot])</sup>
而**高剂量 CPA** 不仅被相信亦有上述风险,而且会引起:
- [高泌乳素水平][wiki249]<sup>([Sofer et al., 2020][S20]; [Wilson et al., 2020][W20]; [维基][wiki158-hpl])</sup>
- 特定的、通常良性的[脑瘤][wiki194],包括:
- [泌乳素瘤][wiki157]<sup>([McFarlane, Zajac, & Cheung, 2018][MZC18]; [Nota et al., 2018][N18]; [维基][wiki158-bt])</sup>
- [脑膜瘤][wiki156]<sup>([McFarlane, Zajac, & Cheung, 2018][MZC18]; [Nota et al., 2018][N18]; [Millward et al., 2021][M21]; [Weill et al., 2021][W21]; [Aly W., 2020][AW20-CM]; [维基][wiki158-bt])</sup>
- [脑膜瘤][wiki156]<sup>([McFarlane, Zajac, & Cheung, 2018][MZC18]; [Nota et al., 2018][N18]; [Millward et al., 2021][M21]; [Weill et al., 2021][W21]; [Aly, 2020][AW20-CM]; [维基][wiki158-bt])</sup>
上述风险应该与剂量相关,可通过更少的剂量而控制到最小。
- 除孕激素活性以外,还在肝脏内表达很弱、但明显的雄激素效力,从而会对血脂产生不利影响——例如:
- [高密度脂蛋白][wiki195]HDL胆固醇水平的降低<sup>([Coleman et al., 2022][C22]; [维基][wiki78-wpaa])</sup>
@ -524,11 +524,11 @@ CPA 作为孕激素时,与如下风险有关(即便以极低剂量,如 2 m
如剂量低于 20 mg/天,则肝功能异常与肝中毒的可能性大幅下降<sup>([维基百科][wiki158-lt])</sup>
迄今已有一百多例由 CPA 引起的明显肝中毒病例报告,但其中仅有两例使用 50 mg/天或以下的剂量<sup>([维基百科][wiki158-lt]; [表格][table8])</sup>
如以 CPA 进行治疗,建议应监测[泌乳素][wiki288]水平与肝功能,以分别检测泌乳素瘤与肝中毒;同时,如剂量超过 10 mg/天,还建议定期进行[核磁共振][wiki292]MRI扫描以监测脑膜瘤<sup>([Aly W., 2020][AW20-CM])</sup>
如以 CPA 进行治疗,建议应监测[泌乳素][wiki288]水平与肝功能,以分别检测泌乳素瘤与肝中毒;同时,如剂量超过 10 mg/天,还建议定期进行[核磁共振][wiki292]MRI扫描以监测脑膜瘤<sup>([Aly, 2020][AW20-CM])</sup>
CPA 通常以 10、50、100 mg 片剂的形式供口服<sup>([维基百科][wiki171-af])</sup>。其也有 300 mg 长效注射剂的形式,在部分国家以 Androcur Depot 的品牌上市<sup>([维基百科][wiki171-af])</sup>。不过后者在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当中并不常用,其也会产生极高的 CPA 暴露量。
为使用更低剂量,可用切药器切分 CPA 片剂(如通过 50 mg 片剂实现 12.5 mg 剂量)。
CPA 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约达 1.6-4.3 天<sup>([维基百科][wiki78-pk]; [Aly W., 2019][AW19-CPA])</sup>。因此,其可每日一服,需要时还可隔日或每三日一服,来使剂量更小<sup>([Aly W., 2019][AW19-CPA])</sup>
CPA 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约达 1.6-4.3 天<sup>([维基百科][wiki78-pk]; [Aly, 2019][AW19-CPA])</sup>。因此,其可每日一服,需要时还可隔日或每三日一服,来使剂量更小<sup>([Aly, 2019][AW19-CPA])</sup>
如上文所述CPA 是在正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用的较低剂量(如 5-12.5 mg/天)之下也很强力的孕激素。因此,服用 CPA 时无需再加入另一种孕激素(如孕酮),也没有意义——至少如果需要的是孕激素效力的话。服用 CPA 的人常忽视这一点,从而导致更大的开销、副作用与不便,同时却无任何益处可言。
@ -539,13 +539,13 @@ CPA 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约达 1.6-4.3 天<sup>([维基百科][wiki
在抗雄激素活性上螺内酯有较弱的雄激素受体AR拮抗效力与雄激素合成抑制效力<sup>([维基百科][wiki170-pd])</sup>。具体而言,对于后者,其通过[对 17α-羟化酶与 17,20-裂解酶的抑制][wiki181]作用来发挥效力<sup>([维基百科][wiki170-pd])</sup>
螺内酯并无明显的孕激素活性、直接雌激素活性,也不会抑制 5α-还原酶<sup>([维基百科][wiki205])</sup>。不过,在足够高的剂量下,其抗雄效力可能会间接引起雌激素效力(如乳房发育、女性化等)<sup>([维基百科][wiki170-bc])</sup>
在有关顺性别男性、顺性别妇女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临床研究中,螺内酯对睾酮水平仅表现出有限、且高度不稳定的作用;其中大多数研究未发现睾酮水平的变化,有的发现其降低了,少数研究甚至发现其升高了<sup>([Aly W., 2018][AW18-SHLMT]; [Aly W., 2020][AW20-SHLW])</sup>。尽管如此,上述研究普遍发现,螺内酯在未改变睾酮水平的情况下,仍可产生抗雄效力。因此,雌激素的抗雄激素作用应主要源于其 AR 阻断作用。
在有关顺性别男性、顺性别妇女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临床研究中,螺内酯对睾酮水平仅表现出有限、且高度不稳定的作用;其中大多数研究未发现睾酮水平的变化,有的发现其降低了,少数研究甚至发现其升高了<sup>([Aly, 2018][AW18-SHLMT]; [Aly, 2020][AW20-SHLW])</sup>。尽管如此,上述研究普遍发现,螺内酯在未改变睾酮水平的情况下,仍可产生抗雄效力。因此,雌激素的抗雄激素作用应主要源于其 AR 阻断作用。
有鉴于此,对于以螺内酯作为抗雄制剂使用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其处方里可抑制睾酮分泌的可能主要或仅为雌激素。这部分出自有关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一些研究,其中有的比较单服雌二醇与同时服用螺内酯的疗法<sup>(如 [Leinung, 2014][L14]; [Leinung, Feustel, & Joseph, 2018][LFJ18]; [Angus et al., 2019][A19])</sup>,有的比较不同剂量螺内酯下的睾酮水平<sup>(如 [Liang et al., 2018][L18]; [SoRelle et al., 2019][SR19]; [Allen et al., 2021][A21])</sup>
对于合用雌二醇与螺内酯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由于螺内酯对睾酮分泌的影响甚微,故其睾酮水平往往不会被抑制到女性范围,而仍高于之(例如,其平均值达 50-450 ng/dL合 1.7-15.6 nmol/L<sup>([Leinung, 2014][L14]; [Leinung, Feustel, & Joseph, 2018][LFJ18]; [Liang et al., 2018][L18]; [Angus et al., 2019][A19]; [Jain, Kwan, & Forcier, 2019][JKF19]; [SoRelle et al., 2019][SR19]; [Sofer et al., 2020][S20]; [Burinkul et al., 2021][B21])</sup>。不过,使用此种处方确实能够让睾酮水平随治疗时间而逐渐下降<sup>(如 [Liang et al., 2018][L18]; [Sofer et al., 2020][S20], [图表][img3]; [Allen et al., 2021][A21])</sup>
螺内酯因其较弱的 AR 拮抗效力,故应很适合阻断处于或略高于女性范围的睾酮水平(如 <100 ng/dL <3.5 nmol/L<sup>([Aly W., 2018][AW18-SHLMT])</sup>。此观点来自两部分研究:一部分为不同剂量的螺内酯(多为 50-200 mg/天)用于健康的、和患有 PCOS 的顺性别妇女之临床研究<sup>([Goodfellow et al., 1984][G84]; [Lobo et al., 1985][L85]; [Hammerstein, 1990][H90]; [James, Jamerson, & Aguh, 2022][JJA22])</sup>;另一部分则将螺内酯与抗雄效力更强的氟他胺进行比较<sup>([Cusan et al., 1994][C94]; [Erenus et al., 1994][E94]; [Shaw, 1996][SHAW96])</sup>
螺内酯因其较弱的 AR 拮抗效力,故应很适合阻断处于或略高于女性范围的睾酮水平(如 <100 ng/dL <3.5 nmol/L<sup>([Aly, 2018][AW18-SHLMT])</sup>。此观点来自两部分研究:一部分为不同剂量的螺内酯(多为 50-200 mg/天)用于健康的、和患有 PCOS 的顺性别妇女之临床研究<sup>([Goodfellow et al., 1984][G84]; [Lobo et al., 1985][L85]; [Hammerstein, 1990][H90]; [James, Jamerson, & Aguh, 2022][JJA22])</sup>;另一部分则将螺内酯与抗雄效力更强的氟他胺进行比较<sup>([Cusan et al., 1994][C94]; [Erenus et al., 1994][E94]; [Shaw, 1996][SHAW96])</sup>
目前临床上螺内酯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抗雄效力评估甚少,故其不甚明了<sup>([Angus et al., 2021][ANGUS21])</sup>。不过,对于顺性别妇女,其在改善与雄激素相关的毛发与皮肤状况上的抗雄效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只要睾酮水平不高,螺内酯就会很有效<sup>([Brown et al., 2009][B09]; [van Zuuren & Fedorowicz, 2016][ZF16]; [Layton et al., 2017][L17]; [Barrionuevo et al., 2018][B18]; [James, Jamerson, & Aguh, 2022][JJA22])</sup>
此外,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高剂量螺内酯(如 300-400 mg/天)应更有助于阻断较高的睾酮水平;现有的跨性别护理指南也对此予以认可<sup>([Aly W., 2020][AW20-THG])</sup>
此外,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高剂量螺内酯(如 300-400 mg/天)应更有助于阻断较高的睾酮水平;现有的跨性别护理指南也对此予以认可<sup>([Aly, 2020][AW20-THG])</sup>
对于许多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雌二醇合并螺内酯的处方并不足以抑制其睾酮,因为螺内酯对睾酮水平的影响有限且高度不稳定,其 AR 拮抗效力亦较弱。这样会导致她们的去男性化、女性化、乳房发育等效果不理想。这些效果如使用其它抗雄手段——诸如比卡鲁胺、CPA、GnRH 调节剂与高剂量雌二醇单服疗法等——则应该会更佳;这些手段要么可更高效地阻断雄激素,要么可将睾酮水平降低并稳定于女性范围。
如果合用雌二醇与螺内酯时发现睾酮水平依然过高,则应考虑以下选项:换用另一种抗雄制剂;加大雌二醇剂量;或者加入具有抗促性腺激素效力的孕激素(如非口服孕酮,或合成孕酮制剂)。
@ -553,7 +553,7 @@ CPA 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约达 1.6-4.3 天<sup>([维基百科][wiki
螺内酯是一种强效的抗盐皮质激素制剂;或者说,[盐皮质激素受体][wiki206]拮抗剂(孕酮同样有抗盐皮质激素效力,但远不及螺内酯的高)。这种受体是[醛固酮][wiki207]与 [11-去氧皮质酮][wiki208]等[盐皮质甾体激素][wiki209]的作用靶点,可起到调节[电解质][wiki210]与[体液平衡][wiki211]等作用。
螺内酯可适度[降低血压][wiki212];这可视为其抗盐皮质激素活性所带来的益处之一<sup>([Martinez-Martin et al., 2022][MM22])</sup>
不过尽管螺内酯的耐受性很高,但其有时会因抗盐皮质激素效力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包括:血压过低、[头晕][wiki213]、[疲倦][wiki214]、[尿频][wiki215]、[皮质醇][wiki216]水平升高,等等<sup>([Kellner & Wiedemann, 2008][KW08]; [Kim & Del Rosso, 2012][KDR12]; [Zaenglein et al., 2016][Z16]; [Layton et al., 2017][L17]; [James, Jamerson, & Aguh, 2022][JJA22])</sup>
在跨性别社群中有人表示,螺内酯可能会因为抗盐皮质激素活性与皮质醇水平的升高,而引起[内脏脂肪][wiki217]含量的升高;然而,目前尚无证据支持这种假设<sup>([Aly W., TBD][AW-MAC-SVF])</sup>。现有数据亦不支持螺内酯会阻碍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乳房发育<sup>([Aly W., 2019][AW19-PFC-SBD])</sup>,或者产生抑郁等严重的神经性精神副作用<sup>([Aly W., 2019][AW19-PFC-SDF])</sup>
在跨性别社群中有人表示,螺内酯可能会因为抗盐皮质激素活性与皮质醇水平的升高,而引起[内脏脂肪][wiki217]含量的升高;然而,目前尚无证据支持这种假设<sup>([Aly, TBD][AW-MAC-SVF])</sup>。现有数据亦不支持螺内酯会阻碍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乳房发育<sup>([Aly, 2019][AW19-PFC-SBD])</sup>,或者产生抑郁等严重的神经性精神副作用<sup>([Aly, 2019][AW19-PFC-SDF])</sup>
与螺内酯的抗盐皮质激素活性相关的最大风险,是[高钾血症][wiki218]<sup>([维基百科][wiki170-hpl])</sup>。此并发症很罕见,基本仅见于有特定风险因素的人群;但症状严重,会导致住院以至死亡。这些风险因素包括:
@ -582,35 +582,35 @@ CPA 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约达 1.6-4.3 天<sup>([维基百科][wiki
\* 译者注:链接指向的是“家族性性早熟”,是外周性早熟的一种。
比卡鲁胺正被越来越多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用作抗雄制剂<sup>([Aly W., 2020][AW20-BA]; [维基][wiki229-tht])</sup>。然而,其使用范围仍很有限,一些知名的跨性别健康指南亦未推荐使用之<sup>([Deutsch, 2016][D16]—UCSF 版指南; [Coleman et al., 2022][C22]—WPATH SOC8)</sup>、或者仅慎重地允许使用<sup>([Thompson et al., 2021][T21]—芬威健康版指南)</sup>;这是因为目前对于比卡鲁胺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以及其潜在风险的研究还很稀缺。尽管如此,在美国,还是有一批医师正在(或打算)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开出比卡鲁胺;这批医师人数较少,但正日益增长<sup>([Aly W., 2018][AW18-BI-MP])</sup>
比卡鲁胺正被越来越多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用作抗雄制剂<sup>([Aly, 2020][AW20-BA]; [维基][wiki229-tht])</sup>。然而,其使用范围仍很有限,一些知名的跨性别健康指南亦未推荐使用之<sup>([Deutsch, 2016][D16]—UCSF 版指南; [Coleman et al., 2022][C22]—WPATH SOC8)</sup>、或者仅慎重地允许使用<sup>([Thompson et al., 2021][T21]—芬威健康版指南)</sup>;这是因为目前对于比卡鲁胺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以及其潜在风险的研究还很稀缺。尽管如此,在美国,还是有一批医师正在(或打算)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开出比卡鲁胺;这批医师人数较少,但正日益增长<sup>([Aly, 2018][AW18-BI-MP])</sup>
迄今已有一项小型临床研究评估了比卡鲁胺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状况;具体而言,是作为青春期阻断剂,用于被保险拒绝垫付 GnRH 拮抗剂费用的一部分青年人<sup>([Neyman, Fuqua, & Eugster, 2019][NFE19])</sup>
比卡鲁胺的 AR 拮抗效力远高于螺内酯与 CPA<sup>([维基][wiki233]; [Neyman, Fuqua, & Eugster, 2019][NFE19])</sup>。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通常以 25-50 mg/天的剂量服用——不过此剂量基于主观臆断,而非客观数据<sup>([Aly W., 2018][AW18-BF]; [Aly W., 2019][AW19-BD])</sup>。尽管如此,此剂量下的 AR 拮抗作用依然较强,合用雌二醇时亦可高效抑制睾酮,因此应该适合许多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用于阻断睾酮。
根据一些有关比卡鲁胺单服疗法用于患前列腺癌的顺性别男性的研究,在较高剂量下(超过 50 mg/天),比卡鲁胺可显著阻断处于男性范围的睾酮水平(>300 ng/dL合 >10.4 nmol/L<sup>([Aly W., 2018][AW18-BF]; [Aly W., 2019][AW19-BD]; [维基][wiki234-pd])</sup>;这是螺内酯和 CPA 都做不到的。
比卡鲁胺的 AR 拮抗效力远高于螺内酯与 CPA<sup>([维基][wiki233]; [Neyman, Fuqua, & Eugster, 2019][NFE19])</sup>。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通常以 25-50 mg/天的剂量服用——不过此剂量基于主观臆断,而非客观数据<sup>([Aly, 2018][AW18-BF]; [Aly, 2019][AW19-BD])</sup>。尽管如此,此剂量下的 AR 拮抗作用依然较强,合用雌二醇时亦可高效抑制睾酮,因此应该适合许多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用于阻断睾酮。
根据一些有关比卡鲁胺单服疗法用于患前列腺癌的顺性别男性的研究,在较高剂量下(超过 50 mg/天),比卡鲁胺可显著阻断处于男性范围的睾酮水平(>300 ng/dL合 >10.4 nmol/L<sup>([Aly, 2018][AW18-BF]; [Aly, 2019][AW19-BD]; [维基][wiki234-pd])</sup>;这是螺内酯和 CPA 都做不到的。
比卡鲁胺对 AR 的选择性很强,其在女性当中未发生任何[脱靶激素活性][wiki152],也几乎不产生任何副作用<sup>([Erem, 2013][E13]; [Moretti et al., 2018][M18])</sup>这点也与螺内酯、CPA 等抗雄制剂相反——此二者会产生抗盐皮质激素活性、强孕激素活性等脱靶效应,以及一系列副作用与风险。
作为选择性 AR 拮抗剂,比卡鲁胺并不会使睾酮水平降低,反而会使其升高;因为其会中断 AR 对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而(多出来的促性腺激素)会对性腺的睾酮分泌进行补偿性正调节<sup>([维基][wiki234-iohl])</sup>。然而,比卡鲁胺仍可阻断多出来的这部分睾酮的效力<sup>([维基][wiki234-pd]; [Aly W., 2019][AW19-BD])</sup>。此外,如若结合比卡鲁胺与一种适当剂量的抗促性腺激素制剂(如雌二醇)使用,则会让睾酮水平不增加、或者增幅变小<sup>([Aly W., 2018][AW18-BF]; [维基][wiki229-tht])</sup>
作为选择性 AR 拮抗剂,比卡鲁胺并不会使睾酮水平降低,反而会使其升高;因为其会中断 AR 对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而(多出来的促性腺激素)会对性腺的睾酮分泌进行补偿性正调节<sup>([维基][wiki234-iohl])</sup>。然而,比卡鲁胺仍可阻断多出来的这部分睾酮的效力<sup>([维基][wiki234-pd]; [Aly, 2019][AW19-BD])</sup>。此外,如若结合比卡鲁胺与一种适当剂量的抗促性腺激素制剂(如雌二醇)使用,则会让睾酮水平不增加、或者增幅变小<sup>([Aly, 2018][AW18-BF]; [维基][wiki229-tht])</sup>
尽管比卡鲁胺并无其它明显的激素活性,但由其抗雄效力可间接产生一定的雌激素效力(如女性化和乳房发育)<sup>([维基][wiki233]; [维基][wiki235]; [Neyman, Fuqua, & Eugster, 2019][NFE19])</sup>
比卡鲁胺不易被接受并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具有一定健康风险;例如,其有较小的[肝毒性][wiki236]与[肺毒性][wiki237]等风险<sup>([Aly W., 2020][AW20-BA]; [维基][wiki235-liv]; [维基][wiki235-lung])</sup>
比卡鲁胺不易被接受并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具有一定健康风险;例如,其有较小的[肝毒性][wiki236]与[肺毒性][wiki237]等风险<sup>([Aly, 2020][AW20-BA]; [维基][wiki235-liv]; [维基][wiki235-lung])</sup>
在对早期前列腺癌进行的临床试验当中,有 3.4% 的正进行比卡鲁胺单药治疗的男性出现[肝功能指标][wiki285]异常(如肝酶及胆红素水平上升);而使用安慰剂(标准疗法)的男性则有 1.9% 发生异常<sup>([维基][wiki243])</sup>
在(有关比卡鲁胺的)临床试验中,有 0.3-1.4% 的男性因肝功能指标过高、且很可能已造成严重肝中毒,而被迫终止了比卡鲁胺治疗<sup>([维基][wiki235-liv])</sup>
截至目前,已有 10 例由比卡鲁胺引起严重肝中毒、以至死亡的病例公开发表——这 10 例患者均为患前列腺癌的男性<sup>([维基][wiki235-liv]; [表格][table10]; [Aly W., 2018][AW18-BI-LIVER])</sup>
此外,还有数例未公开发表的、由比卡鲁胺引起肝衰竭而亡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病例报告<sup>([Aly W., 2020][AW20-BA])</sup>。不过这些报告尚未被确认属实,可能不大可信。
截至目前,已有 10 例由比卡鲁胺引起严重肝中毒、以至死亡的病例公开发表——这 10 例患者均为患前列腺癌的男性<sup>([维基][wiki235-liv]; [表格][table10]; [Aly, 2018][AW18-BI-LIVER])</sup>
此外,还有数例未公开发表的、由比卡鲁胺引起肝衰竭而亡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病例报告<sup>([Aly, 2020][AW20-BA])</sup>。不过这些报告尚未被确认属实,可能不大可信。
肝功能异常往往在以比卡鲁胺治疗的前 3-6 个月里出现<sup>([Kolvenbag & Blackledge, 1996][KB96]; 经 FDA 批准的 [Casodex 药品说明书][FDA-CASODEX])</sup>;所有由比卡鲁胺引起的肝中毒病例皆在治疗前 6 个月里便出现相关迹象<sup>([表格][table10])</sup>
已知在临床使用的剂量范围下,比卡鲁胺的肝毒性并不与剂量相关<sup>([维基][wiki235-liv])</sup>;在顺性别妇女当中,即使是很低的剂量(如 10-50 mg/天)亦足以引起肝功能异常<sup>([Aly W., 2018][AW18-BI-LIVER])</sup>
已知在临床使用的剂量范围下,比卡鲁胺的肝毒性并不与剂量相关<sup>([维基][wiki235-liv])</sup>;在顺性别妇女当中,即使是很低的剂量(如 10-50 mg/天)亦足以引起肝功能异常<sup>([Aly, 2018][AW18-BI-LIVER])</sup>
出于肝毒性风险的考虑,强烈建议在使用比卡鲁胺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尤其是治疗的前 6 个月内。肝中毒的迹象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类似流感的症状、小便黄赤、黄疸(皮肤/眼球发黄)等等<sup>([维基][wiki173-se])</sup>
至于其肺毒性风险:比卡鲁胺已知与罕见的[间质性肺炎][wiki238]相关,后者可导致[肺纤维化][wiki239]、以至死亡;其还与更加罕见的[嗜酸性肺炎][wiki240]有关<sup>([维基][wiki235-lung]; [表格][table9]; [Aly W., 2018][AW18-BI-LUNG])</sup>。截至撰稿时,已有 15 例由比卡鲁胺引起的间质性肺炎、2 例由比卡鲁胺引起的嗜酸性肺炎病例报告;这些患者同样皆为患前列腺癌的男性<sup>([表格][table9])</sup>
据估计,使用比卡鲁胺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发生率约为每万人 1 例;不过考虑到有病例漏报的可能,实际值可能还会更高<sup>([维基][wiki235-lung]; [Aly W., 2018][AW18-BI-LUNG])</sup>
至于其肺毒性风险:比卡鲁胺已知与罕见的[间质性肺炎][wiki238]相关,后者可导致[肺纤维化][wiki239]、以至死亡;其还与更加罕见的[嗜酸性肺炎][wiki240]有关<sup>([维基][wiki235-lung]; [表格][table9]; [Aly, 2018][AW18-BI-LUNG])</sup>。截至撰稿时,已有 15 例由比卡鲁胺引起的间质性肺炎、2 例由比卡鲁胺引起的嗜酸性肺炎病例报告;这些患者同样皆为患前列腺癌的男性<sup>([表格][table9])</sup>
据估计,使用比卡鲁胺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发生率约为每万人 1 例;不过考虑到有病例漏报的可能,实际值可能还会更高<sup>([维基][wiki235-lung]; [Aly, 2018][AW18-BI-LUNG])</sup>
对于亚洲人种,服用比卡鲁胺及其它 NSAA 时的肺中毒风险可能更高;已知上述症状的发生率在该人种内远超其他人种<sup>([Mahler et al., 1996][M96]; [Wu et al., 2022][W22])</sup>
目前尚无任何实验室指标可供定期监测比卡鲁胺引起的肺脏改变。肺中毒的迹象包括:[呼吸困难][wiki241](或气短)、咳嗽、[咽喉炎][wiki242](通常表现为咽痛)等<sup>([维基][wiki173-se])</sup>
比卡鲁胺以 50、150 mg 片剂等形式供口服<sup>([维基][wiki173-af])</sup>。当口服剂量超过 150 mg/天左右时,胃肠道对比卡鲁胺的吸收能力开始饱和,生物利用度逐渐下降;到 300 mg/天以上时,血药水平不再随之上升<sup>([维基][wiki234-a]; [图表][graph11])</sup>
比卡鲁胺的消除半衰期很长,约达 6-10 天<sup>([维基][wiki234-m]; [图表][wiki234-g])</sup>;因此,其无需每日一服,服药频率可放宽至每周两服、以至一服(如果这样更舒适或者有其它需要的话),单次剂量则随之适当加大<sup>([Aly W., 2018][AW18-BF])</sup>
另外,由于半衰期很长,比卡鲁胺需要 4-12 周左右方可完全达到血清水平的稳态;不过,要达到完全稳态水平的 50% 左右仅需不足一周,而达到稳态水平的 80-90% 左右则需 3-4 周<sup>([Aly W., 2018][AW18-BF]; [图表][graph12]; [维基][wiki234-a])</sup>。如果需要,可在开始服用比卡鲁胺时采用较大的初始剂量,以更快达到稳态。
比卡鲁胺的消除半衰期很长,约达 6-10 天<sup>([维基][wiki234-m]; [图表][wiki234-g])</sup>;因此,其无需每日一服,服药频率可放宽至每周两服、以至一服(如果这样更舒适或者有其它需要的话),单次剂量则随之适当加大<sup>([Aly, 2018][AW18-BF])</sup>
另外,由于半衰期很长,比卡鲁胺需要 4-12 周左右方可完全达到血清水平的稳态;不过,要达到完全稳态水平的 50% 左右仅需不足一周,而达到稳态水平的 80-90% 左右则需 3-4 周<sup>([Aly, 2018][AW18-BF]; [图表][graph12]; [维基][wiki234-a])</sup>。如果需要,可在开始服用比卡鲁胺时采用较大的初始剂量,以更快达到稳态。
动物实验曾表明,比卡鲁胺不会突破[血脑屏障][wiki246](即不会阻断大脑中的 AR因此其应当是[选择性作用于神经末梢][wiki247]的<sup>([维基][wiki234-d])</sup>。然而,后来的临床研究发现其不适用于人类:比卡鲁胺对人类[神经中枢][wiki248]表现出明显的抗雄效力<sup>([维基][wiki234-d])</sup>
诸如[氟他胺][wiki244] (Eulexin) 和[尼鲁米特][wiki245] (Anandron, Nilandron) 等推出更早的 NSAA具有远高于比卡鲁胺的风险故不应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用。其中尼鲁米特在早年数项研究里是作为抗雄制剂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但因其肺中毒发生率很高且其它副作用明显故此后不再沿用<sup>([Aly W., 2020][AW20-BA]; [维基][wiki245-tht])</sup>。而氟他胺也曾作为抗雄制剂有限应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但因其引起肝毒性的风险远甚于比卡鲁胺,且有其它诸多副作用和不足,故如今不应再使用<sup>([Aly W., 2020][AW20-BA]; [维基][wiki244-tht])</sup>
诸如[氟他胺][wiki244] (Eulexin) 和[尼鲁米特][wiki245] (Anandron, Nilandron) 等推出更早的 NSAA具有远高于比卡鲁胺的风险故不应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用。其中尼鲁米特在早年数项研究里是作为抗雄制剂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但因其肺中毒发生率很高且其它副作用明显故此后不再沿用<sup>([Aly, 2020][AW20-BA]; [维基][wiki245-tht])</sup>。而氟他胺也曾作为抗雄制剂有限应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但因其引起肝毒性的风险远甚于比卡鲁胺,且有其它诸多副作用和不足,故如今不应再使用<sup>([Aly, 2020][AW20-BA]; [维基][wiki244-tht])</sup>
近年推出的其它强效 NSAA如恩杂鲁胺Xtandi、阿帕鲁胺Erleada与达洛鲁胺Nubeqa亦具有上述风险且基本仅用于或被研究用于前列腺癌不过达洛鲁胺在将来可能有望成为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一个抗雄制剂选项。
#### 5α-还原酶抑制剂 {#5α-reductase-inhibitors}
@ -625,12 +625,12 @@ CPA 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约达 1.6-4.3 天<sup>([维基百科][wiki
度他雄胺可使血液中的 DHT 水平降低 98%,而非那雄胺只能降低约 65% 至 70%。鉴于几乎所有血清 DHT 都来自外周组织,这些降幅表明组织中 DHT 的产生也在减少<sup>([Horton, 1992][H92])</sup>。度他雄胺已知在治疗男性脱发上的效力高于非那雄胺,这于上述发现吻合<sup>([Zhou et al., 2018][Z18]; [Dhurat et al., 2020][D20]; [维基][wiki180-shl])</sup>
出于上述原因,尽管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都很有效,但如要使用 5α-RI应优先考虑度他雄胺 <sup>([Zhou et al., 2018][Z18]; [Dhurat et al., 2020][D20])</sup>
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5α-RI 有一项潜在不良影响:在睾酮分泌未被充分抑制的情况下,其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血清睾酮水平<sup>([Leinung, Feustel, & Joseph, 2018][LFJ18]; [Aly W., 2019][AW19-OEL2]; [Traish et al., 2019][T19]; [Irwig, 2020][I20]; [Glintborg et al., 2021][G21])</sup>
对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5α-RI 有一项潜在不良影响:在睾酮分泌未被充分抑制的情况下,其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血清睾酮水平<sup>([Leinung, Feustel, & Joseph, 2018][LFJ18]; [Aly, 2019][AW19-OEL2]; [Traish et al., 2019][T19]; [Irwig, 2020][I20]; [Glintborg et al., 2021][G21])</sup>
在睾酮水平低于男性正常范围的受试者当中DHT 似乎可大大增加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作用<sup>([Traish et al., 2019][T19])</sup>。这对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治疗意义(如有)尚不明确。
5α-RI 还有另一个潜在不良作用:其不仅抑制 DHT 的产生,还会抑制某些[神经甾体][wiki153]的产生。神经甾体是作用于[神经系统][wiki253]的类固醇——特别是大脑。被 5α-RI 抑制合成的神经甾体包括:[别孕烷醇酮][wiki161](由孕酮形成)与 [3α-雄烯二酮][wiki254](由睾酮和 DHT 衍生)。研究表明,这些神经甾体在情绪、焦虑、压力和其它认知/情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调控作用<sup>([King, 2013][K13])</sup>。已知 5α-RI 与轻微的[抑郁症][wiki252]风险有关,这可能与上述吻合<sup>([Welk et al., 2018][W18]; [Deng et al., 2020][DENG20]; [Dyson, Cantrell, & Lund, 2020][DCL20]; [Nguyen et al., 2020][N20]; [维基][wiki178-ec])</sup>
此外还有一些说法,认为 5α-RI 有其它更显著、更持久的副作用,例如“[非那雄胺戒断综合征][wiki255]”PFS<sup>([Traish, 2020][T20])</sup>;然而,作为其依据的报告质量很低,且存在争议<sup>([Fertig et al., 2016][F16]; [Rezende, Dias, & Trüeb, 2018][RDT18])</sup>
[反安慰剂效应][wiki256]也可能导致了对 5α-RI 之副作用的看法恶化<sup>([Kuhl & Wiegratz, 2017][KW17]; [Maksym et al., 2019][M19]; [Aly W., 2020][AW20-PNSU])</sup>
[反安慰剂效应][wiki256]也可能导致了对 5α-RI 之副作用的看法恶化<sup>([Kuhl & Wiegratz, 2017][KW17]; [Maksym et al., 2019][M19]; [Aly, 2020][AW20-PNSU])</sup>
临床[剂量范围研究][wiki257]发现,即使以低于常规的剂量,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仍可相当程度或接近最大程度地抑制 5α-还原酶<sup>([Gormley et al., 1990][G90]; [Vermeulen et al., 1991][V91]; [Sudduth & Koronkowski, 1993][SK93]; [Drake et al., 1999][D99]; [Roberts et al., 1999][R99]; [Clark et al., 2004][C04]; [Frye, 2006][F06]; [Olsen et al., 2006][O06]; [Harcha et al., 2014][H14]; [Kuhl & Wiegratz, 2017][KW17])</sup>
例如在一项使用非那雄胺的研究中血清DHT 水平在 0.05mg/天、0.2mg/天、1 mg/天和 5 mg/天的剂量下分别下降 49.5%、68.6%、71.4% 和 72.2%;在头皮内亦观测到了 DHT 水平的同步降低<sup>([Drake et al., 1999][D99])</sup>
@ -657,7 +657,7 @@ CPA 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约达 1.6-4.3 天<sup>([维基百科][wiki
已知 GnRHa 在与雌激素合并服用以防止[性激素不足][wiki261]时基本没有任何副作用或风险因此GnRHa 是最适合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使用的抗雄制剂。
GnRHa 广泛用于阻断青少年跨性别者的青春期。不过很遗憾,其费用非常高昂(可达每年一万美元左右),而成年跨性别者往往会被医保拒绝垫付其费用;因此 GnRHa 目前并不常为成年女性倾向跨性别者所用。
英国在这方面属于例外:在此所有成年跨性别者所用 GnRH 激动剂皆可得到英国[全民医疗服务][wiki262]NHS的垫付。部分东欧国家亦属于例外近年来在那里的网上药店已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购得[布舍瑞林][wiki263] (Suprefact) 鼻腔喷雾剂<sup>([Aly W., 2018][AW18-BUSE])</sup>
英国在这方面属于例外:在此所有成年跨性别者所用 GnRH 激动剂皆可得到英国[全民医疗服务][wiki262]NHS的垫付。部分东欧国家亦属于例外近年来在那里的网上药店已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购得[布舍瑞林][wiki263] (Suprefact) 鼻腔喷雾剂<sup>([Aly, 2018][AW18-BUSE])</sup>
GnRH 激动剂在治疗开始时会引起睾酮水平的短暂暴涨<sup>([维基][wiki69-gnrh])</sup>。在治疗头一周左右,睾酮水平会增加 1.5-2 倍,此后开始下降;一般在 2-4 周内可达到已去势或女性范围<sup>([维基][wiki69-gnrh])</sup>
相比之下GnRH 拮抗剂并不会引起睾酮水平的暴涨,后者自服药起便开始下降,数日内即达到已去势范围<sup>([维基][wiki69-gnrh])</sup>;这是因为,其不会在一开始激活 GnRH 受体,而会阻断之,从而无需等待受体敏感度下降。
@ -691,7 +691,7 @@ GnRH 激动剂与拮抗剂的种类及用法有:
(1) 第一周每日三次 500 μg之后 200 μg/天。
(2) 第一周每日三次 800 μg之后每日三次 400 μg。
(3) 可用每日两次 500 μg 替代,但效力更低;睾酮水平降低 70%(至约 180 ng/dL 或 6.2 nmol/L而非 90%。此数据引自有关布舍瑞林治疗前列腺癌的现有研究结果<sup>([Aly W., 2018][AW18-BUSE]; [维基][wiki263-pd])</sup>
(3) 可用每日两次 500 μg 替代,但效力更低;睾酮水平降低 70%(至约 180 ng/dL 或 6.2 nmol/L而非 90%。此数据引自有关布舍瑞林治疗前列腺癌的现有研究结果<sup>([Aly, 2018][AW18-BUSE]; [维基][wiki263-pd])</sup>
</section>
@ -718,7 +718,7 @@ GnRH 激动剂与拮抗剂的种类及用法有:
除了雌激素、孕激素和抗雄制剂外,[雄激素/蛋白同化甾体][wiki272] (AAS) 有时也被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中;这是当睾酮水平较低 (如低于女性平均水平 30 ng/dL或 1.0 nmol/L),需要雄激素替代时所用。
有人提出,适当水平的睾酮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如增加性欲、改善情绪和活力、对皮肤健康和[皮下脂肪团][wiki273]产生积极影响<sup>([Avram, 2004][A04])</sup>,以及增加肌肉大小和力量<sup>([Huang & Basaria, 2017][HB17])</sup>。然而,对于上述益处,目前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而且雄激素可在顺性别妇女当中产生一系列不良效应,包括痤疮、多毛症、脱发与男性化等<sup>([维基][wiki38-w])</sup>
尽管如此,如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需要采取雄激素替代治疗,那么可选用[睾酮][wiki38]、[睾酮酯][wiki274](如[脱氢表雄酮][wiki275]DHEA和[诺龙酯][wiki276](如[癸酸诺龙][wiki277]ND等等<sup>([Aly W., 2020][AW20-NAND])</sup>
尽管如此,如女性倾向跨性别者需要采取雄激素替代治疗,那么可选用[睾酮][wiki38]、[睾酮酯][wiki274](如[脱氢表雄酮][wiki275]DHEA和[诺龙酯][wiki276](如[癸酸诺龙][wiki277]ND等等<sup>([Aly, 2020][AW20-NAND])</sup>
## 治疗过程中的健康监测 {#monitoring-of-therapy}
@ -730,7 +730,7 @@ GnRH 激动剂与拮抗剂的种类及用法有:
- [游离睾酮][wiki278]、[游离雌二醇][wiki279]、[雌酮][wiki281] (E1)、[双氢睾酮][wiki11] (DHT)、[促黄体激素][wiki54] (LH)、[促卵泡激素][wiki55] (FSH) 和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wiki282] (SHBG) 的血清水平——并非绝对必要,但可提供额外参考信息。
- 血清孕酮水平——如使用孕酮治疗,可以此观察到孕酮暴露量如何。
- 激素治疗引起的物理改变,如乳房发育及其它女性化状况(有不同物理手段和电子探测手段)<sup>(如 [Aly W., 2020][AW20-KGL90])</sup>
- 激素治疗引起的物理改变,如乳房发育及其它女性化状况(有不同物理手段和电子探测手段)<sup>(如 [Aly, 2020][AW20-KGL90])</sup>
另针对不同用药情况,还需定期监测的有:
@ -738,18 +738,18 @@ GnRH 激动剂与拮抗剂的种类及用法有:
- 血钾水平——在服用**螺内酯**、且有[高钾血症][wiki218]相关风险因素时需要<sup>([Plovanich, Weng, & Mostaghimi, 2015][PWM15]; [Zaenglein et al., 2016][Z16]; [Layton et al., 2017][L17]; [Millington, Liu, & Chan, 2019][MLC19]; [Wang & Lipner, 2020][WL20]; [Gupta et al., 2022][G22]; [Hayes et al., 2022][H22])</sup>
- 高钾血症风险因素包括:高年龄、[肾功能减退][wiki289]、与其它[利钾药物][wiki290]或[钾补剂][wiki291]合用等。
- 对于无以上风险的健康年轻人,监测血钾的必要性应该不大。
- 血清[泌乳素][wiki288]水平——在服用高剂量雌激素或孕激素(尤其是 CPA用以监测[高泌乳素血症][wiki249]与[泌乳素瘤][wiki157]<sup>([Aly W., 2020][AW20-KGL90])</sup>
- [核磁共振扫描][wiki292]MRI——在服用高剂量 CPA>12.5 mg/天)时,用以监测[脑膜瘤][wiki156]的发展<sup>([Aly W., 2020][AW20-CM])</sup>
- 血清[泌乳素][wiki288]水平——在服用高剂量雌激素或孕激素(尤其是 CPA用以监测[高泌乳素血症][wiki249]与[泌乳素瘤][wiki157]<sup>([Aly, 2020][AW20-KGL90])</sup>
- [核磁共振扫描][wiki292]MRI——在服用高剂量 CPA>12.5 mg/天)时,用以监测[脑膜瘤][wiki156]的发展<sup>([Aly, 2020][AW20-CM])</sup>
如以上指标出现异常,应视其状况与严重性,降低用药剂量或者停用特定药物、以其它药物替代。
某些治疗状况可能导致验血结果不准确。例如,当使用口服孕酮时,以[免疫分析法][wiki284]测定的孕酮水平会错误地偏高,因为此法会与孕酮的代谢物(如别孕烷醇酮)发生交叉反应;故其不宜采用,而应改用基于[质谱][wiki283]的测定法<sup>([Aly W., 2018][AW18-OPLL]; [维基百科][wiki160-op])</sup>。不过,如使用非口服途径的孕酮,那么两种测定法皆适用于孕酮水平的测定。
某些治疗状况可能导致验血结果不准确。例如,当使用口服孕酮时,以[免疫分析法][wiki284]测定的孕酮水平会错误地偏高,因为此法会与孕酮的代谢物(如别孕烷醇酮)发生交叉反应;故其不宜采用,而应改用基于[质谱][wiki283]的测定法<sup>([Aly, 2018][AW18-OPLL]; [维基百科][wiki160-op])</sup>。不过,如使用非口服途径的孕酮,那么两种测定法皆适用于孕酮水平的测定。
此外,服用高剂量[生物素][wiki293](即维生素 B<sub>7</sub>)补剂会对免疫分析法测定激素水平的准确性造成干扰,使结果错误偏低或偏高<sup>([Samarasinghe et al., 2017][SAMA17]; [Avery, 2019][AVERY19]; [Bowen et al., 2019][B19]; [FDA, 2019][FDA19]; [Luong, Male, & Glennon, 2019][LMG19])</sup>
又如,透皮雌二醇剂型用于手臂时,可对自该手臂采集的血液造成污染,并使得雌二醇水平测量值错误偏高<sup>([Vihtamäkia, Luukkaala, & Tuimala, 2004][VLT04])</sup>
某些癌症已知[对激素敏感][wiki294],其发生率也会受激素治疗影响。在此建议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进行[乳腺癌][wiki49]与[前列腺癌][wiki295]的[筛查][wiki296]<sup>([Sterling & Garcia, 2020][SG20]; [Iwamoto et al., 2021][I21])</sup>
其中,乳腺癌风险会随女性化激素治疗(可能尤其是孕激素的使用)而大幅上升;不过,此风险依然会低于顺性别妇女<sup>([Aly W., 2020][AW20-BC])</sup>
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会因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引起雄激素缺少而显著下降,不过该风险未完全消除,仍有发生的可能<sup>([de Nie et al., 2020][NIE20]; [Sam S., 2020][SS20-PCC])</sup>。[前列腺][wiki297]不会随[阴道再造术][wiki105]而摘除,因此即使在术后也需对前列腺癌进行监测。
其中,乳腺癌风险会随女性化激素治疗(可能尤其是孕激素的使用)而大幅上升;不过,此风险依然会低于顺性别妇女<sup>([Aly, 2020][AW20-BC])</sup>
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会因女性倾向跨性别者的激素治疗引起雄激素缺少而显著下降,不过该风险未完全消除,仍有发生的可能<sup>([de Nie et al., 2020][NIE20]; [Sam, 2020][SS20-PCC])</sup>。[前列腺][wiki297]不会随[阴道再造术][wiki105]而摘除,因此即使在术后也需对前列腺癌进行监测。
[睾丸癌][wiki298]已知不对激素敏感;在接受激素治疗的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当中,其发生率并不会提高<sup>([Bensley et al., 2021][BENS21]; [de Nie et al., 2021][NIE21]; [Jacoby et al., 2021][J21])</sup>
--------

View File

@ -1,18 +1,19 @@
---
title: Transfeminine Science License
description: Transfeminine Science is Copyright of Aly W. and the other authors of Transfeminine Science.
description: Transfeminine Science is Copyright of Aly and the other authors of Transfeminine Science.
hidden: true
---
Transfeminine Science is [Copyright](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pyright) of [Aly W][aly-w].
Transfeminine Science is [copyright](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pyright) of [Aly][aly].
and the other authors of Transfeminine Science.
[All rights are reserved](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l_rights_reserved).
Please do not reproduce content from Transfeminine Science unless given direct permission from [Aly W][aly-w].
[We reserve all rights](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l_rights_reserved).
Please don't reproduce content from Transfeminine Science unless given direct permission from [Aly][aly].
(e.g., for [translation projects](https://transfemscience.org/misc/#transfeminine-science-translations)).
If permission to reproduce content is granted, the content should be properly attributed and linked back to the original page(s) on Transfeminine Science.
If permission to reproduce content is granted,
please appropriately attribute the content and link it back to the original page(s) on Transfeminine Science.
see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bout/#license>
[aly-w]: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rticles-by-author/aly-w/
[aly-w]: https://transfemscience.org/about/#aly